于丹说法太牵强,“是人”“斯人”不仅属于学术专家更属于大众

引发全网关注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继续在发酵。我询问过多名当年的学生,无论当年语文成绩是否优秀,他们几乎众口一词,说我教他们的时候就是“斯人”,弄得我差点都信了。

确实,很多书法作品都写的是“斯人”,就连头条的发文助手,也自动将“是人”判断为错误,提醒修改!#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啥时候变#

万能的网友也找到了教材中的证据,据“新湖南”报道,北京出版社2019年版的语文教材9年级下册、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和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中,都曾出现过“斯人”。

但我查阅了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9年级并没有选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而在8年级上册中有这一篇课文,标题是《<孟子>两章》,其中有“生于忧患”一文。但我没有找到原文,不知道用的是“是人”还是“斯人”。

随后,一些专家也介入到讨论之中。而著名的人文学者、百家讲坛的知名嘉宾于丹,则声称“这个考据意义不大,应该属于学术领域的研讨。大众只要关心大任之所受的磨砺就好,这是文化真正的意义”。

其实,作为文化学者,关注文化,也就是这篇文章重点要揭示的道理,毫无瑕疵,但她所谓的“考据意义不大”“学术领域的研讨”“大众只要关心大任之所受的磨砺”的说法,就显得偏颇了。

首先,“是”和“斯”并不完全属于考据学,而更多归属于汉语言文字学。

从版本的角度来说,确实是考据。但很显然,绝大多数版本,都是“是人”,这是毋庸争论的事实。

而从汉语言文字学的角度来说,“是”和“斯”虽然大体相同,但两者还是存在细微的差别。古人在使用的时候,虽不一定是刻意为之,却不自觉在对此进行区别。而随着汉字越来越丰富,表情达意也就越发精细。

比如,“天将降大任于是人”,承接上文,指的就是“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这样的人”,请注意,并非仅仅指代这六个人,而是“像他们一样的人”。也就是说,“是”作为指示代词,指代的范围更广泛一些。

孤证不立,我们不妨再举几个例子。《诗·小雅·宾之初筵》中有“醉而不出,是谓伐德”,意思就是“如果醉了不退出,这样的行为叫败坏了道德”(看来,古人都很在意酒德)。再比如贾谊的《论积贮疏》,中间有“安有为天下阽(yán)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后来这句话演化为一个成语“阽危不惊”,意思为“处在危险的形势下而不惊慌”),“若是”就是“像这样”。

而“斯”自带的内容则比较具体,针对性很强。比如,范仲淹的经典名篇《岳阳楼记》中有“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斯”的意思也是“这”,指的就是岳阳楼。还有崔颢的《黄鹤楼》“斯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这里的“斯人”,指的就是吕洞宾。

学语文,要真正弄懂,就要搞清楚这中间的细微差别。于丹此言,是不是显得偏颇呢?

至于人们为什么会把“是人”记成“斯人”,我写了一篇文章天降大任究竟是给“是人”还是“斯人”?最全面的分析来了,做了自认为比较全面的分析,欢迎点击阅读。

其次,普通大众也可以参与学术讨论,高手在民间啊

于丹所谓“应该属于学术领域的研讨,大众只要关心大任之所受的磨砺就好”的背后,有一种文人、专家、学者的优越感,看不起一般民众。

事实上,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文化已经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一般的人也有这个学术素养来参与讨论,更何况,这种讨论,并非完全属于学术——是个中学生都学过,凭什么不能讨论?

我虽然是学汉语言文学、教汉语言文学的,但从来不认为我们这个学科有多专业(前些年还算是专业),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比我们高,文学修养比我们强,甚至有些人看的书比我们多得多——有什么值得如此高高在上的呢?

最后,结果不重要,我们不妨把这次讨论,当做人生的回忆与古代文化的再普及

于丹的话虽然偏颇,但我还是赞同她“关心大任之所受的磨砺”的观点。因为读文章,学知识,要掌握的是核心要义。从读书的角度来说,“不求甚解”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很多人将这个成语认为是贬义词,其实本义是褒义),也就是不要在一字一词上下功夫,不要成为“寻章摘句”的老雕虫,而要学其要旨。

但我个人还认为,这应该成为一堂人生的回忆课。对于很多人来说,大学毕业后,除了辅导孩子,基本上再也不会碰教科书,以这次讨论为契机,让更多的人回忆起自己的青葱岁月,想想自己当年的读书生活,岂不是一件妙事?

同时,这次讨论,也可以成为一场古代文化的讨论课、普及课。在追问究竟是“是人”还是“斯人”的过程中,会大量地查阅资料,很多人甚至会翻出尘封多年的教科书,这不就是一场文化的讨论课、再普及吗?

总之,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我们要搞清楚究竟是哪个字,但一般而言,毕竟,考试的时候,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而对于我们而言,最后是“是”还是“斯”并不重要,意识到人生需要磨砺、而在经受住磨砺之后的人生,才更加精彩。我想,这已经超越文字文学,成为一种精神的大餐和心理的抚慰剂了——这是文学的魅力,更是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大众   斯人   学术   文字学   生于忧患   黄鹤楼   偏颇   语言文字   大任   牵强   学者   说法   角度   当年   意义   人生   专家   文化   于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