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乡村振兴农文旅项目应如何规划?

下一步农业农村将成为国家优先发展政策导向,乡村建设将成为国家实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乡村振兴农文旅项目应如何规划,要结合“五大振兴”,体现出:

1、产业之美

产业兴旺,乡村才会振兴。因此,乡村建设要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产业资源、乡村文化资源这三大资源条件,结合城市、交通、景区、产业等区位优势,规划乡村旅游新业态经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乡村建设要发挥农工产业、农商产业、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产品升级、产业增值,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建设项目想发展乡村旅游,主要通过科学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农特产品加工、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民宿、休闲农庄、研学基地、科普教育、健康养生等产业新业态,有效拉动消费,吸引工商产业资本、龙头企业、返乡回乡能人等进入乡村,发展乡村旅游。要通过乡村建设使农村的传统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成为让人们感觉是一种“体面的职业”。

2、生态之美

乡村建设要实现两个目标: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建设的生态之美,重点是体现乡村的气质,展示乡村的外在之美。要通过乡村建设,让乡村田园风光展现恬静而和谐、朴实而生意盎然的天然风韵,成为城市居民精神和感情上的“寻根之旅”。

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要树立经营乡村的理念,把乡村建设作为景观来打造,保持田园特色,构建赏心悦目的“山水、田园、村居”美丽景致。要把乡村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生态环境等多种要素组合,营造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的意境。

对于希望在山林野外、水边田头寻求精神自我的都市人,乡村旅游有着极大吸引力。乡村建设要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游景观,使乡村成为村民的美好家园,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3、文化之美

乡村振兴,重点是文化振兴。乡村是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的积淀地、承载地。乡村建设不能只局限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应该走入“心底”,尤其是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将文化挖掘、传承、融入到乡村建设项目中去。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要创造性表达,创新性转化农耕文化和乡土文化。不仅让乡村传统文化价值得到重新认识,使其发扬光大,而且要通过旅游手段和业态实现活化,将其转化成村民与游客,共享的文化形态和旅游体验,记住乡愁,凝聚家园情怀,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

4、生活之美

生活富裕,不断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要义。在乡村建设中,不仅要使村民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服务者,还要使村民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受益者。

因此,乡村建设要组织村民,开展村庄与自家庭院的规划与整治工作,实现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三区分离”,通过生产布局,基础建设,改水改厕等工作,让过去杂乱无章的村庄,整理得面貌焕然一新,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更具质量。

尤其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与城市居民、游客的亲切交流、亲密互动,实现共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奏响一曲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乡村交响曲”。

5、创新之美

创新,就是要让乡村产业更加兴旺,让乡村治理更加有效,让乡村环境更加美丽。2020年中央制定了促进“三农”发展的若干政策,有效地破解了人员、土地、资金等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各地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建设的实践,催生了乡村治理体系的创新和构建。

今后,政府、行业、企业将会齐心协力,大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做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大力发挥村集体和普通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体作用,不断引入多元经济主体,完善和创新不同经营模式的经营制度。

乡村建设需要有“营造农村社区”的项目内容,通过搭建乡村社会结构和新乡贤有机融合的平台,构建兼具乡土特性和时代特质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模式,让乡村更加美丽,让生活更加美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以上内容摘录自互联网)

扎实践行乡村振兴战略 奋进共同富裕发展新征程

乡村振兴是一项极度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大家都知道乡村振兴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领域,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循环促进的。

乡村振兴,发展县域是核心载体,乡村是基本单元,城、县、乡、镇、村融合发展,才能实现新征程时期共同富裕的目标。

要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是必须要促进两个融合:一个就是乡村本身的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建设,另外一个就是要促进城乡的融合发展,也就是县域、城镇与乡域、村域的融合发展。

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是要通过对乡村的建设,让乡村明白要打破传统的观念,要走产业链发展的理念,农村不仅仅是只有农业生产,还有衍生的相关的服务产业,加工产业等。

图:乡村振兴 一二三产融合模式

通过一三产业融合带动二产发展,以产融内循环带动经济外循环,实现品牌走出去,资源引进来,达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彼此良性促进发展的局面。

图:四美计划

未来农业必须转型,必须由“卖原料”向“卖加工品”转变,由“卖大路货”向“卖品牌产品”转变,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实现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乡村品牌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品牌强农是转变乡村农业发展方式、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这也是传媒产业在乡村振兴时期所迎接的新机遇。依托传媒产业在品牌营销、IP塑造、价值输出等专业优势,实现对三农产品的价值升华,提振品牌效能,借力电子商务、直播电商等互联网营销手段,实现“有质电商、价值直播”,打破三农产品“低价营销”怪圈。

乡村是千村千面的,每个地方的文化、人文、地理等等均是不同,做乡村建设必须要因材施教、因村施策,因域施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城乡融合发展,是切实解决和发掘我国内循环机制的必要有力途径和手段。要建立城乡更新融合发展机制和市场服务体系,这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保障,要坚持走以城带乡、社区治理、消费帮扶、以需促产、品牌兴业的路子。

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是发展和建设好国内大循环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第一步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内生动力,人才培养和科技自主创新是两大基础底座,产业创新格局和金融服务是两大加速溶剂。

内容出自: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 新社汇·全媒体矩阵转载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乡村   建设项目   城乡   村民   农村   产业   焦点   项目   品牌   文化   旅游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