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那么深,钻井平台是怎么固定的?中国钻井平台技术如何

人类所居住的地球环境,有七成以上是属于海洋,占据地球大量面积优势的海洋之下蕴藏着巨量宝贵的资源,而许多宝贵的资源由位于深海之下,比如油气资源,深海之下的蕴藏量超过地球油气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

但深海的资源往往因为地理位置的问题而难以被人类所开采和利用,以至于人类不得不专门研究对应的科技产品。为了能够获得深海的油气资源,人类发明了钻井平台。

从人类的角度来看,钻井平台十分巨大,可建设在海面上的时候,与茫茫的海面一对比却只成为“沧海之一粟”,令人好奇的是,海洋那么深且海上风浪汹涌不断,巨大无比的钻井平台到底是怎么做到固定且保持开采工作的呢?

钻井平台能够在海面上固定并完成工作,主要是来自于自身的性能。而由于种类不同,因此功能也不尽相同。

钻井平台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自升式钻井平台”,外观如同塔状,与电信塔的外观比较相似,这种平台之所以能够在海面上稳固下来,主要靠的是几条伸能够起到固定作用的“长腿”,当确定开采地点之后便让钻井平台几根桩腿伸入海底并且稳稳扎根。

而这类产品是直接扎根海底所以比较稳固,但缺点也比较明显,一方面是只能达到76.2-91.44米深的海域,因此比较适合靠近岸边的近海开采,通常开采工作结束之后也难以移除而留在当地可以作为后续的其他用途。

第二种是“半潜式钻井平台”,是靠锚、锚缆和锚链等进行固定,就如轮船能够停泊在大海中心是差不多的原理。

工作方式是需要与许多作业船一共工作,一般是由工作船将平台拖到开采地点,在抵达之后就会将重量达到数十吨或以上的锚链抛入海里,而抛锚的方式也需要讲究科学,必须呈辐射状进行抛锚。

对于已经处于海面上的平台来说,已将暴露在毫无遮挡的环境当中,只有采取这种抛锚方式,才能够有效抵御海面上不同方向的狂风和海浪,让平台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更有利于开采工作的进行。

虽然与第一种平台比起来更加方便,实现“来去自如”的优势,但这种钻井平台所能够达到的水深也比较有限,适用于200-300米深的海域开采工作。

纵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令其不断得到升级,但截止到目前为止,采用组合锁链所能够达到的深度也低于900米。

第三种也被称为“动力半潜式平台”,虽然与第二种一样都是属于半潜式,但不同之处在于第三种是不仅拥有动力系统,也拥有定位系统。

也就是说,不需要工作船进行拖拽,这种平台能够通过自身的动力系统和精准定位而自航抵达开采地点。

而这种平台之所以能够在海面上十分稳固,主要是靠平台底下巨大的推进器来平稳海风的摇晃和海水的冲刷,进而达到比较平稳的状态。

而这种平台不需要“长脚”或者“锚链”的辅助,就能够在深度超过1000米的海域进行开采工作,其自带的动力系统通过及时调整方向便能够有效抵御海面上的大风大浪,让平台稳稳地立于海面之上。

既然钻井平台种类各有不同,那么中国钻井平台技术如何呢?根据央视新闻所报道,我国钻井平台“蓝鲸1号”是全球最大、钻井最深的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

据悉其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大小,从顶端到船底有37层楼高,其自身重量达到了42000吨,造价将近7亿美元,要知道这样的造价已经能够购买两架空客A380大飞机。

而“蓝鲸1号”能够成为世界之最的不仅仅是因为“足够大”和“钻井深”,更是因为它的钻井技术和效率,其他钻井平台是一个钻塔和一套钻井系统,而“蓝鲸1号”是“双钻塔”和“两套钻井系统”。

需要澄清的是,双塔和双系统并不是为了“一用一备”,而是同时进行钻井作业,双井同时工作,一边钻井、另一边接管,钻井效率直接提高了30%以上。

而我国在“蓝鲸1号”之后又创造了另一项世界第一,那就是成功打造了“蓝鲸2号”,比“1号”有过之而无不及。

值得一提的,中国的两大海上钻井平台,除了足够大、钻井足够深、工作效率足够快之外,安全系数也足够高。

众所周知,钻井最怕的便是遇见井喷,尤其是油气类钻井工作更是如此,而我国的这两大平台安装了水下防喷器,确保在获得宝贵资源的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保障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钻塔   锚链   蓝鲸   平台   油气   海面   深海   中国   海洋   工作   系统   资源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