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毁三观!名字起得好,状元追着跑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描述了古代文人想要出人头地的艰辛,搞笑的是,历史上有人不是因为苦读,而是起了个好名字一举夺魁。下面就来分享几个历史上真实的几个小故事:

故事一:明成祖朱棣是个半文盲。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大臣杨士奇把拟定的科考名单让皇帝朱棣审阅。朱棣看到排在第一名的叫“孙暴”,就说这“孙暴”怎么能当状元呢?杨士奇一听就蒙了,名单上没有叫“孙暴”的啊,一看名单,杨士奇对皇帝说,第一名不叫“孙暴”,是叫“孙日恭”。因为中国古代文字是竖着书写的,朱棣文化程度不高,把 “日”和“恭”两个人当成一个字!可不管怎么解释,朱棣就认定,不管是“孙暴”,还是“孙日恭”,这名字就是不好,坚决不同意他做状元。再一看排在第3名的叫“邢宽”,朱棣高兴了,说道“邢宽好,刑政宽和嘛”,就把原本是第三名的邢宽点了状元。遇到朱棣这样的错别字皇帝,哎!

故事二:清朝道光年间,会稽(今浙江绍兴)有位叫孙山麓的考生,考了多年都没考中,不过这家伙比较机灵,就想着我文章不行,我就不会改个好名字嘛?咸丰皇帝登上皇位那一年,孙山麓去参加科考,为了拍皇帝的马屁,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孙庆咸”,就是庆祝咸丰当上皇帝的意思。考官确定录取名单时,一致觉得“孙庆咸”这名字起的好,咸丰皇帝见了一定会龙颜大悦。为了拍咸丰皇帝的马屁,这帮马屁精大臣就把“孙庆咸”列为会试第一,报了上去。咸丰皇帝刚当上皇帝,心里面高兴劲还没过,见到第一名叫“孙庆咸”,果然很高兴,真的就把“孙庆咸”列为第一名。

故事三:最奇葩的是,有时同名不同命!宋真宗时,有个叫林虎的考生,真宗嫌他名字不好,说:“此人姓林名虎,好生怪僻,叫他回去吧。”宋徽宗时也有个考生叫林虎,徽宗嫌名太怪,便在虎字上添竹字头,虽是个特别怪的字,但是皇帝的御笔,只好不嫌生僻,叫作“林篪”,他也因此金榜题名!

因为有以上这些“传统”,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中国历朝历代都在不同程度的玩文字狱的基本原因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真宗   咸丰   状元   科考   山麓   马屁   大臣   考生   皇帝   名字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