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何能拿捏得住才能卓越的老十三?

前言

纵观古代王朝,皇子们为了夺取储君之位,进而坐上皇位而爆发的斗争屡见不鲜,比如唐初的玄武门之变和明朝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等。皇子们从小便沐浴在皇权的无限光辉下,对皇权的认知和渴望比他人更强。同时,他们离皇位的距离也比他人更近。清朝和很多朝代不一样,鼓励皇子们参政、领军,这就导致清初的皇子们对皇权的野心更大。

就拿康熙朝的九子夺嫡来说,其斗争的范围和激烈程度绝对是罕见的。九个皇子或单打独斗、或抱团取暖,各派之间明争暗斗,搞得乱相迭出,好在最后是老四胜出,成为鼎鼎大名的雍正皇帝,方才及时止损。

老四能够即位,离不开老十三的鼎力支持,让人纳闷的是,老十三侠义心肠,能力又强,而雍正却是一个冷面人,这么一对搭档是如何能长久的?老四何以能拿捏得住老十三?

雍正画像

一、老四的措施

1、雪中送炭

老十三出生于康熙二十五年,比老四小了整整八岁。他的母妃章佳氏虽然出身一般,但是在一段时间内颇受康熙宠爱,从康熙二十五年到二十六年,连生一子一女,后又在康熙三十年诞下一女。出身一般+得宠,这在清宫中并非什么好事,容易引起其他妃嫔的嫉妒和排挤。老十三或许是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从小便非常努力。

努力+名师=成才,康熙向来重视子女教育,给皇子们安排的老师都是些“大家”。康熙三十七年,康熙让堪称文武全才的法海(国舅佟国纲之子)负责教授老十三和老十四课业。康熙这个时期或许是对那些成年皇子有所失望,对老十三和老十四这些未成年皇子颇为看重。康熙三十八年,章佳氏病逝,康熙生怕老十三有什么心结,便将老十三交给老十四生母乌雅氏抚养。

雍正生母乌雅氏画像,还别说,和雍正有点像

康熙是出了名的精力旺盛,不是亲征,就是外出巡幸。他自己辛苦不要紧,动辄把皇子们拉上,当然,皇子们也愿意跟着康熙外出,主要是可以增进和康熙的感情,就怕康熙不愿意带。从康熙三十七年到四十七年,康熙每次外出都会带着老十三,这种待遇是其他皇子可望不可及的。即使老十三再淡泊,康熙对他如此疼爱,他多少也会有些小傲娇。

康熙四十七年,老二第一次被废,老十三估计是在这个时候做了什么刺激到康熙的事情,不然康熙对他的态度不会急转直下,一直到去世都没给他什么好脸。以老十三的性子,得宠的时候怕是主动或被动地得罪了不少兄弟,他这一倒霉,自是凄凄惨惨戚戚。正愁自己势单力薄的老四眼见老十三无人搭理,赶紧递上橄榄枝。

老十三画像

2、推心置腹

老四从小便养在皇后佟佳氏膝下,没有像同母弟老十四那样承欢于生母乌雅氏膝下。老十三虽说养于乌雅氏宫中,可老十四才是人家亲生的。他们两兄弟在这方面是比较容易产生同理心的。更难得的是,他们两人志趣相投,老四的务实履责是公认的强,老十三也是注重务实的人,老四爱好书法,老十三的书法造诣也是诸皇子中数得着的。

有了这些基础,再加上失宠的老十三已无威胁,老四和老十三的关系便得以日益密切。虽说老四待人冷淡,可老十三早已看清人间冷暖,别人或许难以适应老四,他却可以。有句话叫做,越缺爱的人,越懂得珍惜爱。老四和老十三都是缺爱的人,自然比别人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兄弟之情。

九子夺嫡

老四甭管是大事、小事,从不瞒着老十三,纵使是谋划夺嫡这种要命的事情,也从不避讳老十三。老十三性格比老四大方,组织与沟通能力比老四强,老四自己也清楚这点,所以有很多事情让老十三出面去做,一来二去,老四对老十三就更为器重,而老十三也会觉得老四对自己是推心置腹。老四也正是在老十三的鼎立支持下,方才成功继位。

老四刚升级不久,便给老十三办了一个盛况空前的亲王册封大典,还让他担任总li事务王大臣,赋予他的权力也是相当的大,就差把皇位让给他了。也是爱屋及乌吧,老四把老十三的生母章佳氏从一个庶妃抬到皇贵妃的高度,并开创先例,让章佳氏以皇贵妃的身份和康熙合葬,这还不算完,就连章佳氏的族人都得到了恩惠,全部脱离包衣的身份。

老十三的亲王礼比乌雅氏葬礼搞得都隆重

二、老十三的投资

1、其他势力的劣势

老十三能得康熙十年之宠,得老四倚为臂膀,自是聪明绝顶之人。康熙四十七年之后,他能做的选择并非只有老四一人,甭管老四对他有多好,如果他自己不愿意支持老四,老四还能绑着他不成?甭管其他皇子对他多不友善,如果他主动去示好,谁还嫌自己的势力过大,不要他不成?

老大胤禔肯定是不能选的,本来明珠垮台后,大爷党就没什么戏了,老大还迷了心智般地建议康熙把老二给了结了,纯粹是自掘坟墓,好在康熙也顾忌着父子亲情,只是圈了他,好歹是保住了性命。老二胤礽虽说当了三十多年的太子,底蕴深厚,可经此一遭,再加上索额图早已灰灰湮灭,也是注定没戏了。

老二画像

老三胤祉向来是游离在核心圈之外的,总想着靠编几本书来博取机缘,康熙是喜欢书,可更喜欢能在实务上为他分忧解劳的人。此外,老三还在老十三母妃去世不满百日时剃头,按当时的礼法来说,这是对章佳氏的大不敬,老十三即使只从情感出发,也不会选择老三。老八胤禩为人宽和,兼容并蓄,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是诸皇子之中最强者。

可一个势力如此大的皇子是否能被康熙包容呢?当时康熙让群臣推荐储君人选,结果几乎一大半的大臣都向着老八,这可让康熙惊到了,心想这哪天要是让他不开心了,还不得篡位啊。于是乎,老八倒霉了,被刷到了第二梯队。至于老十四嘛,连他自己当时都依附着老八,老十三又咋会去选他呢?

老三画像

2、老四的优势

相比老大的“傻直”,老四更懂得讲究方法,一废太子之后,老四出人意料地支持复立老二,足见他的城府之深。相比老二的狂妄和滥用门人,老四更谨慎,更懂得爱惜羽毛,他的门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少而精。相比老三的“书生气”,老四既能发挥自己的文学特长,给康熙写赞歌,又能帮康熙分担很多政务。

相比老八的“光芒夺目”,老四更加懂得韬光养晦的处世哲学,康熙是多精明的人?在他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哪是那么好搞的?康熙要的是皇子们在他规划的圈圈里争,不能越界,争是要争的,不然没上进心,可争得太明显则是白费力气,不争是争,争是不争,这里面的水可是深的很。

老八画像,好面相

如果从立嫡以长来说,除了老二是嫡子之外,其他人都不需要争了,抛开嫡子不论,则老四是第四顺位。年龄大自然有年龄大的好处,第一,阅历更丰富,见识更广博;第二,性情更加稳定。一废太子之后,还有机会的诸子之中,最长者便是老三,老四排第二。

如果从立子以贵来说,舍老二其谁?可老二已经被pass了,其他皇子之中,谁的身份又最为贵重呢?清朝讲究子以母贵,老三的生母是荣妃马佳氏,还算不错,在四妃之末。老八的生母是良妃觉禅氏,是包衣出身,不在四妃之列。老十四和老四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德妃乌雅氏虽说也是包衣出身,可妃位却在马佳氏之上。此外,老四的养母可是佟佳氏皇后

老十四胤禵画像

结语

老十三的能力是很强,不然也不会成为康熙诸子之中唯一的一位铁帽子王,可老十三体验过从云端跌下的感觉,不敢再奢求什么了,如有人能给他一份关心,还能让他做点事情,不辜负一身才华,他会珍惜的。

老四于老十三落魄之时,给老十三送去了难能可贵的温暖,让老十三在黑暗中不仅看到了光,还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明天。两个孤独的灵魂因此得以碰撞在一起,再加上两个人性格互补,便相互扶持,相互成就,终成一段佳话。

参考文献:

《清史稿》

《雍正传》

《清圣祖实录》


本文为文史写手鄂G游天下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搬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雍正   包衣   皇权   生母   皇位   皇子   画像   康熙   出身   事情   卓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