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有幅怪画,把老虎画成“病猫”,放大10倍后才看出其中奥秘

琼台玉馆照青红,梦断思陵桧柏风。三十二门金锁合,年年春到扫梧桐。——陈允平

故宫,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华之作,在封建时期,故宫意味着国家的权力中心,在和平时期,故宫也被列为国家重点单位,成为了一个博物馆,但在北京之外,我国还有一个故宫,这就是台北故宫。

台北故宫是建造在特殊时期,并不是我国的古代建筑,但台北故宫内的文物确实货真价实的皇帝收藏品,只不过在特殊时期被搬迁到了海外,而在台北故宫当中,有一幅画却与众不同。

与众不同

截止到2021年,台北故宫的收藏品已经达到了将近70万件,不仅其中的种类十分丰富,还有很多珍品,例如《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等皆有收藏,但在台北故宫当中,最受人关注的无疑是一副叫做《蜂虎图》的作品,为何这幅作品会受人关注呢?

因为在这幅画中,老虎一改往日威武霸气的形象,就像一只病猫一样瘦骨嶙峋、低声下气,双眼饱含委屈与无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受气包。

老虎的这种绘画形象在中国所有古代作品当中只此一份,如果不是正规渠道收藏,很多人都要怀疑它的真实性,为何这幅作品中的老虎会出现这种形象呢?

一开始,有很多学者都在调查原因,但一直毫无头绪,再加上保存不当,这幅画上有多处破损和霉斑,真相一直没有被揭开,直到现代文物修复技术提升,将其放大10倍后,才破解了这个谜题。

原来在画面的右上角,曾经一直被认为是霉斑的地方,经过修复后竟然是一只马蜂,马蜂这种昆虫十分奇特,即使是老虎面对他也无可奈何,可见这幅画是非常还原的。

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中国的画作很少以“写实”为主,那么这幅画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寓意呢,这就要从画的作者华喦开始说起了。

落魄的画师

华喦虽然在历史中名气不大,但是在书画界,没有人可以忽略他的威名,因为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花鸟堪称一绝,很多国家的博物馆都收藏者他的作品,不过华喦虽然后世留名,但他的生活却酷似梵高,在他活着的时候,饱受生活的折磨。

华喦的家境并不好,从小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虽然他早早地开始学习读书写字,也展现出了自己的天赋,可奈何时运不济,在父亲早亡之后,他不得不离开学堂,子承父业,成为了一名造纸工人。

不过华喦并没有放弃自己,借着工作的间隙,经常去画画,也渐渐地有了一些名望,但这依旧没有改变他的生活,整日奋斗在温饱线上,甚至还因为贫穷被同族的人看不起。

相传他的村里有一次要修建祠堂,于是众人决定让有画画天赋的华喦为祠堂作画,可是却遭到了当地乡绅的阻拦,认为一个穷鬼不配给祠堂作画。

这一幕深深刺激到了华喦,他趁着夜色前往祠堂作画,而后便离开了家乡四处漂泊,以卖画为生,这断时间成为了他人生中的创作高峰期。

在之后的人生中,华喦一直居住在杭州和扬州区域,最终获得了郑板桥的提携,成为了扬州八怪之一,但这依然没有彻底改变他的生活,至死,他在众人眼中也不过是一个“穷卖画的”,直到多年后,他才被后人奉为绘画大家。

通过华喦的生活经历可以看得出来,《蜂虎图》大概率就是他给自己的“自画像”。

借画自嘲

很多艺术家都会画一些特殊的画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波动和情绪,而《蜂虎图》显然也是华喦对自己和生活的一种自嘲。

在画中,华喦显然就是那只老虎,空有其表,虽然看起来有着老虎的皮囊,可生活十分不如意,瘦骨嶙峋,完全没有百兽之王的风采,双眼饱含委屈,显然受到过很多人的欺负,或者说,这只老虎已经失去了抗争的勇气,只是勉强的活着,就像是一只在动物园中经常受到管理员欺负的老虎,只不过是别人眼中的观赏品。

那么欺负这只老虎的是谁呢,难道是其他老虎吗?其实欺负这只老虎的,不过是一只看起来不起眼的马蜂,马蜂和老虎的差距极大,但依然让老虎不敢反抗。

或许在华喦的生命中,这只马蜂代表的就是他身边的人,身为扬州八怪之一,华喦在书画界威望极高,甚至当朝皇帝还召见他入宫作画,可回到扬州,他照样受到街坊邻居的调侃和嘲讽,精神压力非常大。

不过这幅画并不是一副单纯抒发情绪的画作,而是一副自嘲画,以此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情绪。

事实上在华喦成名后,他的生活已经得到了改善,起码不用为吃喝发愁,这点可以从他的其余作品中看到,华喦的其余作品不仅十分精美,画作整体也十分考究,可见此时的华喦内心还是十分平和的,并且充满了生机,因此才能画出精美的作品。

艺术家是一个十分独特的群体,他们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可以舍弃很多外在的东西,例如形象、食物、居住环境等,尤其是那些想法独特,不拘泥于世俗的人,往往是别人眼中的怪胎,而这类画家的生活也确实不如意。

按照华喦的水平来说,生在乾隆时期的他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水平获得足够的收入,甚至因此获得官职也未尝不可,但他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风格,这注定华喦不能大富大贵,还要遭受一些人的偏见。

可以想象,华喦当时的作品注定会遭到一些“主流画家”的批判,再加上当时西方美术风格的碰撞,华喦在当时的名声并不好。

与华喦有类似经历的就是西方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梵高,梵高是西方美术界颠覆性的人物,他的作品即使放在今天也十分出类拔萃,但他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清苦一生,如果不是兄弟的常年资助,他很有可能饿死自己,这就是“艺术家的代价”。

不过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我们现在的艺术出现多样性,而不是像计算机一样,大家画出来的作品大同小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故宫   梵高   老虎   马蜂   扬州   台北   祠堂   画作   奥秘   时期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