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统一按工龄发放,20年发3000元,30年发4000元,可行吗?

“退休之后,我们每个人都一样了,养老金为何还有所区分?能不能按照统一工龄发放,比如说20年发3000元,30年发4000元,40年发5000元?”

部分网友对于养老金发放问题一直心存疑虑,正所谓劳动各有分工,从来不分贵贱,既然退休了,就应该一刀切,按照工龄统一划分。

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养老金有着非常大的个体差异性,有的人养老金高达六七千,一个人的养老金能养活一大家子,有的人养老金一两千,养活自己都困难。

为什么用着同一套养老金计算公式,差距却还是天壤之别呢?先来看看三点原因:

第一点,是养老保险缴费指数存在高低不同。所谓的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参保的缴费基数/当地的社平工资,这个数值最高者能达到3,最低者达到0.6。

第二点,工龄长短个体差异较大。所谓的工龄,就是指的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之和,而视同缴费年限之所以存在差异性,是因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的人下岗再就业,视同缴费年限短,有的人升职加薪,视同缴费年限长,再加上后续工作稳定,工龄高达45年的人,都比比皆是。

而那些下岗再就业的,朝不保夕,工作不稳定,生活压力大,养老保险断断续续缴费。即便是勉强缴费,也是最低档,养老金自然少别人一大截。

第三,地区社平工资不一样。全国各地社平工资高低不同,将在退休时影响到基础养老金,甚至是过渡养老金的计算,这也是为何有些人想尽办法去大城市退休的原因。

按照工龄发放,为何呼声那么高?大致有三个优点:

(1)各行各业公平度增加。工龄,就是工作年龄,实际劳动时间。等到80后、90后老去之后,就没有什么视同缴费年限了,全部都是清一色的实际缴费年限,如果统一按照工龄发放,真就做到了三百六十行,行行都一样,只要劳动就有所得,有收获。

(2)退休职工满意度增加。从很多网友的话语中可以看出,有不少人30年工龄的还不够3000元养老金,真要是统一按照20年工龄发3000,元,30年工龄发4000元,退休职工的满意度大大提升,幸福指数也随之提升。

(3)整个社会更加稳定和谐。统一按照工龄发放,就彻底抵消了企业单位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差距,只要是工作了,付出了,对社会有贡献了,都统一对待,整体会更加稳定和谐。

既然优点这么多,为何不可行呢?因为缺点很致命,来看看:

首先,如果都按照工龄发放养老金,那么,工资高低将无所谓,工作难易将毫无影响,这将导致缴纳社保的人都会按照最低档缴费,无论是在职人员还是灵活就业人员。因为既然退休后按照工龄来发放,谁也不会将这笔钱傻傻投进去,届时不惜违法都要将钱套现。

其次,不利于社保基金的整体运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让养老金的发放具有一定的压力,而社保养老体系依靠的就是年轻人多缴费长缴费和社保基金投资所得来运营,假如说按照工龄发放,没有人去缴费高档次,这期间的负面影响难以想象,如同下表所示: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同样的30年缴费,灵活就业人员60%档次仅仅需要132186元,而如果是300%档次缴费,则需要660928元,这期间的差距足足5倍,如果人人都卡着最低档缴费,社保基金恐难运行。

最后,工龄的概念显然已经“过时”,停留在老一辈人的口中,流行于年轻人圈子的则是缴费年限,也就是说,缴费年限将代替工龄。

养老金统一按工龄发放,20年发3000元,30年发4000元看似合理,如果转换成缴费年限,你还会这么想吗?

“养老金统一按照缴费年限发放,无论你是否真正工作过,只要是缴费20年,统一发3000元,只要是缴费30年,统一发4000元!”

换完之后,是不是就觉得根本不合逻辑?退休之后按照缴费年限的长短发放,将彻底忽视上班族的贡献,忽视缴费金额多少的意义,只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综上所述,想要按照工龄发放养老金的想法是可以被理解的,因为各行各业劳动者都有贡献,正是有了这些形形色色的劳动者,社会才会正常运转。但是,一旦退休后一刀切了,那么,更大的不公平、不稳定、不和谐将会随之到来,后果更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工龄   养老金   差异性   低档   年限   社保   差距   工资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