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交医保后,一年没有住院报销,年底清零,是不是就白交了?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两项制度而来,没有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居民,都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医保。

如今,正值城乡居民医保缴费的时间窗口期。按照相关规定,今年居民医保再次涨价30元,每人每年最低需要缴纳350元。如果是一个6口之家,一年就要花费2100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更关键的是,居民缴纳医保之后,如果一年内没有生病没有住院,额度年底就会清零。那么是不是白交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看居民医保的筹资来源,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由个人缴纳,另一部分由国家财政补贴。

根据最新通知,2023年居民医保参保筹资标准不低于960元每人,其中个人缴费350元,财政补助610元。由此可见,个人缴纳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国家财政补贴的是一大部分。两者相加才能保证整个居民医疗保障资金池有钱可用。

所以,居民在享受医疗报销时,享受的待遇,并非只是自己缴纳的部分,大头是国家的财政补贴。由此可见,这仍然是一种惠及绝大多数人的医疗保障制度,是一种惠民政策,而绝不是大家眼中的没报销就白交了无用之物。

根据规定来看,城乡居民医保确实遵循缴纳一年费用就享受一年待遇的原则,什么时候缴纳,什么时候就可以用,缴费的金额较低,缴费的时间自由,缴费的意愿自由,这极大的方便了部分困难群众。

虽然职工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更高,但需要缴满15年,且缴费标准也更高。所以,我们不能把城乡居民医保跟职工医保完全对等,本质上它仍然是一种普惠性质的居民医保。

再者说,风险无处不在。谁也无法保证,意外和明天哪个先到来。每年居民医保缴费的时间是9~12月份,只要交了就能享受下一年度的报销待遇。

如果不交,万一一年内生病住院了,所有的费用都需要自己承担。相对庞大的医疗费用支出,几百块的医保缴费,就只是一个零头了。

当然,更重要的在于,城乡居民医保是一种互助保障机制,体现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帮精神。只有大家都交钱,才能保证资金池的资金供应。

对于单个家庭来说,一个人生病,所有人交的钱都能够为其分担一部分医药费用。

可能那些没有生病的人就会说,自己没有住院没有报销,一年几百块钱打水漂了,压根不值得。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只有你交了钱,帮助了别人。反过来等你需要的时候,大家才有钱帮你。居民医保本质上就是互帮互助,共担风险,让医疗风险最小化,让个人利益最大化。

总而言之,城乡居民医保的缴费标准和报销原则,都是一年一缴,一年一报,过期作废。但这绝不意味着,没有生病住院就是白白浪费钱。换个角度想,健健康康比什么都重要。花几百块钱,买一个基本医疗保障,比买身衣服吃一顿大餐要划得来多了。您说对不对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医保   惠民   划得来   块钱   基本医疗保险   待遇   清零   职工   有钱   年底   居民   费用   农民   资金   医疗   时间   标准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