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苦行僧”,每年15天苦行,不带吃喝徒步500公里一路乞食

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由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信仰并不相同,这也就导致世间出现了那么多教派和思想。不知你可曾见过,每逢正月十五,都有市集大规模的娱乐活动,十里八乡的村民都纷纷赶来游玩,特别是小孩,热闹非凡。

在辽宁,就有这样一股“势力”,以八月十五为起始时间,往后的半个月里,会有一队身着僧袍,剪着比丘尼寸头,背着巨大行囊的信徒。徒步15天时间,每天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安营扎寨,次日一早又会徒步前行。信仰使她们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只为心中的那一缕微弱的光。

其实她们是辽宁道源寺的尼姑,而“行脚”就是寺庙的规定。沿途的饮食都是当地居民捐赠的,行走里程可达上500多公里,由此可见这些尼姑的毅力是多么顽强,而且还背着好几公斤的行囊,像我们普通人,哪怕站起来都费劲吧,更别说“行脚”了。

道源寺,在当地有着极高的知名度,想不到的是它竟没有当今寺庙那样建造的宏伟壮观,也没有旺盛的香火,居住在这里的尼众更是身着朴素,一心只为信仰。那些外在的事物于她们而言都是身外之物,只身藏于山林之间潜心修行。虽着名声大噪,却很少有人前来叨扰,于信众而言,只要心里有,不一定非得前往参拜。

就这样一座不为名利的寺庙,竟然是一群女尼的修行居住地,俗称尼姑庵。就像西藏的尼姑庵一样,寺庙里居住的都是女生,即便是想成为其中的一员,也只能是有缘人,并非谁人来都收的。毕竟如此艰苦的环境,没有一颗持之以恒一心向佛的心,是无法坚持下来的。

“行脚”实际上也是一种修行之道,在很多经书中都有记载,只不过不被大众所熟知罢了。这种修行又称“苦行”,15天时间,不仅要赶路,夜宿街头,甚至也有可能面临没有食物、水源等问题。她们出门前是不能携带任何食物,硕大的行囊装的也只是衣物被褥和一些佛教用品。

不管是烈阳,还是阴雨天气,都不能成为她们小休息片刻的借口。八月份的太阳是火辣辣的,尼众们又穿着宽大的圣袍,炎热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连“苦行”都坚持不了,又谈何修心养性呢?这简直就是中国版女苦行僧。

更为严格的是,一天内她们最多只能向7户人家乞食。如果分量足够,便不再寻求帮助,但如果分量极少,甚至是空无一物,这也是能是天命,哪怕是沿途居民赠予的食物,都不能伸手去接。这不仅是对身体的洗涤,也是对精神的加持,半个月下来,对整个人都是一种升华。

佛家人讲究过午不食,也就是说午饭以后就不会再吃任何东西了,住在寺庙休息的也比较早,基本上下午三四点钟就关门闭寺了。但早上起得非常早,一天只吃两餐。可是在道源寺,没有早晚餐之说,每天只吃一顿饭,共身体需求即可,其他时间全是课业,也根本没时间吃饭。饥饿也只有刚来的新人会有,经常生活寺庙的尼姑也已经习惯这样的作息。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规矩就没有体系。每年在举办剃度仪式的时候,都会提前询问,是否能接受剃度?是否能接受每天一食?是否能接受贫苦生活?是否能接受严格的苦行?等等等等。

说实话,身为一个俗人,有几个人能接受这样的困苦生活?哪怕是生活在避世山野间的僧人,都不一定能够接受。原本人世间的疾苦就已经很多了,究竟是经历了怎样的事情,才会下定如此决心一心向佛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苦行   尼姑庵   苦行僧   辽宁   天时   行囊   寺庙   尼姑   中国   规矩   食物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