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和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打造沉浸式智慧课堂

近日,深圳市发布《深圳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规划》通过一系列的数字讲述了深圳市基础教育未来五年的宏伟目标:建立1所代表未来学校新样态的云端学校;20所全国有影响力的智慧教育示范学校;100所“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校;400所具备智慧教室和新型实验室的学校。


在《规划》当中的“教育智能升级典型应用工程”,特别提到:探索新型教与学模式,打造智能课堂典型应用场景,有效使用智能型教学平台,促进高效互动的课堂教学变革,拓展和丰富人工智能助教功能。


这份《规划》的发布,引发广大市民对基础教育的数字化发展趋势,智能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以及基础教育阶段的教与学模式等重点话题的广泛讨论。


其实,近年来关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课堂教学变革的讨论一直未曾停止,而且是呼声越来越大。支持的人表示,基础教育应该以综合素养为核心,坚持五育并举,努力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持不同观点的人则认为,高考不改革,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就很难有根本性的变革。


俗话说得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不能光说不做,关键还是要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小步快跑,积少成多”。

视频加载中...

事实上,在《深圳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发布之前,广州,上海等地已经先行先试,积极运用智能技术、虚拟技术和沉浸技术,创新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广州和石家庄等城市的几个教育研讨会和小型沙龙,看到很多小学和幼儿园的老师已经可以熟练地使用游戏化、生活化、活动化的教育课程,打造出生动活泼,互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模式。

上个月,我在东北某地一个幼儿园,观摩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这个幼儿园运用AR技术、MR技术和体感技术创设了一间沉浸式、情景式的AR智慧教室,可以一键切换数十个教学场景,让小朋友感受“身临其境”般的学习体验。比如下面这个《认识椰子树》游戏课程:孩子们在柔软的沙滩上奔跑玩耍,手脚并用爬上椰子树摘椰子。在游戏化学习的过程中,小朋友学习了椰子树的特征,学会了观察环境和判断方向,感受了“爬树”的乐趣。游戏课程结束后,小朋友们还通过绘画、涂色、剪纸、捏橡皮泥等方式,继续了解跟椰子树相关的知识,教学效果让人满意。

视频加载中...

最近几年,我参观了不少幼儿园和小学,跟很多老师和家长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综合大家的意见,绝大部分都认为游戏化、活动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非常符合12岁以下儿童的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专注力。


我在网上搜索资料了解过,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几个国家,他们的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这几个国家都以不同的形式规定,小学四年级之前需要采用游戏化学习方式,四年级之前一般情况下不安排考试,就算考试,也不会公布成绩。看到这里,应该有很多朋友跟我一样,在脑海中弹出一个想法:这就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应该参考的方向。


深圳市是国内领先、湾区示范、世界一流的智慧教育示范城市,希望《深圳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能够引领新一轮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的浪潮,加快基础教育,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幼儿园   课堂   小学   椰子树   教学改革   深圳市   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   智慧   基础   技术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