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老年人中就有近4人患此病,不能一“钙”而论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人均寿命延长,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最常见的中老年慢性病之一。根据《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为36%,也就是说平均每10人中有将近4例骨质疏松患者。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是“巩固一生,‘赢’战骨折”。今天,我们邀请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专家和大家聊一聊“骨质疏松”。

不只是缺钙,单纯补钙没啥用

大多数中老年朋友对于骨质疏松都不陌生,预防骨质疏松也是许多保健品所宣传的卖点。

“医生,我感觉自己骨质疏松了,给我开点钙片。”“医生,我每天都吃钙片、喝牛奶,为什么还是骨质疏松?”“医生,我每天喝骨头汤能治疗骨质疏松吗?”这是骨科门诊最常听到的医患聊天内容。

骨质疏松是缺钙吗?骨质疏松和缺钙有关,但骨质疏松不完全是缺钙,钙仅仅是构成骨头的原材料而已,所以单纯靠补钙治疗骨质疏松,效果有限。

如果把骨骼比喻为人体的高楼,那么人体就存在“建楼工人”——成骨细胞和“拆楼工人”——破骨细胞。正常情况下,成骨-破骨运动处于平衡状态,人体骨骼能够正常新陈代谢而维持结构稳定。“建楼工人”罢工,“拆楼工人”活跃,才是高楼塌方(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

骨质疏松的发生,原材料不足、成骨不足、破骨过多……这些都是可能的原因。不解决“建楼工人”的罢工,“拆楼工人”的活跃,单纯补钙(原材料),往往没用。

倒走、撞树、拍筋,奇葩锻炼不可取

骨质疏松的防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保证钙摄入和维生素D补充,食物中包括牛奶、豆类、鸡蛋、鱼类等都是钙和维D很好的来源。二是戒除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的坏习惯,如吸烟、酗酒、懒于运动、挑食偏食等。三是定期检查骨密度(双能X线方法),如果发现骨质疏松进展,就要系统和规律的正规用药。

骨质疏松另一个重要的防治,就是要预防跌倒,跌倒是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最主要原因。经常在公园里看到老年朋友练习“倒走”、“撞树”、“拍筋”等奇葩锻炼方式,认为能够提高身体灵活度、对预防骨质疏松或者跌倒都会有帮助。其实我们经常能够接诊到因为练习“倒走”、“撞树”、“拍筋”而受伤的老年朋友。这些锻炼不能说“都没用”,但基本都是“想当然”。

防跌倒小妙招:

对于预防跌倒,我们的建议:

①家里要有充足的照明,黑灯瞎火是老年人跌倒的第一诱因。

②家居保持整洁,减少地上的东西,特别是暴露的电线,磕磕绊绊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诱因。

③在浴缸、淋浴墙上、厕所旁边安装扶手,洗手间、盥洗室是老年人发生跌倒的最常见场所。

④地板上不能太滑,也不要铺毛绒绒的地毯,一双合适的防滑鞋、干净整洁的地板是对老年朋友最好的保护。

⑤如果有必要,定期在康复医院或者康复科,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一些身体平衡能力的训练是非常有益的。

充养骨髓、强筋壮骨,中医药调治有疗效

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关注非常早,观察和认识也很细致。《黄帝内经》即以“骨萎”为名对相关症状特点进行了描述和记载,“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后世医家历经大量的临床实践,海量的临床经验,归纳总结了骨质疏松症的病机主要包括“肝血不足、肾精不足、脾胃虚弱”等。主张从“补肾填髓、滋养肝血、健脾益胃”等着手,以达到“充养骨髓、强筋壮骨”的功效。在此基础上,一系列对骨质疏松症状改善明显的中药在临床实践中被发现并反复在临床应用中被证实有效,如:骨碎补、续断、杜仲、牛膝、淫羊藿等。一些代表性的处方经验被归纳总结形成了经典方剂在临床获得广泛的应用和好评,如健步虎潜丸、二仙汤、圣愈汤等。

总体而言,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调护,强调对于“肝血”“肾精”“脾胃”功能的协调平衡。肝主藏血、脾主统血,肾藏精主骨生髓,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中医药通过内服药物,配合锻炼、导引(太极拳、八段锦等),对于筋骨的支撑结构、关节运动功能进行综合调理,以帮助骨骼系统在衰老的过程中以更加健康和匹配的状态,适应老年朋友们人生的下半场旅行。这是我们古老的中医药智慧从“道法自然、治病求本”角度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深刻理解和防治理念。

通讯员 邢润麟 麻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校对 盛媛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老年   钙片   脾胃   骨骼   中医药   老年人   人中   原材料   工人   医生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