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后观察〡汽后市场的末日烈焰

2022年度中国汽车产业链售后市场的巨变带来的启示

一、坚定的趋势下未来的中国经济的发动机。

“我们正在迎来第三次能源革命,这次能源革命将深刻改变全球的技术、产业、贸易,包括地缘政治的版图。我们现在整个乘用车销量2600万辆,截止到今年,新能源汽车销售600万辆,渗透率25%左右,那后面还有四倍空间,再考虑到我们这个汽车保有量的提升,那么未来可能中国乘用车市场规模是3000万辆。你现在能不能找到一个行业,确定性如此之强,又在快速的增长,在未来五到十年有四倍空间?只有新能源!”

二、汽后市场的长尾效应必然还会出现,只不过更加精准,更加细分,更加简约。修字一诀逐渐退出汽后市场的核心技术层。模块化的新能源车的维修在三电。

三电归回的主导权在厂家或上游。因为零部件的SUK的大幅降低,零部件工厂和主机厂的制造端的利润也开始窄幅震荡,他们会把手伸向汽后端,乃至终端。这是必然和不可逆的。

三、至于智能领域和车路协同跟汽后传统格局里的玩家基本不搭噶。

传统的服务形态给一般性门店服务留有的余地或财富不多。汽后大军的力量均衡将发生改变。

传统零部件供应商大幅度的缩减成为既定事实。而终端门店由于油电轮的层次改变,车主重回4S店又成为事实。这个事实是独立售后所力不能及的。

四,汽后的第三极力量终于成型。

那就是新能源车催发的市场变异,主要集中在三电检修,智能驾仓的维保,软件调整,智能系统的联动(家居、穿戴)。汽后更加科技化的呈现其与之新能源车匹配的样貌。

传统的洗美和内外饰产品就成为了最边缘化的流派。

剥茧抽丝,最后的结局就是边缘存在。这是不是有些不可接受?

(说途虎再准备上市)

说途虎有条不紊的在准备上市。唉。这么简单的逻辑连我一后市场平民都看的清楚,资本眼瞎吗?

这个庞大大物走向资本市场的逻辑何在?千百家店面未来的走向和赢利价值体现在哪里?

面对新能源车的未来,这样的形状的门店存在,在解决新能源车的什么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成本几许、赢利在哪里?

难道都变成车衣店吗?或者钣喷中心?

去年的招股书难道是瞎子做的?一正一反刚好都是盈亏100多个亿,你不觉得这么巧的反转吧?

有一个角度:途虎背后16轮的庄家如果不能套现出局,就真的死在里面了。

这个数字上的游戏还是资本会玩。瞬间反转为正,神来之笔啊。这种大幅度的反转是要问如何得来的?

一旦途虎上市,就是割韭菜的开始。割完就跑,那些在途虎身上投资的巨头们可是能回血了。

这不正常,怎么会同一年2个版本的财报居然一正一反呢?

谁在篡改数据?

今年年初北京资本渠道也是把途虎给毙了。如何这么快的就赢利100多亿?

当第一份财报出来的时候,如果是假的,都是在公开媒体发表的,怎么不见途虎质疑和通过正常渠道辟谣?

这可是很严重的名誉侵害。

我们认为途虎是默认了。

然后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将数据洗地为冠冕堂皇的上市背书。

这次居然又赢利了。

已经顾不上脸面了。

在途虎背后的资本大佬都是世界顶级的资本玩家。不IPO,怎么向股东交待呢?

2022年上半年,以途虎大本营上海为核心的疫情灾区几乎5个月关门歇业,哪里来增长?

上海1.2万亿巨额损失是把途虎养胖了?

如果途虎上市,你一定要判定这是高超的财务手法缔造的IPO。

——————————————————

现在汽后除4S店外(满血复活),独立售后看似热闹的在接盘新能源车长尾的后来。可真的后来没有后来。

现在接盘属于恐慌性、盲目性的接盘。因为造车势力的多元化,留给了独立售后看似不错的空间,在售后,在销售承接。这也是造车势力竞争烈度使然。

但是,我们现实性的看看,有多少一线品牌的新能源车布局在独立售后?即便布局在独立售后,都是什么样的形式存在?

是主力担当还是补充性作用?

独立售后最可能出现在新能源车大潮中的作用不出意外的话仅仅是三线或四线新能源车的活跃地带的活跃分子。

仅此。

收拾残局,分割腐肉,大概率是这样。但是,不排除有极少数类似华胜形状的独立售后或集群车宝样貌的独立售后另一种样貌的存在。

华胜的一致性意志力和管控水平以及综修厂宽幅的改变动力,都是极有可能在新能源车的造车势力的范畴内成为第一梯队的承接;而集群车宝是风险和机遇的双重存在。

它的存在有两层可能。

一层可能是确实走通了7-11的模型,真正的把产业互联网的汽后路由器精髓落下去,开花结果。

一层可能是做着做着又回到了一个供应链角色,而且还是成为了一个中间商。

官宣的宁德时代与吉利的电池合作2013年的产物,纯电续航1000公里的极氪001就要横空出世了。

这个事件是中国新能源车发展的分界线也是里程碑!

它标志着大规模普及电动车的时间节点的来临,也标志着中国社会走向第一阶段以电行走的新纪元的开端。

更预示着以燃油车为代表的主流交通工具更新换代加速的启动元年的到来。

燃油车大规模退坡的倒计时终于听到了其无比坚决的滴答时钟的开始。

这个开始将预示着汽车后市场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22年代60年固化模式,固定规律的全面崩塌和新能源车的新基础建设的开始,从此中国由于新能源车的飞速发展而进入到一个低碳,真正0排放时代。

很遗憾,这个时代,无论你愿意不愿意,都将面临一个残酷的事实:汽车维保简单,零部件SKU简约,工业化售后的集成和集约。

10年。在未来10年的时间里,汽后的从业者应该考虑的不是还有几十年的发展期,而是如何在10年的时间里相对完美的结束在汽后市场的旅行。

未来的10年,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快速消亡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任何企图在零部件供应链大展宏图的从业者逐渐收缩业务的规模,大幅裁减人员,更高效的进行尾盘作业,减少中心仓和分仓的数量,成为必不可少的第一要务。

几乎所有的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企业分批的退出市场是最明智的选择。得不到资本加持的零部件供应链企业简约基盘,简约链长,制定好退出期,以不败几十年的赢利保本为前提,光荣隐退。

已经接班或企图正在接班我们事业的子孙,现在就要调整其职业规划。否则,我们会看到他们在中年黄金期时面临着无法接续生存的危机时刻。这不是你愿意看到的。

所以未雨绸缪,未来的10年,如果坚定的看到那个再也不需要你存在的行业场景时,你要为你的后代做出智慧的选择。

10年内,新能源车不仅是从续航1000公里到2000公里的动力元素的飞速提升,更是人机,人车前所未有的智慧交互。

它带来了怎样的场景?

无人驾驶到L5,L6。出行不再需要司机这个时代的产物和职业及技能。事故由于高度智能的解决方案基本为0。内驱故障的维修保养场景在星罗棋布的维修厂作业一去不复返了。

工业化的售后是新能车全生命周期的照应。这次世界新能源车大会最被广泛提起的就是:汽车全生命周期。

这段话蕴含的汽车维保的改变几乎是毋庸置疑的。它表明,先知先觉的汽车制造端正在进行闭环的,从无仅有的生产到售后的全方位围猎。

因为更加残酷的竞争大战的关键点依然无法缺少售后场景。

只可惜的是,原生态的传统汽后作业的方式,方法,核心理论被颠覆,而以主机厂为核心的制造商正举起“汽车全生命周期”的大旗来驱赶汽后江湖的从业者。

汽后终端的作业场景也是逐渐的随着燃油车的消亡而消亡。

维保企图细分化为外观和内饰清洁的线下作业将被一体化的工业售后交付场景所取代。

即,新能源车在全生命周期内的被智能检索的运行数据发挥作用,远程诊断,智能修复,指令性到场,自动化机器人修复的全流程,合规标准进行售后从维保到清洁一体化的作业。

你,还有什么存在价值吗?

加上中国社会双碳终极目标的实现,城市绿色有序的百业分布,高度智能化的社会体验。

汽后市场如今的场景只能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中成为珍贵的回忆。

目前的大连锁终端必然消亡。作为过渡期的汽后大连锁它的生命周期在未来的10年内会急速衰微,乃至消亡不是人为的,而是规律和事物发展的必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作业   市场   终端   烈焰   新能源   末日   零部件   生命周期   场景   售后   资本   独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