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微科普」天气转冷,你适合泡脚吗?

天气越来越冷,在重视养生的人群看来,除了健康饮食、规律作息,睡前泡脚更是养生的一大妙招,大家都知道泡脚能够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在寒冷的冬天,睡前泡一泡脚,身体变暖,去除学习和工作一天带来的疲惫,能够拥有更好的睡眠,可是大多数人不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泡脚,泡脚也有讲究。

哪些人群应谨慎泡脚?

1.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对温度的感知不够灵敏,极易把脚烫伤,而糖尿病患者的皮肤破损与常人相比更难愈合,严重者会发展为糖尿病性坏疽。这类患者在洗脚时可以让家人协助试水温,或者用温度计测试水温在40℃左右即可。

2.下肢静脉疾病患者

这类患者通常由于下肢静脉回流不畅出现下肢肿胀、酸沉、乏力,大家会认为泡脚解乏,可是对这类人群来说长时间的泡脚会导致下肢静脉血管内血液淤积过多,加重下肢肿胀,可能泡完脚当下是舒服的,但实际上会加重病情进展。这类患者每日用温水洗净双脚即可,水温无需过高,更应避免时间过长。

3.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

泡脚会使血管扩张,而对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患者来说,泡脚后出现血管扩张会加重病变血管缺血、缺氧,从而加重病情进展,所以这类患者每日用温水洗脚即可。

4.足癣患者

足癣患者通常认为泡脚能够通过高温杀菌,事实上恰恰相反,泡脚更容易使皮肤破损范围扩大,并且扩张局部毛细血管更易加重感染。这类患者不宜高水温、长时间泡脚,应每天用温水把脚洗净擦干保持干燥,正确使用医生开具的抗真菌药。

5.老年人

泡脚会使体内血液大量涌向下肢,对于身体虚弱的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血液大量涌向下肢极易导致心脑血管缺血,从而出现胸闷、头晕、大量汗出等症状。这类人同样不适合长时间泡脚,在洗脚过程中要关注身体的感受,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应当停止并平卧休息。

关于泡脚的建议:

对于健康人来说,泡脚的温度在40℃~45℃,泡脚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即可,水位没过足踝为宜,进食后不要立刻泡脚,避免大多血液聚集在下肢,使胃部血液供给减少而导致消化不良。泡脚结束后要将泡脚的盆或桶壁清理干净,避免细菌残留导致足部感染。掌握正确的泡脚方法,才能拥有好的睡眠,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下肢   闭塞   水温   温水   老年人   糖尿病患者   患者   血液   人群   身体   天气   适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