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历史名人 (补)六 柴绍

柴绍(588-638年),字嗣昌,晋州临汾(今山西省临汾市)人,隋唐时期名将。

网络图片,侵权联删

柴绍出身于将门,自幼便“矫捷有勇力,以抑强扶弱”而闻名。少年时,便当了隋朝元德太子(隋炀帝长子)的千牛备身。唐国公李渊将三女儿(即平阳公主)嫁给了柴绍。

此时,农民起义烽火已燃遍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以李密(参见瓦岗农民起义)、窦建德(参见窦建德起义)、杜伏威为首的三支主力农民起义军,他们分别活动在今河南、河北、山东和江淮一带,以摧枯拉朽之势瓦解着隋王朝的统治,将隋统治集团及其军队主力分隔于江都(今江苏扬州)、洛阳、长安三处,全国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一些隋贵族和地方官吏见隋朝大势已去,也乘机而起,占据郡县,建立割据政权,称王称帝,隋王朝的统治已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在这种形势下,早就心怀异志的太原留守李渊父子也开始做起兵的准备。

大业十三年(617年)四月,李渊在晋阳起兵,并秘密派人召当时还在长安的柴绍夫妇。二人接信后,决定让柴绍立即自长安启程赶往晋阳,柴绍路遇自河东出发的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三人加紧赶路前往太原。行至雀鼠谷时,听说李渊已宣告起兵,三人相互庆贺,李建成兄弟均称赞柴绍的主意。

六月,李渊太原起兵后,建大将军府,授柴绍右领军大都督府长史之职。七月,李渊统甲士三万于晋阳誓师出发,柴绍兼领马军总管。李渊将至霍邑时,柴绍先到城下侦察了隋将宋老生的布防,回来后对众人说:“老生有匹夫之勇,我师若到,必来出战,战则成擒矣。”八月,李渊计诱宋老生出城,两路夹击,大败隋军。李渊军攻取霍邑后,沿汾水南下,一路攻城掠地,攻下临汾,平定绛郡,柴绍每战都当先登城破阵,因功授右光禄大夫。

九月初,李渊军进至龙门。隋将屈突通派桑显和率数千名士卒乘夜袭击王长谐等军,王长谐等初战不利。孙华率精兵渡河援助王长谐,柴绍与史大奈率轻骑兵从侧后袭击桑显和军,桑显和大败,败回河东。十一月,李渊率柴绍及诸将攻克长安,拥代王杨侑即位。柴绍进右光禄大夫,封临汾县公。

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柴绍拜左翊卫大将军,随秦王李世民参加统一战争。平薛举父子(浅水原之战),破宋金刚,败王世充,擒获窦建德,洛阳、虎牢之战,屡立战功,因此封为霍国公,转为右骁卫大将军。

武德六年(623年)四月,吐谷浑侵扰芳州(治常芳,今甘肃迭部东南),芳州刺史房当树逃奔松州(治嘉诚,今四川松潘)。吐谷浑军袭击洮(治美相,今甘肃临潭)、岷(治溢乐,今甘肃岷县)二州。五月,柴绍奉命率兵前去救援,吐谷浑及党项又侵犯河州(治临夏,今甘肃临夏),河州刺史卢士良将其击败。六月,柴绍军进至岷州,与吐谷浑作战,被围困在山谷中。吐谷浑军居高临下射击柴绍军,箭如雨下,形势危急,唐军将士皆失色。柴绍则临危不惧,安然而坐,让人弹奏琵琶,使二美貌女子翩翩对舞。吐谷浑士卒非常奇怪,都放下弓矢相聚观瞧。柴绍见吐谷浑军阵容不整,乘其无备,暗遣精骑绕至吐谷浑军背后,发起突然袭击,大败吐谷浑军。八月,吐谷浑归附唐朝。柴绍的妻子平阳公主,在二月去世。

平阳公主这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营山西,她驻守的地方就是娘子关。娘子关位于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苇泽关,因平阳公主率数万“娘子军”驻守于此才更名娘子关。山西是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屏障,无山西则中原和关中不稳,平阳公主率军驻守娘子关,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敌人从这里进入山西。

长安之战后,平阳公主的事迹就不再见于史籍。在葬礼上 “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当时礼官上奏说女人下葬用鼓吹与古礼制不合,高祖李渊大怒反驳:“鼓吹就是军乐,平阳公主总是亲临战场,身先士卒,擂鼓鸣金,参谋军务,从古到今何尝有过这样的女子?以军礼来葬公主,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特地以军礼下葬平阳公主,且按照谥法 “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 “昭”,也是后世称其为“平阳昭公主”的由来。平阳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

武德九年(626年)五月,柴绍(时为平道将军)率军攻打胡人。六月,秦王李世民率部发动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为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伏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夺取了皇位继承权。李渊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柴绍拜右卫大将军。

突厥军队仍然多次骚扰唐边,五月,侵扰秦州(治上邽,今甘肃天水),又侵扰兰州,六月,突厥侵扰陇州(治汧源,今陕西陇县)、渭州(治襄武,今甘肃陇西东南)。面对突厥的不断入侵,柴绍奉命率军出击,七月,在秦州打败突厥,斩杀突厥特勒(官名)一名及将士一千余级,凯旋而归。

大业十三年二月起,朔方鹰扬郎将梁师都据朔方郡(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起兵反隋,后称帝,国号梁。唐朝建立后,梁师都依附突厥,经常引突厥军南下侵扰。唐军虽多次击败梁师都军,但因其受突厥保护,一直未将其歼灭。

贞观二年(628年),突厥内部争斗,政局混乱,无力继续庇护梁师都。唐太宗李世民乘机用书信劝其归降,梁师都不从。太宗乃命夏州都督长史刘旻、司马刘兰成伺机出击。刘旻等数次遣轻骑践其禾稼,又使反间计,离间其君臣,梁师都国势渐衰,降唐者接踵而至。从此,梁国上下更加互相猜忌,刘旻等见时机成熟,上表请求出兵。

唐太宗即命柴绍与殿中少监薛万均率军攻打梁师都,同时又遣刘旻等进屯朔方东城进逼。梁师都引突厥兵至城下,唐将刘兰成偃旗息鼓,按兵不动,待梁师都夜间退兵时,出兵追击,大败其军。突厥发兵救援梁师都,柴绍军在离朔方数十里处与其遭遇,柴绍率军奋勇出击,大破突厥军,乘胜包围朔方城。突厥不敢救援,城中食尽。四月,梁师都堂弟梁洛仁杀梁师都,举城投降。唐以其地置夏州。唐军击灭梁师都,占领朔方重镇,为反击突厥准备好了前方基地。柴绍转左卫大将军,又为华州刺史。

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突厥军进扰河西,唐太宗诏命各路军马反击突厥(唐灭东突厥之战)。并州都督李勣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任城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检校幽州都督卫孝杰为恒安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柴绍则为金河道行军总管,与上述五路共同出击。唐军共计十余万,皆受李靖节度,于贞观四年正月出征,最终灭了掉东突厥。

贞观十二年(638年),柴绍去世,赠荆州大都督,谥号襄。后来,唐太宗命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柴绍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四名。柴绍与平阳昭公主生子柴哲威,柴令武。

文章如果还看得过眼,就请赏小可一个赞吧!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贞观   平阳   吐谷浑   朔方   突厥   长安   都督   甘肃   山西   总管   公主   历史名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