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岳飞没遇到秦桧,南宋北伐能成功吗?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喜欢宋史的朋友们,一提到风波亭,肯定会扼腕叹息。

宋高宗冤杀岳飞,葬送了岳家军北伐的大好前景,很多人心里想过,如果岳飞不死,岳家军不撤,或许真的可以直捣黄龙、收复燕云十六州。

从岳飞的《满江红》,也可以看出来,他对北伐中原这件事,是认真的,并非纸上谈兵。

按照他的构思,从襄阳六郡出发,由南向北,合击开封,再渡黄河收河北,最后进击燕云之地,在此一举击败金国主力,迎回旧帝,一雪前耻。

既然观众和主角都有意愿,我们不妨推演一番,如果岳飞不死,北伐能不能成功?

01

打仗,某种意义上就是烧钱,尤其宋朝还是募兵制。

钱够,能招募的士兵,能买到的装备和物资,就足够。

所以第一个难题在于筹措军费。

岳飞在绘画作品中的形象

岳家军军纪严格,不能劫掠,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岳飞甚至因此亲自处死过违反军纪的亲信,可想而知岳家军的军费粮饷只能仰仗朝廷,是一支依靠体系支撑的军队。

只要军费凑得出来,理论上岳家军是具备北伐成功的客观基础的。

那么,按照岳飞北伐中原的策略,到底要花多少钱?

岳家军最鼎盛时期,兵员将近10万人之众,在当时是南宋军队数目最多的一支军队。

南宋时期文人庄绰曾著有《鸡肋编》,记录了当时一些军政见闻:

“刘太傅(刘光世)一军在池阳,月费二十六万七千六百九十贯三百文,米二万五千九百三十八石三斗……绍兴八年,余在鄂州,见岳侯军月用钱五十六万缗,米七万余石,比刘军又加倍矣。”

一毫约莫等于一贯,按当时物价,一石米需要钱0.5贯,折算下来,岳家军每个月要花费60万贯钱,一年需要消耗720万贯钱。

而南宋朝廷刚刚建立,一年财政收入不会超过7000万贯,也就是说1/10的收入就用来供养岳家军一支军队,还不算刘光世、韩世忠、张俊等人的军队。

有资料统计显示,南宋初期,朝廷收入的60%用于维持几支抗金的常备军队,这笔巨大的军费压得南宋朝廷一直喘不过气来。

岳家军群英像

难怪宋高宗对岳飞极度提防,养军花费之巨,着实令人震惊。

当时宋高宗下旨,严令各州县每个月按时向岳家军输纳,要求“以军期责任州县划刷仓库,科敛疲民,公私罄匮”。

就算朝廷如此倾力,也难以保障军费和物资按期到账。

万幸的是,岳飞是一个极度清廉的高官,他享有无比丰厚的俸禄,几乎全部捐赠出来用于岳家军的开销使用。当时他每个月工资折合达到6000贯以上,除必要生活费用,都挪用在了部队军晌,这才维持住了岳家军正常运转。

根据岳飞的孙子、文学家岳珂的《鄂国金佗续编》记录,岳飞还把朝廷封赏给他的江西2000亩土地的私产,拿出来招募北方流民耕种,每年用收取的租金充当军费。

岳家军中还专门设置了“回易官”做生意,利用军队劳动力和资源,开设了酒库、赌场等产业,每年这些七七八八的收入能带来150万贯的利润,这接近于每年军费的五分之一。

岳飞将赚取的利润全部充公,从未中饱私囊拿过一分钱。可惜的是,这样的行为却进一步加重了皇帝的猜忌,宋高宗压根不领情,只是认为岳飞在以私利豢养私军。

真是可悲。

02

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政治的延续。所以北伐能不能成功,第二个关键因素是政治上的支持。

宋高宗,这个不用问,一定是反对的。

宋高宗从扬州即位开始,一直处于逃跑阶段,对金国是又怕又恨,时不时希望能够和谈,得过且过,做个享受的皇帝。

南宋版图

他也继承了赵宋官家的传统毛病——对麾下文臣武将不放心,因此对岳飞是极端猜忌,从岳飞组建岳家军开始就不断掣肘,要求岳飞进军前必须向朝廷请旨,但每次这样等千里外的朝廷下令,战机很可能就延误了。

再说岳飞一直心心念念“迎回二圣”,属于政治上的直男,真要迎回“二圣”,宋高宗该如何自处?必要的时候,高宗更是毫不犹豫连发金牌催促岳飞退兵。

赵构给岳飞的手书

因此从最高统治者的角度讲,岳飞得不到任何信任和支持。

其次是南宋同僚群臣的态度,严格来说,此时南宋朝廷的文臣和武将们,对岳飞的态度是爱恨分明又态度暧昧。

支持北伐的将领如韩世忠,是对岳飞极力力挺,但主战派是少数,更多的主和派高官对他是嫉妒加厌恶,毕竟人性摆在那里,谁都不希望同班同学突然出现一个成绩牛逼闪闪的人压着自己抬不起头。

刘光世被剥夺兵权后,张浚等人在争夺刘的旧部兵马所作所为,互相攻击,就能看出高级将领间的明争暗斗。

油画作品《郾城之战》,岳家军大破铁浮屠

有一次,高宗皇帝曾答应岳飞把原淮西军兵马转授给岳飞指挥,结果张浚得知后,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私下里劝说高宗要提防“陈桥旧事”,最终高宗反悔拒绝转让,惹得岳飞大怒。他未经高宗允许,就在往鄂州的归途中一面上奏请求辞职,一面径自往江州庐山东林寺,给亡母“持余服守孝”。

按照当时的朝廷礼法,大臣提出辞呈,须经皇帝允许方可离职。岳飞如此意气用事,撂担子走人,显然是忤逆犯上,论罪当诛啊。

此事也说明在当时岳飞的刚直脾气,难以在同僚中获得认可和支持,更遑论协同配合作战。

第三是岳家军内部的不稳定。

作为岳飞的嫡系副手,王贵在岳飞被捕后叛变,面目狰狞地诬陷岳飞和岳云谋反,从侧面说明岳家军内部并不稳定。要知道王贵可是岳家军的二把手,对统帅都做不到忠诚和齐心,内部人心之复杂,可想而知。

至于岳家军内部矛盾问题,主要也和岳飞纪律要求严格、政治上岳飞处于孤势有关。

北伐如此大业,没有众志成城,很难做到辉煌成功。

03

有了经济和政治上的甄别,第三个可以讨论的,就是纯粹军事角度的比拼了。

尽管岳家军有一支下属王牌骑兵,对付金军野战并不吃亏,但实际上越往北走,地形和战术上就对岳飞越不利。

北方多平原,而且已经是金国的统治区域,金军可以自主挑选决战战场,岳家军随时可能遭到金国骑兵突然的侧向冲击,而且北方运输多靠旱路,与南方依靠发达的航运支撑后勤不同,岳家军北上后的后勤保障必然受到很大的钳制。

事实上岳飞主导在陕西和河南的郾城之战的抗金战斗后,就已经受到后勤的钳制,不得不放弃了部分城镇,主动向长江方向靠拢后撤。

另外说一点题外话,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北方人组成的军队和南方人组成的军队,在军事作战气质上是存在差异得。

历来由北向南统一天下容易,但反过来由南向北统一则难如登天,除了靖难之役和民国时期的北伐军,还有哪只军队真正实现了由南向北?抛开地形、后勤、装备的因素外,最大的差别在于军事风格。

北方军往往气质彪悍,敢于勇猛冲锋,被挫败后可以迅速集结积蓄力量,遇上强硬的将领甚至可能拼到一兵一卒都不放弃,但南方军往往一次失败后习惯性先撤离观察,甚至谨慎配合,总想占据优势才肯拼尽全力。

于是北方军历史上是较少出现战略性溃败的,但南方军往北走,特别是孤军,很容易遇到战略性大溃败。岳家军纵然悍勇,徐达在元末,都还吃过败仗,岳飞就能保证自己战无不胜吗?

最后一点就是岳飞本人的身体健康。

岳家军之所以横扫天下,一半要归功于岳飞本人超强的统御能力和个人威望上,但《宋史》记载岳飞在母亲亡故以后,因思念流泪过度,患有眼疾,一直未能痊愈。

他在后期军事指挥中心,眼睛怕光,常常无故流泪,有剧烈的刺痛感,都让这位著名的统帅饱受折磨,常以岳云来代替自己临阵指挥。

事实上公元1136年以后,岳飞已经很少亲自过问军务,一直在求诊医治眼疾。岳家军灵魂人物的伤病,对南宋抗金事业而言,也是巨大的变数和潜在的阴影。

04

三个方面分析完,基本上可以得出结论了。

很遗憾,就算岳飞不死,北伐这事也没戏,经济、政治、军事三个必要因素都不具备成功的条件。

岳飞的《满江红》

像这样北伐收回失地的举国性战略爆发需要积累,南宋刚刚草创,缺乏一锤定音的实力,真正完全消灭金国,至少需要两代人的努力,不是岳飞一直军队扮演孤勇者就可以解决的事情。

最让人叹息的是岳飞一腔热血却被辜负,如此优秀、清廉、敬业又忠诚的民族英雄,最终却被一句“莫须有”冤毁。

可惜了岳家军,可惜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南宋   宋史   满江红   鄂州   军内   岳家   军费   朝廷   后勤   军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