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战击退沙俄军队,保住了外东北的广大地区

有这样一个地方,它在黑龙江上游左岸,我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境内的额木尔河河口对岸,这个俄罗斯小镇叫阿尔巴津诺,隶属于俄罗斯阿穆尔州。阿尔巴津诺曾有一个国人都很熟悉的名字,就是雅克萨,历史上雅克萨是中国东北边疆古城,地扼水陆要冲。

有一条河叫勒拿河,它发源于东南西伯利亚沿贝加尔湖西岸的大山之中,流往位于北冰洋拉普捷夫海滨的三角洲河口,全长4400公里。说到勒拿河,就再说说俄罗斯的萨哈共和国,萨哈共和国东西宽约2000千米,南北长约2500千米,面积约 308.35万平方千米,是俄罗斯面积最大的共和国,首府雅库茨克,1632年建立。

清朝起家于白山黑水之间,也就是我国的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我们习惯称东北和外东北。当清朝崛起时,沙俄就不断向西伯利亚扩张,二者必然会在这里相遇,冲突也就在所难免。

1633年,皇太极下令征讨黑龙江下游赫哲人乌扎拉部,但事后他很快意识到“取其生口而劳役之”的简单粗暴已经难以为继,必须“使彼输诚向化,获其物产而用之”,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第二年,皇太极提出:兹地人民语言、骑射与我国同,抚而有之,即皆可为我用。皇太极的政策,就是恩威并用,征抚并行。

新政效果立竿见影,当年巴尔达齐亲率44人组成的代表团来到盛京,表示臣服。巴尔达齐是索伦部达斡尔人首领,皇太极将一名宗室女许配给他为妻,巴尔达齐由此成为额驸,一度跻身于后金贵族,备受礼遇。1635年4月巴尔达齐又带着弟弟等人来朝,此后,还常常收到皇太极赏赐的簪帽、衣裤、箭袋等,对于这个偏远地区的小酋长来说,这些赏赐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他们本身所具有的实际用途。

于是,更多的索伦部落开始效仿巴尔达齐,连散居在黑龙江下游的鄂伦春、赫哲人和费雅喀人也都来进贡。以1635年七月为例,从黑龙江来进贡貂皮的酋长团队总数达到66人,通过这种“上贡、赏赐”的互动,后金与索伦部的宗藩关系就这样开始形成,黑龙江流域也逐步完全被纳入后金的势力范围之内。到了后来的清朝初年,双方更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而严格的贡纳制度。

1636年,皇太极“改金为清”之后就命令满洲镶蓝旗71岁老将吴巴海领军驻守宁古塔,并在这个后来以流放罪犯而闻名的苦寒之地设置了副都统辖区,其治所位于今黑龙江省海林县,辖区相当于今吉林省大部和黑龙江省南部部分地区。兼管黑龙江流域各土著部落的贡貂等事宜。受此浩大声势的触动,次年四月,黑龙江另一位著名的索伦布首领鄂温克杜拉尔人头领博穆博果尔也融入到进贡潮流中。虽然他一度表现积极,甚至还派人参与了清廷追杀叛乱者的行动,不过其忠诚度很快就开始下降了。1637—1639的两年间,博穆博果尔仅仅入朝两次,也没有按规定如数缴纳贡品。不仅如此,这位首领在黑龙江流域还深得当地民心,以至于各部竞相归附,他聚集了一支拥有6000余人的部族联合武装,俨然一副要和满洲人分庭抗礼的架势。刚从汗王升格为帝王的皇太极见此情形,开始“虑其势盛不可制”。他清楚地认识到,为了让此时专注于志在入关的帝国有一个稳定的后方,也为了让大清的招牌还能在黑龙江镇得住人,必须要把这股反叛力量压下去。

1639年12月,皇太极派遣索海、穆成格等将领率3000余人,兵分数路征讨索伦部落。次年正月之后,清军的军事行动正式开始,博穆博果尔手下6000多人分驻于多陈等四座木城里抵抗。清军在开战初期稍微受挫,但随后就凭借着武器装备和组织上的优势大占上风。原先跟着博穆博果尔一起造反的那些大小部落见局势不妙,便开始挨个向清军缴械投降。到了当年7月,博穆博果尔选择了跑路,带着家小亲随沿着黑龙江往上游撤退,清军再次追击,一直追到一个名叫奇洛台的地方,也就是今天俄罗斯境内的赤塔附近,最终,将博穆博果尔及其余部拿获,他本人被清军押解盛京后处死。

平定叛乱一战可视为清帝国入关前对黑龙江流域征服行动的高潮,此役俘虏参与叛乱的索伦布各氏族男女老幼6956人,被南迁到盛京附近,编入八旗的牛录中。其他索伦人也被迁离原居住地,防止他们再聚众生事,唯独以巴尔达齐为首的达斡尔人给予了优待,甚至还纵容他们兼并其他索伦小部落的行为。

到皇太极去世的1643年,整个女真地区黑龙江流域的大小部落,都向“博格德汗”(东北土著民和部分蒙古地区对清朝皇帝的尊称)俯首称臣,但是由于此时清军的主要目标还是在于南下,并没有在黑龙江地区通过设置行政区或者留驻军队,建立有效的直接统治。同时,加上人口掠夺,导致后来面对俄国入侵的时候,缺乏足够的人力来抵抗侵略者。

1632年,沙俄势力东进,占据了叶尼塞河中下游和上游部分地区。然后从北方的曼加结亚沿下通古斯卡河,从南方的叶尼塞斯克沿上通古斯卡河,又走古代埃文基人所经常使用的古道,来到勒拿河流域,建立了上中下维柳伊斯克。1638年,俄国政府下令在勒拿河右岸成立雅库茨克督军府。

1638年,沙俄以叶尼塞斯克和雅库茨克为中心,分别从西部和北部0入侵贝加尔湖地区。沙皇俄国1642年在勒拿河上游建立了维尔霍连斯克,1647年在贝加尔湖东北角建立了上安加尔斯克,1648年建立了巴尔古津堡,于1652年又建立了巴翁托夫斯克堡,1652年建立了伊尔库茨克,在安加拉河流域1654年建立了巴拉干斯克,这样,俄国军队大体上从北部用据点包围了贝加尔湖,为进一步南下和东进打下了基础,然后,从贝加尔湖南岸,俄国军队一路南下直逼中国的蒙古地区,东进抵达黑龙江上游的石勒喀河,进而入侵黑龙江。1658年建立了涅尔琴斯克(尼布楚),1658年建立了捷连宾斯克,1665年建立了色楞格斯克(乌兰乌德),1666年建立了乌丁斯克。

1643年,沙俄雅库次克的长官彼得·戈洛文派瓦西里·波雅科夫带领一支132人的远征军走水路,沿阿尔丹河、乌楚尔河、纽约姆卡河,翻越了外兴安岭,进入了鄂伦春人居住的精奇里江(结雅河),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哈巴罗夫从奥廖克马河起,沿其支流图吉尔河到达黑龙江。在雅克萨一带,俄军竟然将索伦人当作食物,因此被当地居民称为“吃人的罗刹”。1644年,俄军在松花江口一带遭到了当地居民的反击,损失惨重,只能从海路逃回雅库次克,回去时只剩下了53人。

1649年,哈巴罗夫又带领一支70人的远征军侵入了黑龙江地区,第二年,哈巴罗夫又招募了138名亡命徒,于是,攻占了达斡尔人居住的雅克萨城,1651年夏天,哈巴罗夫带领远征军沿着黑龙江东进,到达了达斡尔人的桂古达尔寨,用大炮攻寨,殖进行了大屠杀,超过一千人死于殖民者的屠刀之下。随后,哈巴罗夫继续东进,袭击了瑗珲旧城,俘获了270名达斡尔人。到10月,哈巴罗夫又袭击了赫哲人的乌扎拉村,并在此烧杀抢掠,修建堡垒。

1852年,清朝下达了对殖民者作战的命令,宁古塔章京海色带领600名清军,6门大炮赶往了乌扎拉村,对俄军冬营发动进攻,战斗却失利,最终选择撤退,消息传到了北京,顺治皇帝大怒,处死了海色。哈巴罗夫担心清军卷土重来,于是,撤出了乌扎拉村。这次乌扎拉村之战是清军对沙俄入侵者的第一次作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面对沙俄的入侵,顺治皇帝在1653年设置宁古塔昂邦章京,老将沙尔虎达为第一任昂邦章京,负责管理整个黑龙江地区。沙尔虎达在吉林乌拉建立了大清造船厂,训练八旗水师。1654年春,顺治皇帝派明安达礼带领军队前往东北,准备对沙俄发动反击,五月初,斯捷潘诺夫率领370名哥萨克窜到松花江地区搜寻粮食,结果遇到了准备北征的清军700人,随后,双方立即开始战斗。俄军拥有高船利炮,而北征的清军主要装备为弓箭、土炮和鸟枪等,因此武器不占据优势。清军扬长避短,选择在江边高处结阵,让朝鲜鸟枪手引沙俄军上岸。俄军果然上当,舍舟登岸。清军则立即截断沙俄军前进的水道。如此,俄军就被清军包围了。经过激烈的战斗,沙俄军遭到了惨重的损失,不得不向黑龙江上游逃窜。此战,清朝终于取得了胜利,这是清朝对俄罗斯战争的第一场胜利,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沙俄   达斡尔   贝加尔湖   清朝   俄国   太极   地区   俄军   俄罗斯   黑龙江   军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