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河北是哪条河?山东山西是哪座山?广东广西是什么广?

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划,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

仔细咀嚼各省的名字,可以发现其中的含义很有意思,而且其简称来源也与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渊源颇深且别具特色。

有的省份因山得名,有的省份因河得名,有的省份因湖得名,还有的因川、岭得名,不过大多数都有其“历史故事”。

一、河南河北仅隔一河,地位却天壤之别

细数因河得名的省份,河南和河北便是此中的代表,河南省和河北省因黄河得名,两省以黄河为界,黄河的南面为河南省,黄河的北边为河北省。

众所周知,黄河之所以被叫做黄河,是因为黄河水中泥沙量很大,颜色呈土黄色,由此称为黄河。

而我国文明的发源地就是黄河,也由此称之为母亲河。河南省便是位于黄河中下游,靠黄河而生存。

河南大部分都处于黄河以南,由此得名河南,其简称“豫”则是象形而来,因为黄河中下游纵横交错,树木繁多,茂密成林,很像一个人牵着一头象,由此得名。

而且早在大禹时代,河南所处地方便为豫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也被《尚书》明确记载为豫州,所以在现代简称“豫”十分中肯。

如今,河南因传统歌舞“出圈”,表现出华夏五千年历史底蕴,再次让这个千年“中原”火起来。

其实,在古代,河南所在地区可以称之为中国中心,因此也被称为中州。

从中国地图来看,河南省位于中国版图的中心地区,而从古至今“中原”一词也多指代的是河南地区,虽然中原还包括了山西南部部分地区,但大面积还是在河南境内。

由此,中原也一般指的是河南。河南的历史颇为悠久,具可考历史,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河南地区生存繁衍。

而有明确记载的也可以追溯至夏朝,足以见得河南的历史底蕴。

而且,河南洛阳、开封、商丘都曾是多个朝代的都城,洛阳更是十三个王朝的古都,有“九朝古都”之称(九为最多之意),足以见得河南在古代的重要地位。

而在现代,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美誉,其粮食产量更是连续十多年稳居全国第一,保障了大多数人的温饱。

而且河南省会郑州更被誉为中国铁路的心脏,这足以看出河南在我国的重要。

再来看黄河的另一边河北。河北省位于黄河下游,紧邻渤海。

而河北简称为“冀”则是因其在古代,河北所在地区被称为冀州,所以简称冀,和河北的简称都出自《尚书·禹贡》。

从这方面来说,我国的取名之道充斥着历史文化气息,而且关联的两地其可考历史也都相似。

在春秋战国时期,河北被称为燕赵之地,北为燕国,南为赵国。但这两国都在战国时期被秦朝先后灭亡,成了大秦王朝的版图。

秦朝将河北地区划分为6郡,分别为代郡、邯郸、巨鹿、恒山、右北平和上谷,按照现在地图对照,大致就是现在的河北蔚县,邯郸市,巨鹿县,正定县,平刚县和怀来县。

并且,被称为“环北京”经济带的河北,被网友称为最为尴尬的省份,在全国也可以算是默默无闻,甚至省会还被调侃为“国际庄”。

那么,在古代,河北还和河南一样,十分重要么?

如果从政治方面来说,那自元朝后定都北京,河北可以说是京畿辅地,地位十分重要,负责京都的安全。

可以说如果外族入侵,河北则首当其冲,河北失守则京都危矣。但往元朝之前细数,河北省只能算是边防重地。

著名的长城山海关便位于此,可以说河北起到的只是防护边疆的作用,但这也只是军事方面的地位,在政治上则属于边缘的,毕竟军事上自古以来的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等著名典故便出自河北。

两省在现在相比,虽都属于北方,但河南省生产总值近6万亿,河北省只有4万亿,名气上也不如河南,可以说河北和河南省相差还有很大的距离。

仅差一座山,却是两个天

要说河南河北隔黄河相望,形成了明显偏差。那山西和山东更是如此。

据数据统计,山西省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只有2万亿,排名倒数,而山东却足有8万亿,位居第三。

仅隔一座山,却相差如此之大,大概是因为“位置”的原因。

山西地处太行山的西边,因此被称为“山西”。山西自古有“三晋大地”的美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在西周时期,晋国的崛起,让山西打上了“晋”的标签,到了春秋战国,晋国更是成为了春秋五霸,奠定了晋在山西地区的影响力。

而“三晋”之称,则是因为韩赵魏三家分晋而来。

自夏朝以来,历代王朝定都河南地区,山西便成了是中原地带的门户,可以说“得天下者必先得山西”,足以见得山西在古代的重要性。

而且山西的历史底蕴不输于陕西、河南,甚至有所超越,历史上的名人就有尧、舜、禹,荀子,关羽,霍去病,武则天,狄仁杰等等。

但到了现代,除了煤和醋,山西能被全国人民记住的东西可能寥寥无几。

而且山西现在的发展可以说“内忧外患”,内部转型发展慢,煤市场的压缩导致山西的发展一度下滑。

再加上山西各市单打独斗,北部有“天下大同”之称的大同随北京发展,南部尧都临汾和凤凰城运城市都向往西安。

而其他各市,阳泉跟着石家庄走,晋城偏向于郑州,省会太原还和晋中内部掐架,可以说内部比较混乱。

外部四周各省的飞速发展又吸引着山西的人才,2021年人口流失严重的除了东北三省,也就山西了。

甚至网上很多大学生都表示“毕业后不回山西”,哪怕如此恋家的山西人都如此表达,足以看出山西的环境了。

有的人埋怨是太行山拦住了山西的发展,但在如今科技发达的时代,殊不知是山西的营商和就业环境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没有企业的带动和产业的发展,能发展起来无异于痴人说梦。

虽说,太行山如同一条天堑,但山的两边却是截然不同的画面。

山东省是我国经济大省,高考大省,人才大省,更是我国的战备省,在我国知名度很高。但其实,山东省的省名很晚才出现。

虽然在战国时期,秦朝将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划为“山东”,但真正有山东这个行政区划的还要追溯到1168年,比起其他诸如河南、山西等省要晚了近一千年。

而山东的简称“鲁”则是西周分封时期,这里被封为周公长子的属地,建立了鲁国,“鲁”由此而来。

不过,山东作为孔子的故乡,其文化底蕴十分之深,传统文化的沿袭也是在全国首屈一指。

就如春节的拜年,家族从上至下到长辈家磕头拜年,以示对长辈的尊敬。

再如“以考取仕”,特别是在网上流传甚广的一句“在山东,丈母娘优先挑公务员”就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影响之大。

还有山东教育大省的出名。山东高考人数多,其招牌山东大学更是知名985,在全国中“山大”的简称,更是让人只知山东大学,而不知山西大学,这也能看出山东大学在全国的知名度。

不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山东其实也有和山西存在同样的情况,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当前我国普遍的矛盾存在,山东的青岛便是如此。

在山东着重发展起来后,反而经常听到有人说“青岛”,而非山东青岛,甚至有些人不认为自己是山东人,想着成为直辖市,着实让山东青岛。

所以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经造成了部分市的“怨声载道”,不过,集中力量发展一个市有利也有弊,这些都是发展道路上的必经之路。

两广两广,广出了天差地别

河南河北以河得名,山东山西以山得名,那么广东广西因为什么得名呢?广又是指什么呢?

在秦朝时期,始皇统一天下,在百越之地设立了桂林等三郡,百越也是如今壮族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到了汉朝,汉武帝又在苍梧郡设立了广信县,作为首府治理郡。这也是“广”的由来,北宋时期,为了便于管理,则以广信县为界,设置了“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广西广东由此而来。

现在广东作为我国的龙头大省,其经济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在其他各省的第一印象中便是“广东有钱”,可以说经济是广东的首要印象。

而且,广东的粤语也可以称之为我国的第二语言,有一亿多人在使用粤语。

这样的省,虽然在古代被称为流放之地,但在如今的时代,靠海和改革发展的先头,让广东在全国的地位十分重要。

不过,广东自改革开放后,发展越来越快,不过其已经脱离了“百越”的名头,以汉族为主。

但广东当前也存在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那就是“黑人”问题,自古我国有“兼容并包”的理念,也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说。

黑人如今已有50万之多,大都聚集在广州,给广州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全国多数人也由此对广东产生了“负面”印象,所以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难题和特色。

那么“广”的另一边,又如何呢,是否沿袭了“百越”的特色呢?如今的广西也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从广西的全称“广西壮族自治区”就可以看出,这里聚居了至少11个民族,各有各的特色。不过这也成为了制约广西发展的一个因素。

通常说起两广,大多数可能顺口而出广东,但广西就需要思虑半刻。

广西这个广东的邻居,可以说几乎没有“存在感”,甚至很多人只能记起“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却不知其省会是南宁。

纠其原因,广西的经济发展在南方并不出众,2021年广西GDP排在了20名,而且广西作为自治区,这里少数民族占到了将近一半,和内蒙、西藏、新疆、宁夏等自治区一样,其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约束。

其中的缘由众说纷纭,但大致都是少数民族所在地区基础较差,教育的发展和政策导致人才的流失和引进“难”,由此便成了现在人们的普遍认知“自治区穷”,认知越深,发展越难,所以,广西发展较慢也是在认知的怪圈中。

结语

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地大物博;34个省级区划,各有特色;56个民族,都是一家,这本就是我国独有的人文风貌,从各方面来说每个省都可以一枝独秀。

而且,我国五千年上下的历史,虽说34个省各有偏差,经济发展也各不相同,但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终归到底也都是我国的一份子,都有自己的发展道路,百花齐放才是繁荣富强的体现,千篇一律反而失去了“中国特色”。

其中的特色,需要我们摘去“有色眼镜”去发现,那时候,就能看到原来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广东广西这样的背后的故事竟然如此眼花缭乱,让人应接不暇,这不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山西   广西   河北   河南   山东   广东   中原   黄河   河南省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