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超车,不靠EUV光刻机,中国首条光子芯片产线预计明年建成

在传统的电子芯片领域,我们跟世界最先进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即便短期内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也很难缩小这种差距。

但是传统路线无法缩小差距,我们就另辟蹊径,在新的芯片领域,我们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根据《北京日报》报道,国内首条“多材料、跨尺寸”的光子芯片生产线已经在筹备,预计将于2023年在北京建成。


一旦这条生产线建成之后,可满足通信、数据中心、激光雷达、微波光子、医疗检测等领域需求,有望填补我国在光子芯片晶圆代工领域的空白。

看到这条信息之后,这是非常让人兴奋的。

光子芯片的出现,有望解决我国芯片制造领域的痛。

大家都知道芯片是现代工业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现代工业的大脑,没有芯片,很多工业产品都会陷入瘫痪当中。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家,对芯片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目前我们有很多芯片都严重依赖进口,特别是一些高端芯片进口依赖度非常大,一旦外部受到影响,我们的产业也会受到影响。

对于芯片这种重要性,从国家到企业到消费者都知道其中的重要性。

无奈国产芯片发展时间相对比较晚,很多产业配套跟欧美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比如制造光刻机所需要的高端电源、高端镜头,国内仍然没有企业能够生产出来,没有这些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国产光刻机迟迟没法取得技术突破。

虽然过去多年我国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攻克传统硅基芯片技术,但截至目前,我们跟全球最顶尖的芯片水平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在这种背景之下,有一家企业无缘无故就成为了网红,因而非常受到大家的关注,这家公司并不是中国企业,而是荷兰一家企业,那就是ASML。

而ASML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关注,因为它是全球最顶尖的光刻机生产商,目前全球7纳米以上的光刻机只有他们家能够生产,所以他们几乎垄断了全球大部分高端光刻机市场。

也正因为拥有绝对优势,所以他们在光刻机市场具有很大的话语权,就算你有钱也不一定能够买到。

比如早在2018年的时候,中国的中芯国际就花了1亿多美元向asml订购了一台EUV光刻机。

按照合同的相关规定,到2019年底应该要交付的,但时至今日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这台光刻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至今仍然没有交付。

没有高端光刻机的支持,我们国内的芯片制造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按照国产光刻机技术,目前真正能够量产的只有90纳米。

虽然28纳米光刻机已经研发出来,但目前也在测试阶段,还没有正式量产,而且即便未来量产了,最多也只能用于生产14纳米的芯片,这跟全球最顶尖的5纳米3纳米,甚至未来可能出现的2纳米芯片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而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之一,我们生产的很多产品都需要用到一些高端的芯片,比如电脑、手机等等,没有这些高端芯片的支持,很多品牌的竞争力就会大幅下降,甚至有可能被踢出市场。

为了解决这种困境,过去几年,从科研院所,到高校,到企业都在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攻克芯片制造工艺。

而且经过几年的努力之后,我国的芯片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我国已经有企业能够生产出14纳米的芯片,而且已经实现量产。

但尽管进步很明显,想要达到全球顶尖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毕竟目前包括台积电,三星等一些芯片制造巨头已经量产了3纳米芯片。

而他们之所以能够生产出这些高端芯片,主要是因为ASML给他们提供了最先进的EUV光刻机,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如鱼得水。

但是目前西方是不允许asml向我国出口最先进光刻机的,所以想要突破我国芯片制造难题,只能依靠国内的力量去解决。

现在我们终于看到了曙光。

在光芯片时代,我们有可能突破限制,实现非对称超车。

看到国产首条光子芯片代工即将量产,为什么我们这么兴奋呢?因为在光子芯片领域,我们跟世界顶尖水平差距很小,甚至有部分技术领先全球,这样我们就不再受制于人。

传统的硅基芯片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西方一些国家的手里。

但是发展到今天,硅基芯片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硅原子的直径约为0.22纳米,当芯片制程降至7纳米以下时,就容易出现电涌和电子击穿问题。

而目前人类掌握的最先进芯片制程已经达到3纳米,未来也有可能突破2纳米。

但是随着硅基芯片制程的不断缩小,其面临的技术难题会越来越大,根据摩尔定律,2纳米很有可能是硅基芯片的极限。

一旦达到期限之后,不管有多努力,基本上都不可能获得新突破,因此想要突破传统硅基芯片的技术极限,必须寻找其他新的路线。

而在众多替代路线当中,光子芯片是最佳的方案之一。

和传统的硅基芯片相比,光子芯片有很多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几方面。

第一、响应速度更快。

光芯片的介质是光子,光子脉冲可以达到fs量级,信息速率可以达到几十个Tb/s,从理论上来说,光子芯片的计算速度是电子芯片的1000倍以上。

第二、功耗更低。

现在各种电子设备功耗都非常大,为了降低芯片的功耗,芯片厂家只能不断地提高芯片的工艺。

但是光子芯片的功耗明显要比电子芯片低很多,1bit信息的能耗,光子器件比电子器件低3个数量级,仅为电子器件的千分之一左右。

第三、信息容量更大。

光子具有极高的信息容量,比电子高3~4个量级,采用光交互系统的新型使能技术可以实现低交换延迟和高传输带宽。

第四、存储能力强。

硅基芯片的存储能力是有限的,想要拓展存储能力,要么提升工艺,要么占据更多的物理空间,而同等体积下,光子芯片的存储能力明显要比电子芯片强很多, 从而能够顺利进行各种高速的运算。

第五、具有极强的并行和互连能力。

光子是玻色子,不同波长的光可用于多路同时通信,这进一步加大运行能力和运算速度。

也正因为光子芯片有众多优势,所以过去几年,全球一些大国都在加大对光子芯片研发力度,而且目前包括中国以及美国在内已经实现了部分技术突破。

其中美国于2004年首次实现大规模光子集成,2017年下半年英特尔开始大批量供应100G产品。

而我国则是于2012年进入规模化集成阶段,虽然比美国晚了8年时间,但截止2022年,我们在光子芯片研究领域跟美国的差距其实已经很小,可以说是处于并行的阶段。

在光子芯片领域,不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光子芯片制造,或者是产业应用,其实我们跟美国都不相上下,而且在产业应用方面我们甚至还有一些优势。

最关键的是,在传统硅电子芯片领域,一直让我们头大的光刻机,在光子芯片制造领域将不再是问题。

虽然制造光子芯片也需要用到光刻机,但已经不需要那么高端了。

相较于硅基电子芯片而言,光子芯片对结构的要求相对比较低,一般都是百纳米级别,这意味着制造光子芯片对高端光刻机的依赖度没有那么大了。

目前硅基芯片对高端光刻机的依赖度很大,想要生产7纳米以上的芯片,没有EUV光刻机根本行不通。

但是在光子芯片时代,国产光刻机完全能够应付过来。

目前我国已经量产的光刻机制造工艺是90纳米,这完全能够应付光子芯片的制造需求。

当然,光子芯片目前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目前应用领域相对比较少,但是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光子芯片技术的不断成熟,我相信未来光子芯片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光子芯片取代传统电子芯片将是一个大趋势,到时我们就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光刻   光子   芯片   量产   中国   纳米   差距   明年   传统   领域   我国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