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暴涨,订单接不完!为何储能会这么火?

今天指数出现调整,这没啥好多叨叨的,因为昨日走势提示已经很明显了。截止收盘,沪指跌1.19%,深成指跌1.43%,创业板指跌0.86%。成交量方面,两市今日成交额7584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354亿。而涨停方面,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700只个股下跌。

就目前整体来看大盘表现还是比较温和的,大跌对中小盘的伤害并不大,主要是权重那边受伤比较多,看看茅台带头的白酒板块就明白了,另外金融板块近期也相对低迷。

考虑到最近陆陆续续有基金开始大比例的回购自家的股票,说明机构对当前市场有一个认可度。投研先生觉得,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有些优质的标的还是可以适当低吸的。

盘面上,今天板块轮动很快,涨幅居前的板块是港口航运和昨天提到的储能类,而信创和医药经过连续几天的大涨过后已经有所熄火。跌幅较大的主要是,油气、养鸡、贵金属、宠物经济这些。

投研先生今天继续重点说一下储能板块。主要是这个板块在昨天有所表现之后,今天继续活跃,并还带动电池板块一起走强。而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最近不少媒体都在报道储能下游需求十分旺盛,很多储能企业已经排产到明年,而且也使得电池供不应求,部分的储能企业已暂停接单。

那么,为什么储能行业景气如此旺盛?它的未来市场空间前景如何?投资价值在哪呢?

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储能的定义。储能,顾名思义就是能量储存的意思,主要作用是用来实现能量跨时、空转化。如果觉得难以理解可以看下面这张图,

通俗讲,就是给电站装一个大型充电宝,把发的电先储存起来,然后再稳定地释放出去。

所以呢,储能的功能就是调峰和调频两大类。

所谓的调峰就是在用电高峰期投入更多的发电机组以满足需求,在用电低谷期则关闭相应机组。

所谓的调频即在瞬时根据用电负荷水平调配相应的发电机组以提供合适的发电量,以满足需求。

正因为这种削峰填谷的功能,如今在双碳背景下,其对于发展更多风电和光伏的重要性十分明显。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都知道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这两种发电方式非常不稳定,每当风大、阳光充足的时候会发电多一点,但反之也会少一点。所以它们不稳定造成最大的挑战在于弃风、弃光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发电资源就这样白白的浪费掉。

然而,如果搭配储能的话,在发电比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先把多余的电存起来,等到需要用的时候再放出来,这样就能够很好地解决掉弃风弃光现象。

正是好处多多,我国在近年积极出台储能支持政策,发力储能建设。比如,从2015年开始起,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各省份层面,都从支持政策、配置比例、市场要求、市场化交易机制等多方面对我国储能发展提供支撑。

目前多个省份发布的新能源配储政策是非常明确的,要求储能配置比例一般为10%及以上,个别达到20%;配储时长多为2小时,个别达到4小时。

投研先生认为,在政策扶持下,未来新能源装机增加的同时肯定会跟着促进储能规模的建设,持续为储能市场的发展提供可观增量空间。

那么,储能的市场规模有多大的?

目前市场将储能使用场景分为三个:发电侧储能、电网侧储能、用户侧储能。其中,发电侧对储能的需求场景类型较多,其次则是电网侧,而用电侧储能主要用于电力自发自用。从细分结构来看,2021年我国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占比分别为41%、35%、24%。

从上面可以看到储能的使用场景还是蛮多的,这也意味着市场安装规模往往比较大。据统计,全球电力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从2017年的175.4GW增长到2021年的209.4GW,CAGR为4.5%。尤其从2021年起,全球电力储能装机都在明显提速。2021年全球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到18.3GW,同比增长185%。

需求端,从今年招标情况看,上半年国内储能公开招标超过20GWh,三季度招标景气度继续高涨,随着风光大基地项目第二批计划超过400GW,目前对应储能容量40GW/80GWh。

供给端,在政策的助推下,储能行业今年加速发展,储能项目数量激增,在一定程度上令供应紧张的电池问题雪上加霜。据GGII不完全统计,今年年内与储能电池及动力电池制造有关的扩产项目已达26个,投资额合计将超2900亿元。

再看海外,由于今年欧洲能源危机导致电力成本高企,户用储能已具备较高经济性。二季度欧美迎来户用储能季度新增装机历史新高,中长期看持续上涨的电价与补贴将继续带动欧洲户储需求,我国作为储能设备出口大国将迎来机遇。

最后,储能的投资价值。从产业链看,结构十分清晰,目前电池及变流器占据绝大部分价值量。所以,关于储能的投资机会主要在这里面。

储能电池:

目前储能电池在系统成本结构中占比达60%,占据了价值链的主要部分。按技术路线储能电池可分为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等,其中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适用温度范围广、使用寿命长等优势成为市场主流,2000-2020年累计装机规模占比达到92%。

除了锂离子电池之外,钠离子电池部分性能其实也具备一定优势,但目前仍处于产业化初期,要到明年才能进入商业化,这个因篇幅限制就不展开说了。

竞争方面,近几年,动力厂商进军储能领域,使得市场格局调整明显。对比2018年与2020年中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电池供应商情况,两年内亿纬动力、国轩高科、比亚迪等头部动力电池厂商实现了市占率的大幅提升,宁德时代也从第二名一跃成为颇具领先优势的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一。

储能变流器:

储能变流器成本占比大约20%左右。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功率大多在200kW、250kW、500kW、630kW这个位置,但自2020年起随着一些厂商推出2-3MW 功率水平的产品,格局出现了一些变化。

储能变流器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以2020年中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的储能变流器供应商来看,我国储能变流器CR3约为49%,2018年CR3约为48%。2020年前三大供应商分别为阳光电源、科华、索英电气,市占率分别为20%、16%、1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变流器   需求   电网   板块   订单   电池   规模   电力   我国   项目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