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时光丨绿水青山,已经变成金山银山!抓好党建做强产业,崂山东麦窑要把美丽乡村带到新高度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雪莲

崂山区沙子口街道东麦窑村党支部书记李绍亮这两天有些忙。崂山流清游览区管理服务中心的党员干部、山东省乡村振兴(头雁)项目培训班成员先后来交流学习,而李绍亮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学习交流。

东麦窑,曾经崂山脚下一个平凡的小渔村,现在已经成为崂山旅游的一张新名片,每年约有4.5万名游客慕名而来,营业额可达4000多万元。

在东麦窑,绿水青山已经变成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等,更是让东麦窑干劲儿十足。

打造高端民宿、发展海上旅游……东麦窑的金山银山计划还有很多

走进东麦窑村,这里充满异域情调,红瓦别墅小院,用石块堆砌,独具青岛海边渔村的建筑风格。装饰一新的小院落引人入胜。

淳朴民风与现代村落建设融合为一,村中还建起了环山栈道,沿着栈道可以游览整座村落,俯瞰这座安睡在清流河海湾中的渔村。

清朝乾隆年间,东麦窑先民迁到这里时,以采崂山松枝、烧炭制墨为生计,遂将这里称为“墨窑”,当时属于即墨县,墨和麦谐音,随着方言演化成“麦窑”。而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东麦窑网红民宿,已打造成“山-海-村”独具特色的“仙居崂山·古韵墨窑”,成为崂山文化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每年有约4.5万游客通过抖音、大众点评、小红书等APP慕名而来,他们住着民宿、品尝地道的海鲜渔家宴,上山下海、在沙滩上游玩流连忘返,很多游客说在这里能找到乡愁、找到回忆、找到家的感觉。东麦窑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东麦窑,绿树青山已经变成金山银山。”东麦窑村党支部书记李绍亮介绍说,东麦窑现在有“仙居崂山”“瑜上山间”“美伦仙居”等网红民宿的70余间客房和院落可选,加上沙滩度假酒店等,一晚上可接待700多人入住,每年吸引各地游客4万余人,营业额达4000多万元,解决当地就业100余人。

“下一步,我们村将重点围绕民宿、渔家宴产业,在‘上山下海‘上做文章。”李绍亮告诉记者,目前,东麦窑正在推进后山豆角坡自然村高端民宿项目,打造高端生态观光体验园,大力发展海上产业,申请正规海水浴场、海上观光旅游、海上垂钓体验,开发传统非遗沙滩拉大网项目,研发干海产品、农土特产伴手礼等。让游客来到东麦窑,真正体验到吃、住、游、购、研学培训一条龙服务。

联合周边村,拉长产业链,打造崂山南线全域旅游新名片

如今的网红东麦窑村,前些年还只是崂山脚下一个平凡的小渔村。老百姓大多以近海捕鱼养殖为主,受限于风景区的保护、近海资源、土地匮乏等多方因素制约,村党组织在带领村民增收,发展集体经济方面一度难以破题。

李绍亮说,随着崂山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游客越来越多,大家看到了村庄发展的“转机”。一方面,东麦窑有得天独厚的山海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村庄闲置了一部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石头房子,可以整合闲置房屋资源,打造“高端特色民宿、走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子。

“在得到上级认可,党员群众拥护的前提下,成立了麦窑旅游发展公司。”李绍亮说,由村党支部牵头,干部党员走家串户做工作,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回租了25套闲置农房,公司化运作,当年签订合同时村民就拿到了每个院3万元的租金,并聘请中央美院高端设计装修,成功打造了“仙居崂山”主题民宿。

东麦窑没有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发展,在崂山区委组织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东麦窑打破单村“单打独斗”发展瓶颈,村党支部联合西麦窑、流清河村党支部及文旅公司,成立“流清湾党建产业联盟”,共筹资金2000万元,注册了青岛流清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每个村各占15%的股份,年保底收益40万元。联盟布局了魔方公园、冰雪世界、1903青岛啤酒海鲜大排档、婚纱摄影基地等业态,先后举办了乡村啤酒节、沙滩音乐节等系列活动。

“下一步,我们计划把流清片区马鞍子村、南窑社区的幸福村等联合起来,拉长产业链条,打造成崂山南线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张新名片。”对于未来,李绍亮有更大抱负。

“总书记在报告中说,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特别是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等,我们听了心里暖洋洋的。”李绍亮说,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鼓舞人心,让大家更有干劲儿。

加强党建引领,把美丽乡村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李绍亮表示,党组织坚强有力,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村集体经济的提升,始终少不了党建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多年来,东麦窑村党支部坚持不懈抓党建强根基,通过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夯实了村庄的组织基础。按照区委组织部要求积极推进崂山区“185”新型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用村规民约规范党员群众行为,营造了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密切党群关系,为老百姓办实事,进行了电线电缆下地,污水下地进市政管网、燃气入户等,大大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促进村庄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这些年,东麦窑村荣获了“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成为山东省第一批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示范村;村党支部也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干事创业好班子”,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时刻,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无上光荣。

“过去这十年,我们东麦窑村坚持党建统领,村庄发展蒸蒸日上。”李绍亮说,美丽乡村建设让东麦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老百姓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作为一名农村的基层带头人,一定要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勤奋努力,把美丽乡村带到一个新的高度。扎扎实实当好老百姓的服务员,带动老百姓不断增收,实现共同富裕。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幸福、自信、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崂山   金山   党建   仙居   党支部   乡村   绿水青山   山东省   总书记   老百姓   时光   美丽   产业   新高度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