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武当山构建全域旅游新发展格局综述

(通讯员 芦家亮 马胜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梦。

进入新时代,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以下简称“武当山特区”)经济社会迎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新一届特区工委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坚定信心、肩扛使命,紧紧围绕我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战略目标,发挥特区“国际旅游胜地、东方康养名都、中华文化重镇”优势,抓牢“把武当山建设成文化高地、旅游胜地、康养福地”发展主线,以拼搏进取精神奋力谱写特区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阔步迈上转型跨越发展新征程。

贯彻新理念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引,武当山特区新一届工委领导班子上任以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延伸产业链条、补齐业态短板,以推进旅游经济转型升级为抓手,全面构建全域旅游新发展格局。

围绕文化铸魂这条主线,广泛传播红色文化,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武当文化品牌竞争力。围绕提升传统核心景区、建设太极湖旅游度假区两大重点,实现景区和湖区立体互动、融合发展。围绕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三大产业,构建完善产业体系,打造优势产业集群。通过精心打造提升传统核心景区、五龙宫片区、鲁家寨森林康养片区、老城镇片区、太极湖新区片区、太极湖旅游片区,实现全区旅游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实施五龙宫景区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交通文旅小镇建设、太极湖旅游港建设等30个重点建设项目和20个产业项目,以及武当论坛、武当研究院、海峡两岸武当文化论坛等10个自主品牌项目建设,为构建全域旅游新发展格局、实现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武当山景区旅游发展为核心,该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先后启动实施龙王沟、寨沟、南沟、瓦房河、八仙观、金沙坪等9个乡村旅游示范区规划建设。

当看山不再是山,而是一种心情、一种生活方式时,民宿就被赋予了精神的意义。民宿产业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通过大力培育、突破性发展,元和美宿一期、隐居乡里·师傅的山、鲁家寨等一批精品民宿建成营业,太和紫隐、隐仙别院、福地居等90多家特色武当文化民宿健康运营。

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南岩片区提档升级,实施美化亮化工程,配套完善吃、住、游、参与体验等服务项目,全面开启了武当夜游消费新模式。

“梦幻武当”太极功夫秀、太极湖水上游重启开放,快乐谷二期项目建成运营,五龙景区综合开发进入规划修编阶段,316国道绕城线、玄岳一级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即将建成……今年以来,武当山特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出台暑期旅游惠民政策将游客“引进来”,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活动让武当“走出去”,加大旅游秩序整顿提升景区形象,开展无人机天幕秀、武当非遗文化庙会丰富夜游体验,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旅游经济复苏。

目前,武当山特区已全面实现旅游经济和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打好文化牌

形成文旅融合发展新态势

秦风楚韵,汉水流觞;传习有我,太和武当。

6月21日晚8点30分,经过半个月的精心筹备,“武当雅集”首季第二期“道化大岳”展演活动在武当山宾馆成功举办。“武当雅集”文化活动是武当山特区今年推出的一档汇聚武当特色、展示武当文化的活动,作为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每逢二十四节气当天举办,活动全程通过新媒体平台直播,将器乐演奏、书画品鉴、道茶表演、诗歌朗诵、武术表演、文化分享等进行集中呈现,不仅搭建了“与文化为伴,以传习会友”的平台,同时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繁荣武当文化、擦亮武当品牌营造了良好氛围。

活动现场,武当山特区文化馆舞蹈老师带来的古典舞《唐印》展现了大唐盛世风采,武当山特区杨家畈中心小学语文老师和她7岁女儿朗诵的明代古诗目《齐诵道德经》、琴箫合奏《梅花三弄》、吕家河民歌演唱《双探妹》,以《大岳山韵》,表达出对家乡武当山的热爱,武当山特区书法家协会会员用毛笔现场抄写《道德经》向经典致敬。

此外,实操节目《武当太极推拿》、武术表演《琴韵太极》、经典诵读节目《齐诵道德经》、琴箫合奏《梅花三弄》、吕家河民歌演唱《双探妹》,以及文化分享《道化大岳》《武当九化》《明代三士武当游记》《老子八善,康寿道也》等,充分展示了武当山深厚的文化底蕴。

武当山作为道教文化发源地,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博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建成于此的湖北道廉文化教育基地,成为党员干部接受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武当山特区充分发挥文化优势,扎实打好文化牌,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完善景区特色文化展示设施建设等措施,形成文旅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新态势。其中,玉虚街是武当山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2012年9月底,武当山玉虚宫大殿修复落成典礼在玉虚宫举行。2012年10月16日,武当山大兴六百年罗天大醮在玉虚宫、玉虚街举办。2017年5月10日至13日,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在武当山举办,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关注,极大地提高了玉虚街的美誉度和向往度。2021年10月,武当山玉虚街被认定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如今的玉虚街,涵盖餐饮美食、土特产、非遗展示、酒吧娱乐、旅游文创等多个旅游业态,已成为“历史+商业”“文化+商业”“主题+商业”等集美食、购物、娱乐、艺术于一体的休闲文化娱乐街区,是鄂西北特色文化名街、武当山旅游集散中心。漫步在长达770米的玉虚街上,可以看到多个独具特色的小木屋,整条街的旅游业态布局围绕“中国味、武当味、文化味、古味”,引进捏糖人、拓印、休闲道服、折扇、千层底布鞋、葫芦画、根雕、木艺、书画等观赏类、实用类、装饰类、艺术类非遗项目,充分彰显武当特色。

繁荣“夜经济”

拓宽旅游经济发展新空间

“好多年没有看到过这种老庙会了,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传统中国年味儿!”来自武汉的王女士说。

2022年元宵节期间,武当山特区在玉虚街举办2022年首场非遗文化庙会。活动当晚,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古色古香的玉虚街上人流如织、人声鼎沸。刚柔相济的武当武术、《黄榜荣辉》《榔梅呈瑞》传说故事实景演出,《武当道茶茶艺表演》《古风舞蹈表演》以及《划旱船》《赶毛驴》《抬花轿》《凤凰花灯》等传统民俗节目轮番上演,向市民和游客呈现出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以武当山独有的文化魅力吸引了远道而来的中外游客。

近年来,武当山特区以全域旅游为抓手,通过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在玉虚街实施仿古街区和亮化、美化及配套项目,推出非遗文化庙会。以非遗文化庙会为平台,武当山特区通过不断繁荣“夜经济”,全面拓宽了旅游经济发展新空间。

玉虚街自南向北穿过武当山城区中心地带,南连武当山重要人文景点——玉虚宫,北临美丽的护城河——剑河,一路华灯和桂树同行,街景古香古色,是武当山特区着力打造的夜游景观带和全域旅游转型发展形象窗口。

武当山特色非遗文化庙会是湖北以及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亮丽名片,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融道家文化、武当武术、民俗风情为一体的参与性较强的民间文化活动。除了玉虚街,2021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武当山南岩景区亮化工程启动。每当夜幕降临,南岩景区灯火阑珊、热闹非凡。此外,在南岩停车场,露天红色电影每晚如期上映,营造红色文化氛围,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看。农家乐、商铺门口、露天电影院附近,到处是彩色的灯光、夜游的客人。在太极湖新区,每逢旅游旺季,大型太极功夫秀《梦幻武当》如期上演,气势宏大的舞台场面,带给观众不同的视觉感受。国际先进的声、光、电科技和舞台机械,别出心裁的舞美设计,跌宕起伏的剧情,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

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游客体验,打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功能链的旅游综合体,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夜更“潮”、光更“魅”、城更“美”……五彩斑斓武当“夜经济”,为武当山特区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拓宽新空间、激发新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武当山   道德经   遗文   太极   旅游   景区   庙会   特区   格局   文化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