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压青松不弯腰:主席在困难面前的壮志豪情与乐观自信,催人奋进

对许多人来说,只要谈到毛主席,崇敬和爱戴之情就会溢于言表和油然而生。

而对于主席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的壮志凌云、乐观向上、自信不屈,许多人更是佩服和敬仰。

然而,一旦谈到主席处于低谷时期的乐观与不屈,奋争与坚强,自信与豁达时,一些人就不一定清楚,或者知之甚少了。


而恰恰就是主席在处于低谷和最困难时的这些感人故事,让许多在人生道路上遭遇挫折和坎坷,一时处于人生低谷时的人,能够从中受到诸多启发。

从而,也能够从中倍受激励和鼓舞,重新振作起来,再次扬起人生的风帆,坚定生活的信心,鼓起生活的勇气,迈开人生前行的步伐。

有资料显示,1956年6月4日上午,在长沙视察的毛主席决定当天乘坐飞机返回北京,谁知返回途中却突发意外。

在飞机飞到河北衡水地区上空时,外面本应该晴朗的天气,突然出现雷区积雨云,不仅通讯设备受到影响,还有可能危及飞机安全。


此时此刻,飞机中的工作人员全部陷入紧张,因为在这样的天气下飞行,谁都不能保证没有意外发生,而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已经63岁的毛主席不仅没有紧张,而是对着工作人员微微一笑,并且跟他们聊天,让大家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不要那么紧张。

就是在这紧张的气氛中,毛主席乐观的心态影响了飞机内的工作人员,最终,在飞行员的细心操作下,飞机成功降落。


毛主席的乐观和坚定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表现在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和步骤,正因为如此,每次在遇到困难时,主席总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1933年9月,国民党军调集100万军队,对红军发动第五次围剿,试图将红军一网打尽。

当时,敌强我弱,而且红军的领导权并不在毛主席手中,而是被当时的“左”倾领导者所掌控。

也正因为这样,才导致当时红军屡次失利,最终无力按照原计划突破敌军的封锁和包围,导致红军“四面楚歌"。

面对当时红军的屡战屡败和空前困难,主席从大局出发,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主席审时度势,当机立断,针对当时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迅速改变作战思路,调整战略计划:撤离当前革命根据地,开始万里长征。

最终,经过千辛万苦,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红军迅速扭转不利战局,冲破敌人围追堵截,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赢得了中国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建立。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这是毛主席在人生低谷时,一气呵成,挥笔写下的一首诗词。


而这首名叫《采桑子·重阳》的诗词,是毛主席在病痛中挥笔写就的。

公开资料显示,1929年10月,主席身患恶性疟疾,身体十分虚弱,他被人抬着来到上杭县城的临江楼休养。

此时,主席正值人生低谷,身体不适,前途渺茫,但他却不愿被现实所击败,看着楼下愈开愈烈的菊花,主席感慨万千。

随即,主席凝视着楼下不远处的菊花,遐思翩跹,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了这首《采桑子·重阳》。

在主席看来,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只要看开一点、豁达一点,就会快乐许多。

而任何苦难在主席看来,不过是沧海一粟,总会有解决的办法,与其怨天尤人,不如珍惜当下,奋力一搏。


人生看起来虽然漫长,实则不过一眨眼的功夫,再苦再难的事情,总归会有一个结尾,会有一个结局。

对此,有人说,只要想到毛主席,读读毛主席的诗词,就会从主席身上感知到信心、勇气和力量,就会在主席的诗词中悟出人生的真谛。

那就是,在人生失意时,须以乐观向上的心态看待失意和挫折。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乐观坚强,骁勇坚韧,在心灵深处,播下希望和收获的种子。

而那些平日里所见的磨难和忧伤,不过是沧海一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更没有什么跨越不过去的坎。


因为,天道酬勤,期盼与希望,搏击与奋争,丰硕的果实永远属于那些坚强不屈和自强不息的人。

雪压青松不弯腰!所以,处在低谷时,不妨多想想主席,多读读主席的诗词,相信从主席的身上和主席的诗词中,一定会汲取到无穷的勇气和力量,感受到平和自信的心态。

从而,在自信和乐观中,收获不屈和奋争,孕育坚韧和刚强,摈弃沮丧和迷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壮志   乐观   自信   主席   催人奋进   青松   重阳   低谷   豪情   红军   诗词   紧张   面前   困难   飞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