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对西藏是否进行了实际管辖?

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被纳入中国中央政府实际管辖之下,元朝首次在西藏设置中央机构总制院(1288年改称宣政院),对西藏进行了行政划分。西藏地区当时被称为乌思藏(今西藏中部、西部及其迤西地区),元朝中央在藏族地区设了三个不相统属的宣慰使司,均直属宣政院管理。

元朝在西藏具体管理措施包括:帝师制度、宣政院制度和政教合一制度。其中,帝师制度是指忽必烈委任吐蕃萨迦派的八思巴喇嘛为“帝师”,这一制度在其后的元朝皇帝身上得到了继承,密切了元朝和西藏的关系,八思巴喇嘛成了总制院的总领。元代对于行政区域的划置,成为此后西藏行政区划沿革的基础。

元朝灭亡之后,明朝继承了元朝对西藏的统治。1369年,朱元璋派遣官员持诏谕前往西藏,着令各部归顺明朝。诏书说到:

“(朱元璋)命将率师,悉平海内。臣民推戴为天下主,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式我前王之道,用康黎庶。惟尔吐蕃,邦居西土,今中国一统,恐尚未闻,故兹诏示”。

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的官员许允德前往藏地进行第二次诏谕,“令各族酋长举故官,至京授职”。公元1370年,元顺帝病殁,眼看元朝大势已去,明朝在西北地区势如破竹,原先忠于元朝的西北藏族首领陆续归附明朝,1371年,西藏的世袭封主镇西武靖王卜纳剌(元世祖忽必烈第七子西平王奥鲁赤的五世孙)携带元朝颁发的印信,率吐蕃诸部首领到南京向明朝纳款,表示归顺。明朝收缴了元朝授予他们的印信,分别授予他们为河州卫指挥同知、靖南卫指挥同知,并准予其子孙世袭。

公元1372年,乌思藏内附,1373年明朝设置乌思藏卫(今拉萨),属西安行都司;1374年改置乌思藏都指挥使司。明朝政府对乌斯藏的管理采取“僧官制度”,具体是将喇嘛教僧人封为各级官员,如卫所的指挥使、同知、通判等官等。最高僧官为法王,任乌思藏都指挥使,为世袭职位。

在距离内地较近的安多藏区(包括今天的四川阿坝州(部分)、甘肃甘南州,天祝藏族自治县、青海除玉树藏族自治州),明朝设置了军事性质的卫所,一方面承认世居其地的土官酋豪的世系特权,一方面派遣汉族流官,以流管土,以土治番,土、流官员皆为武职,听命于兵部调遣。

可以看出,明朝初期,中央政府积极招抚青藏高原的元代旧臣,而且有余力进行治理。在元代乌思藏宣慰司、朵甘宣慰司故地,明朝设立乌思藏(今西藏)、朵甘(今青海)两个卫指挥使司和俄力思军民元帅府(今阿里地区及境外拉达克地区)。后来,又将乌思藏、朵甘两个卫指挥使司升格为行都指挥使司,其下设指挥使司、宣慰司、招讨司、万户府、千户所等机构。各级军政机构的官员,均封委当地的僧俗首领出任。各级官员之任免、升迁,概由明朝中央直接决定,并颁授印诰等。

但是由于青藏高原山高路远,气候恶劣,明朝并没有继续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反而控制力越来越弱。在洪武时期以设置羁縻性质的都司、卫所等军政机构为主,到了永乐至正德年间,变成以册封僧俗首领为主,受册封者定期朝贡,明朝则给予丰厚回赐,其中地位最高、最为著名的有阐化王、护教王、赞善王、辅教王、阐教王等五个王,如1427年,明宣宗朱瞻基派遣司礼监太监侯显出访尼泊尔并巡视西藏。侯显的这次行动不仅成功册封了尼泊尔国王和迎请高僧,也是明朝官员第一次巡视西藏。这种朝贡关系显然没有羁縻统治下的藏区与中央的关系紧密。

在1465年以前,西藏僧俗首领来京朝贡没有严格的限定,大致是一岁一贡,或两岁一贡。明宪宗即位后,于1465年规定乌思藏番僧三年一贡,1466年,明朝对朵甘亦规定“如乌思藏例,三年一贡”。

不过内地和西藏地区的经济交流并没有减少。在朱元璋时期,明朝政府就与西藏地区进行广泛的贸易。当时秦州(今甘肃天水)、洮州(今甘肃临潭)、河州(今甘肃临夏)、松潘等地,都是汉藏两族进行贸易的重要地点。

比如著名的“茶马互市”中,藏族主要是用马匹来换内地的茶盐等物资。朱元璋时,在一次贸易中明朝政府就“运茶五十余万斤,获马万三千八百匹”。明武宗朱厚照信奉佛教,喜欢学习藏语。一次命宦官刘允出使到乌斯藏往迎“活佛”,所携茶盐以数十万计”,可见当时运藏茶盐数量之巨。

当时明朝北方还有蒙古人在不断侵扰,自弘治末年以来,明蒙交恶,互市断绝。嘉靖十一年(1532年)春,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求通贡”,想要与明朝建立贸易关系,但遭到了拒绝,此后多次相同的请求均遭到了明朝的拒绝,于是俺答汗对明朝边境进行掠夺,甚至率兵十万包围北京三日,史称“庚戌之变”。

俺答汗出兵青海,占领了青海草原和柴达木盆地一带。晚年的俺答汗尊奉格鲁派(永乐年间形成的藏传佛教派别,又称黄教),与格鲁派领袖索南嘉措互赠封号,俺答汗尊索南嘉措为三世达赖喇嘛(一世、二世为追赠),索南嘉措为俺答上尊号为"转千金法轮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承认他为成吉思汗的化身,为全蒙古的大汗。格鲁派将蒙古势力引入了西藏,这给后来的格局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当明朝势力衰弱,西北地区又成了蒙古人的主战场,青海已经成为蒙古人的飞地,尽管隔着明朝的甘肃地区,蒙古高原的部落还是可以自由穿越甘肃进入青海,明朝的“关西七卫”体系也尽数瓦解。青藏高原多个势力崛起(如辛厦巴家族),并联合蒙古各部(如支持格鲁派的土默特蒙古,征服土默特部的喀尔喀蒙古)互相征伐,到1642年以后,固始汗(属卫拉特蒙古,长期为卫拉特盟主)建立了和硕特汗国(相当于青藏高原全境),赠与罗桑却吉坚赞四世班禅尊号(前三世为追赠),并向远在沈阳的皇太极称臣纳贡,西藏地区和明朝彻底没有了从属关系。

END

欢迎关注公众号【今日乱侃】,更多精彩文章抢先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明朝   西藏   吐蕃   青藏高原   格鲁派   蒙古   元朝   青海   甘肃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