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现两位司令,他干4个月,待不下去了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多年里,不管是军队,还是地方上,很多重要的岗位,都设有第一、第二等职务。如:军队第一政委、第二政委;地方上:第一书记、第二书记等等;基本上没有人听过第一司令员,第二司令员或者第一省长、第二省长的叫法。其目的,无外乎加强党的领导。

可是在196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还真是打破常规,设置第一司令员、第二司令员,这也是军队中唯一一次。

自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作为起义将领的陶峙岳担任司令员,并率领部队投入到生产建设一线。经过辛勤劳动,到年底,各垦区完成了开垦任务,蔬菜、粮食达到大部分自给,初战大捷。

在此后的生产建设中,兵团的任务越来越大,克服一切困难垦荒,荒漠变良田,在他们手中一步步实现。

1964年,为加强生产建设兵团的领导力量,调任丁盛、裴周玉、李荆山等人到新疆工作。丁盛等人到新疆后,经过一番视察,觉得新疆建设不错,过去是荒凉的地方,如今一块块农田,一排排杨树。

初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丁盛受到很大阻力,其原因很简单。兵团内部认为,建设兵团为在艰苦的地方作出成绩,有空位,应该提拔内部干部,而不是空降干部。

丁盛在工作中被掣肘,坦诚不公说,我本不想来,罗总长调令,总政部副主任徐立清找自己面谈,都被他推辞后,作为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贺老总找自己谈,没办法才过来的。既然来了,就别打算让自己走。

当时的陶峙岳处于尴尬的地位中,因为不是党员,又是起义将领,而且年龄大了。用丁盛的话来说,他不太管事。兵团的工作一直由政委等人负责,既然丁盛担任第一副司令员,也应该负起责任。

一直工作到1967年,在大运动中王恩茂、丁盛等人受到冲击,被接到北京。后来新疆情况稳定后,他们陆续都回去。6月份,丁盛接到中央任命担任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司令员。言外之意,陶峙岳基本上是挂名而已,具体工作由丁盛负责。

在特殊时期,他们这些领导也是举步维艰,工作不好展开,只工作4个月,到10月份王恩茂、张希钦、郭鹏、裴周玉、丁盛,又到北京去了。有人抓住王恩茂不放,批评他,对其他人影响不大。

丁盛在北京待了几个月后,新任命下来,担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1968年4月前往赴任。到广州后,总理给他打电话希望他回新疆主持工作,他说:总理,不行,我不会。在兵团就不会搞生产,搞地方工作就更不会了。

此后,他就安心在广州军区任职,1969年接替军区司令员一职,1973年调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广州军区   南京军区   司令员   政委   新疆   兵团   司令   北京   军队   地方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