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业工匠”是怎样炼成的?

原标题: “纸业工匠”是怎样炼成的?

刘静

中国纸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纸业”)是造纸行业目前唯一的中央企业,拥有岳阳林纸、冠豪高新、美利云三家上市公司。在这里,广大职工纷纷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在班组车间、生产一线弘扬“工匠精神”,争当“大国工匠”。

焊“马”技术显身手

岳阳林纸职工马卫国深耕焊工行业32年,焊艺高超,同时掌握带压补焊、冷焊、电火花堆焊等多种技能;焊接精细,焊件让“老外”竖起大拇指;技术带头,大名写进操作法、工作室——人称焊“马”。

1990年,马卫国从岳纸技校毕业,分配到岳纸造纸维修管焊班,跟着师傅彭国才一招一式的学习。一年以后,优秀出师。

公司首次安装成套进口芬兰美卓大型纸机设备,作为当时最先进的纸机设备,模块与模块之间用1毫米厚的板煨制的伸缩节焊接起来,整个焊缝有1000多米,并且大部分还是仰焊缝。面对施焊空间小、焊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艰巨任务,马卫国迎难而上、主动担当,出色地啃下了这块“硬骨头”,1000多米焊缝无一泄漏,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焊工拿的一杆枪,来不得半点马虎,一毫一厘的偏差,都会影响工件质量。”马卫国说。他严格执行内表面高度光洁的安装工艺要求,30米长的上浆管上12个焊口一次验收成功——焊口只有0.02毫米,表面光洁度比一根头发丝还要细一倍。

马卫国同时掌握带压补焊、冷焊、电火花堆焊的技术,还发明垂吊焊、内孔堆焊法,冠名公司“电火花堆焊硬质合金法”、“焊接修复工作室”,多次解决“老大难”问题,仅焊接修复这一块就为公司节省307万元。

“品质立企”见真章

2022年9月,冠豪高新《热升华纸平整性改进项目》在第五届中央企业QC小组成果发表赛中荣获三等奖。在荣誉的背后,有这样一组师徒的故事——陈彩凤、曾坚,以敬业奉献为“品质立企”战略做出了突出贡献。

陈彩凤,2008年大学毕业后走进冠豪高新品质管理部工作岗位。14年里,她主导质量纠正预防措施项目,参与建立工艺检查机制和检查清单,推动纸类一等品率明显提高。2021年一等品率达到99.37%,创历史新高。

陈彩凤担任公司二级导师,积极参与培养后备人才,先后带徒十多名,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班组长。2021年,陈彩凤先后被评为冠豪高新“五一劳动标兵”, “湛江市青年岗位能手”。

曾坚,陈彩凤的“徒弟”。2019年加入冠豪高新品质管理部,从普通操作质检员做起,短短一年多迅速成长成为质管战线的骨干。2022年,曾坚带领的班组连续三个季度副品控制成果名列第一,还成功晋级第三届国家级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班组长管理技能大赛决赛。

“薪火相传”育工匠

美利云职工郭旭斌,2005年被评为宁夏自治区、“全国劳动模范”,是一名已与美利云共同走过35个春秋的“工匠”。

郭旭斌组织团队开展的《浅色纸色差控制技术研究》等项目,被列入宁夏自治区科技研发项目名列。以他名字命名的“自治区劳模创新工作室”,完成各类技术改造1000多项,为企业培养出技术骨干成员30余人。

郭旭斌的徒弟马玉春,从陕西科技大学制浆造纸专业毕业后进入美利云工作,从一名基层操作工、技术员做起,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耕耘出不普通的成绩。

2019年,马玉春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现在的她,正“薪火相传”,传承郭旭斌的“带徒”经验,为车间“量身定制”详细的培训计划,将自己多年的经验与大家共享。

现在,在美利云各个工段班组,处处都能听到徒弟向师傅“求补课”的声音。美利云热电站车间积极进行节能优化改造,全年节约标煤3000吨,每天节约清水用量80吨,荣获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人先锋号”。(张蕾 郭榕)

他们助力机场“换乘之王”起飞

施工现场,基群错落,支撑力情况复杂,群塔作业,汽车吊、天泵交叉作业多,但无论多复杂的起升角度,黄小华都可以通过大臂吊起的状态,精准送达。在中建五局长沙机场GTC项目建设现场,一线班组员工们正全力冲刺西停车楼整栋封顶节点。作为国家智慧枢纽重点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步行距离最短、交通接驳方式最多、无缝换乘效率最高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综合枢纽,集成“四类五轨”,成为全国机场“换乘之王”。

黄小华是项目上的“塔吊专家”,凭借高超技术,参加2021年湖南省住建行业塔式起重工“中联杯”职业技能大赛中夺得第一,被授予“湖南省技术能手”和“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2022年,他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从“零基础”的塔吊工人成长为“零失误塔吊达人”,在20米的空中用1立方米的水桶限时完成吊起、搬运、跨越和放置操作,曲线绕过11根平行分布标杆,误差不超过20厘米。

远离城市,扎根一线,基层博士陈镜丞投身建设长沙机场GTC项目。他牵头成立首家以博士命名的项目“博士创新工作室”,技术成果相继获国家级QC1项、省部级2项;发表核心论文5篇;获评省部级工法1项,行业级工法3项等,为交通强国贡献力量,助力全国机场“换乘之王”加速“起飞”。(赵紫薇 王蕾)

他们默默坚守在异国他乡

骄阳灼目、高温炙烤,几十辆装载机、挖路机、土方车穿行往复,援巴基斯坦瓜达尔新国际机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该项目是“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重点项目之一,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的建设者已在此坚守3年。

在持续奋战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建设者分批次6次出征海外。2019年9月25日,当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第一批援巴人员踏上征程。初到项目时,建设者就出现了嘴唇干裂、行动缓慢等水土不服反应,加之驻地周边没有大型商超,通讯信号较弱,项目团队和国内通话时,手机信号时断时续。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向公司汇报工作、同家人联系时,尽量不使用音视频通话,渐渐习惯了发送文字。

毛国奇、李广超、杨龙章等6人是第一批抵达援巴项目的先遣队,他们克服施工物资短缺、生活条件差、语言沟通不畅等不利因素影响,迅速开展工作,组织建设班组。为了节约成本,先遣队员打地铺挤在一个房间,一住就是3个多月,大家笑称睡的是“榻榻米”。他们仅用时4天时间就完成了十多间板房的搭建,保证了“跑步进场”。

紧张繁忙的施工之余,离家在外,最挂心的是远在国内的家人。自2020年9月“逆行”海外至今已经21个月了,戴春壮中途仅回国探亲一次。2021年,援巴基斯坦瓜达尔新国际机场项目获得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2021年海外工程“优秀营地”荣誉。(王冲 高洁)

京津城际高铁“夜行侠”

视频加载中...

永乐供电工区隶属于中国中铁电气化局运管公司北京维管段,主要负责京津城际铁路亦庄站(不含)至武清站(不含)138.83条公里接触网设备的运营维管业务。他们开创性地提出了“像维修钟表一样维修接触网,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接触网设备”的检修理念。(报送单位:中国中铁电气化局运管公司北京维管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宁夏自治区   工匠   冷焊   巴基斯坦   岳阳   塔吊   湖南省   电火花   班组   建设者   徒弟   机场   项目   技术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