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低盐饮食,需警惕“隐性盐”

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我国日前心血管病患者人数达33亿,其中高血压患者2.45亿。专家表示,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有年轻化趋势,18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约为27.5%,年轻人高血压病除遗传外,与压力大、生活不规律、锻炼减少、饮食口味重有关,尤其与摄入食盐过多有很大关系。

现在高血压患病人群比例逐年增高,约30%的高血压是由高钠饮食所致。每天钠的摄入量每增加1000mg(2.5g盐),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18%。经过多种渠道的健康知识的普及,大家都知道控制钠盐的摄入量的重要性。盐摄入过多的话,会增加高血压、胃癌、脑卒中等疾病发生的风险。要做到限盐,很多人认为只要饭少放盐就可以了,却把生活中很多“隐性盐”吃进去。因此应量化用盐,尤其要警惕“隐性盐”的摄入。

一、警惕“隐性盐”

1克食盐约含400毫克的钠,根据钠的适宜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与(2016)版比较进一步降低食用盐摄入量,盐的摄入量由“<6克”调整为“<5克”。

目前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普遍过多。生活中摄入的盐主要来自一日三餐的烹调用盐及迷惑性很强的“隐性盐”。生活中看得见也摸得着的“食盐”很容易被大家发现,要控制起来也简单,但一些食物中的“隐性盐”却容易被忽视。而一般的调味品都含盐丰富,调味品中的味精更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含盐“大户”。

酱油、味精、鸡精、酱菜、咸菜、紫菜、虾皮、干果、面包、饼干等都含有“隐性盐”。还有各类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香肠和方便快餐食品等都含“隐性盐”。所以提醒大家要特别警惕“隐性盐”,少吃高盐食品。

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中,钠是强制标记的五种营养素之一。购买时应注意观察食品中钠的含量,要学会看食品标签。一般而言,如果成分表里每100克食品中钠的含量超过30%NRV(营养素参考数值),应特别注意,最好少买少吃。

二、日常如何选盐?

碘对人体健康很关键,除了高水碘地区,一般推荐食用加碘盐,尤其有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的家庭,更应该食用加碘盐,预防碘缺乏。成人日常每天摄入5克的碘盐,即可满足每天120微克碘元素的需要。

对于孕妇来说,碘的摄入需求增加,除了食用加碘盐,建议每周至少食用一次含碘丰富的海藻类食物。

碘在高温、潮湿或遇到食醋等酸性物质时很容易挥发掉。储存食盐时需注意装入有盖的容器,防潮、防光、防热,一次容器中别倒太多盐,用完再倒入。别把盐放在炉灶很近的位置,碘很容易挥发。炒菜时菜即将出锅时再放盐,这样炒出来的菜更鲜,且碘不易挥发。

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则建议选购低钠盐。

三、日常减盐小妙招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因素,提倡“三减三健”,“三减”即减盐、减油、减糖。如何减少盐的摄入?妙招如下:

1、少点外卖,多自己做饭

少点外卖,外卖大多口味重,油品也不一定都符合标准。

多自己做饭,炒菜时不妨多放醋,不要所有的菜都放盐,醋、柠檬汁、姜等调味品也可提高鲜度,减少盐的摄入。

2、多吃新鲜食物

少吃深加工食品,如火腿、午餐肉、熏肉、咸菜等。

3、少吃或不吃高盐零食

零食多为高盐食物,要警惕“隐性盐”,学会看食物标签。购买包装食物要看标签,少买、少吃高钠食物。

4、使用控盐小工具,如控盐勺、控盐罐

居家推荐使用控盐勺,量化食用。此外,建议居家常备食物秤,不仅可以控盐控油,还有助于定量摄入其他食物,控制总热量摄入。

5、远离“重口味”,从宝宝抓起

人的味觉是逐渐养成的,从小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清淡口味。不要让孩子吃成人食物,3岁以内孩子的饮食建议单独烹调,至少坚持到两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钠盐   隐性   碘盐   高血压   食盐   咸菜   心血管   口味   食物   饮食   食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