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蓝天、碧水、净土”入画来,绘就绿色发展最美底色

刚刚过去的国庆大假,位于沱江边的资阳市晏家坝乡村公园游客如织。“水美景美,村里开了好几家文创小院和民宿,来观光的人越来越多。”晏家坝村党总支书记查玉春说。

对于资阳来说,穿城而过的沱江,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资阳人的“母亲河”。近年来,因为沱江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穿资阳而过的沱江越来越清、越来越美,也随之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晏家坝乡村公园。

资阳市阳化河入沱江口。 何英 摄

实际上,不仅仅是沱江治理。在蓝天、碧水、净土的打造上,资阳底气十足、成绩斐然——

有数据为证:今年1—9月,资阳全市17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88.2%,沱江干流水质提升为Ⅱ类,达历史最好水平;2021年,全市PM2.5浓度28.1微克/立方米,排行全省第一,优良天数率为88.8%;森林覆盖率达37.47%,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11%……

更有一系列的殊荣:资阳市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安岳县成功创建为“全国绿色食品基地县”,乐至县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

老鹰水库

“蓝天、碧水、净土”入画来,资阳绘就绿色发展最美底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着力构建长江上游沱江中游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资阳市主要领导如是说。

资阳高新区雁南湖公园。 秦建华 摄

机制先行

打通环保监管“最后一公里”

54岁的资阳市民张平,如今是一名护渔员。而在此之前,他是沱江边捕了几十年鱼的老渔民——以前捕鱼、现在“护鱼”。张平身份变化的背后,是资阳市环保监管责任体系的完善。

在环保责任体系建设方面,资阳市走在全省前列。

据了解,近年来,资阳市积极探索创新环保责任制度体系,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资阳市级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职责》《乡镇(街道)、村(社区)及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清单》和《乡镇(街道)、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并积极配套完善环境保护行政约谈、一票否决、目标考核等制度办法。

“这样一来,我们就将环保职责从市级延伸到村社,形成全市统一规范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干部环保职责清单,建立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环保责任体系,打通环保监管‘最后一公里’。”资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生态补偿制度和监管网络,也同步建立起来。

据介绍,近年来,资阳市先后出台实施《沱江流域(资阳段)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资阳市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办法》,推动建立沱江、嘉陵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上,资阳建立了全市机动车污染排放监控平台,建成各类环境自动监测站24个。

对于蓝天、碧水、净土,从上到下,资阳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

在生态环保工作方面,资阳市31名市级领导联系包片督办解决整改生态环保突出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谋划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践行生态环保法律法规落地落实,督导调研水污染防治、河湖长制等重点工作,多次深入各县(区)调研和专题研究生态环境保护、河湖长制工作,推动环保问题整改。

部门协作,有力推进。资阳市开展定点包片、联合执法,统筹协调市区两级10大部门,针对重点区域联合执法,强力整治主城区各类大气环境突出问题。

不仅如此,作为“成渝之心”的资阳,还积极谋求加强生态环保区域合作——与成都市共同推进沱江生态走廊建设,加强流域治理、生态补偿及环境应急协作,制定《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成德眉资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生态环境 联 防 联 控 联 治 三 年 实 施 方 案(2020-2022年)》;与重庆市大足区签订《共建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构建成渝主轴联动发展共同体 助推成渝中部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强化大清流河综合治理。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河湖长制上,资阳已与成都、内江等地建立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共23个,推进信息共享、联动执法、协同治理。

区域生态环保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带来了积极的改变。以安岳与重庆潼南、大足携手共治跨界河流为例,在多方合作下,越来越多的河流变得更美了——今年1—9月,国考龙台河两河、高升河红光村断面月均水质为地表水Ⅲ类,姚市河白沙断面水环境质量较同期有明显改善。

铁腕治理

“蓝天、碧水、净土”入画来

位于沱江边上的江南半岛小区,近年来的变化可以说是“天翻地覆”。小区旁的河面清澈可人,周边长满了美人蕉、粉绿狐尾藻等植物,河岸边不少游客打卡拍照,不时掠过的白鹭引起他们的欢呼。在江南半岛小区居民杨杰的记忆里,这里曾是一条市民们不愿靠近的臭水沟,“一到夏天,那个气味简直受不了,连窗户都不想开”。

“情况最差时,这里的水质为劣V类。”资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年治理,目前,这里的水质已经达到了Ⅱ类。

铁腕治理,资阳对生态环境不法行为坚决说“不”。

近年来,资阳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通过每日水质预警、定期不定期督查、每月水质排名及问题通报,逐步建立起“一盘棋”良好水生态环境工作格局。同时强化监测数据运用,17个国省考核断面实现水质自动站全覆盖,测管协同、快速预警,有力支撑科学精准治污。建成10个国、省级大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和150个空气微站,实现大气重点污染源监测基本全覆盖,为依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在打击环境犯罪上,2015年以来,资阳全市共办理环境违法案件1372件,处罚金额6244.05万元,适用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及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移送司法机关五类案件100件。

铁腕治理之外,资阳市积极攻坚设施建设加快补齐短板,针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据介绍,截至目前,资阳累计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80座、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4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实现全覆盖,城镇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9.35万吨、工业污水日处理能力达4.08万吨、新增再生水处理能力2万吨,市生活垃圾焚烧环保发电项目投产运行。

“蓝天、碧水、净土”入画来。

蓝天——2021年,资阳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28,在全省15个重点城市中排第3名,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第22名;PM2.5浓度28.1微克/立方米,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第31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88.8%,在全省15个重点城市中排第4名,全省21个市州中排第10名,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第41名。

碧水——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市纳入目标考核的17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提升至88.2%,劣V类水体全面消除,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6.65%。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麻柳河全面消除黑臭,实现“长制久清”。

净土——资阳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4%,较2018年提升9.69%。在全市设置400个监测调查点开展化肥农药使用情况调查,不断加强减量项目及新技术推广,全市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累计达115万亩。人居环境有效改善,行政村垃圾收转运设施、保洁员实现全覆盖,卫生厕所普及率90.8%,高于全省卫生厕所普及率3.8个百分点。

绿色打底

夯实高质量发展中的环保力量

金秋十月,位于资阳临空经济区雁溪湖核心区,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校区美术学院迎来首批900名新生。

这是公园里的山水美院。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校区美术学院项目落户资阳,与资阳的蓝天、碧水、净土密不可分——学校所在地具有极佳的生态本底,狮子山、唐家大山、雁溪湖、九曲河,以及场地内大大小小的丘陵与水塘,共同构建了亦山亦水的优美环境。

绿色打底,铸造高质量发展中的环保力量。“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提升环保管理水平,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着力健全常态长效机制,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资阳市主要领导如是说。

绿色,已成为资阳发展的底色。统计显示:通过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市行动,资阳市全面完成“七大工程”建设,截至2021年,建成城区各类公园绿地58个,全市各类公园绿地面积1322.71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929.2公顷,建成区绿地率为36.06%。目前,资阳市森林面积达到323.02万亩,森林蓄积达到965.02万立方米。

资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主动服务好高质量发展,资阳环保部门进一步持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

资阳市生态环境局对重点项目主动上门服务,加强环评审批指导,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照“最多跑一次”要求,实施“容缺受理”,实现优质高效审批。今年以来,审批建设项目环评120个(报告表112个、报告书8个),其中承诺制审批41个,涉及投资121.39亿元;29个建设项目完成自主验收,有力地推动了资阳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有了绿色打底,资阳转方式调结构步伐进一步加快——资阳正大力发展口腔装备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

绿色发展理念的坚持,企业的感受很深。

百威(四川)啤酒有限公司企业事务经理谢泽薇的一句话很有代表性:“我们用资阳的水,酿造出了优质的百威啤酒。”

不仅仅是百威。沿着沱江一路前行,百威(四川)啤酒有限公司、四川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四川宝莲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沿河而建,三贤公园、天府花溪等公园错落分布,雁江临空食品加工配送产业园等加速建设……今日之资阳,一座山水园林城市正在沱江畔崛起。(王一 图片除署名外由资阳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任芳萱

审核:甘德斌 郑海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资阳   资阳市   沱江   碧水   净土   底色   水质   生态环境   全市   蓝天   生态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