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警卫员高顺桥披露:他打仗在地图前不说话,刘亚楼请示也如此

读者朋友们,在阅读文章之前,辛苦您动动小手点击一下“关注”,我们将持续更新历史故事,既方便您后续的阅读,又可以与志同道合的读友进行讨论,感谢您的支持。

提起林彪,人们眼前总能浮现一个身材中等、下颌微尖,眼神阴鸷有神的男人形象。

据王光美的回忆,她第一次见到林彪时,觉得林彪并不像一个勇猛的将军。

相反,他更像一个文弱书生,生了一张见之即忘的脸。

林彪

长相平凡的林彪,却是一名难得的将才。人们对于林彪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他的军事能力上,却对他的行事风格却知之甚少。

不过根据他曾经的警卫员高顺桥透露,林彪在打仗的时候,总爱站在地图前,一句话也不说。即使刘亚楼来请示,依旧如此。

那么,林彪这样的怪癖是真的吗?他为何总爱站在地图前不说话?对于刘亚楼的请示,他为何也是如此?我们不妨来看看。

林彪的“神枪手”警卫员

提起高顺桥,很少有人知道作为林彪的警卫员的他,曾经也是部队里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高顺桥出生在1924年的山东。

1939年,年仅15岁的高顺桥在为地主放牛时,偶遇了一支八路军小队。

这队八路军看高顺桥可怜,便匀出一份粮食喂给了饥肠辘辘的他。高顺桥感觉到了这支部队的善意,当即扔下牛鞭,加入了八路军的队伍。

说来也是奇怪,从来没有摸过枪的高顺桥,对枪支的使用表现出了极强的天分。

他参加军队的第二天就上了战场,在老兵教他枪支使用方法时,他仅仅只看了一遍就记住了。

随着八路军小队的转移,高顺桥“神枪手”的名声也渐渐传了出去。

战争是危险,也是无法预料的。1943年,高顺桥在郯城战场不幸中弹。

情况紧急,加上高顺桥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因此耽误了治疗。

这也导致他受了很严重的伤,不得不被送往后方医院治疗。

养病期间,高顺桥凭借累累战功被批准加入我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随后党组织决定将他撤回后方,当一名文职人员,收到这一消息的高顺桥难过极了,他心想:“枪手离开前线还有什么价值?我绝不离开战场!”

他的这份坚决感动了党组织,经过慎重的考虑,高顺桥最终被派往林彪身边,成为了他的警卫员。

养好身体后,高顺桥再次回到他心心念念的前线,来到了林彪的身边。

刚到林彪身边的高顺桥是忐忑的,毕竟“首长”这个词,他从前只是在听说,突然被安排到首长身边,高顺桥心里是没底的。

但很快,高顺桥就没工夫想这些了。高顺桥很快就发现,这份工作并不轻松。

恰逢林彪在东北解放当地的解放区,各方势力都对其虎视眈眈,林彪身边的暗杀人员也是层出不穷。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顺桥拿出了作为神枪手的敏锐和警惕,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甚至在一次刺杀中挽救了林彪的生命,这也让年轻的警卫员得到了林彪的一句“不错。”

受到肯定的高顺桥,因此高兴了很久。那么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时刻留心,救下首长”

上个世纪40年代的一天,林彪来到松花江的一座戏楼看戏。当时负责林彪安保问题的,正是精神奕奕的高顺桥。

难得的休息日,高顺桥本想好好收拾一下,突然想到自己身为警卫员,应当做的是衣着轻便,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好首长的安全。

所以那一天高顺桥依旧穿着自己的旧军装,但他昂扬的精神状态,让林彪极为满意。

进入戏楼之后,高顺桥并没有坐在林彪的身边同他一起听戏,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注意着周边人的状态。

他观察的极为敏锐,果然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在林彪后面不远处的地方,有几个人并没有紧紧的盯着戏台,相反他们不时的转头去看林彪,不时窃窃私语,与一般的戏楼观众格外不同。

观察到这一点后,高顺桥并没有声张。

他低声嘱咐其他警卫员保护好林彪后,立即向特务连长说明了几名可疑人员的情况。

得到指示之后,他当即掩护着林彪撤离。他与几位警卫员将林彪紧紧地围在中间,生怕出了什么差错。

刚刚离开戏院的林彪,不久后就听到了戏院传来的枪声,他的脸色一时之间极为难看。得知是高顺桥提前发现了几名可疑人员后,林彪拍了拍高顺桥的肩膀:“你很不错。”

林彪的肯定极为难得,这也让年轻的警卫员高顺桥极为兴奋,即使在若干年后说到此事,高顺桥也是格外骄傲的。

林彪鲜为人知的性格与怪癖

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高顺桥对林彪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

在部队里,许多长官都与自己的部下相处良好,一起吃饭谈心的事情更是极为常见。

高顺桥发现林彪却不不是这样,他很少与自己的属下有私交。

见到自己的部下时,别的长官都亲切地叫高顺桥一声小同志,唯独林彪每次都直呼其名。

不仅仅是对待高顺桥,林彪称呼下属基本都是直呼其名,没有丝毫客气寒暄的意味。

包括对于自己的参谋长刘亚楼,林彪也是经常毫无感情的喊一句“刘亚楼。”

刘亚楼作为我党历史上有名的革命将领,1948年被中央委任东北军区参谋长,协助林彪实现东北的解放。

刘亚楼作为留学归国的将领,他有着格外火爆的脾气。他治军严格,眼里看不得丝毫瑕疵。

暴躁的脾气,让刘亚楼在军中得了一个“雷公爷”的称号。

林彪的直呼其名,一向暴躁的刘亚楼却丝毫不动怒。对于林彪的指示,刘亚楼从不推拒,他总是极为严肃的接受,并将其完成得很好。

刘亚楼之所以不动怒,一方面是因为了解林彪的为人,另一方面则是对林彪的军事才能的认可。

林彪的沉默寡言众人皆知,他最热情的举动也不过是将自己装满黄豆的零食袋递给别人,招呼他们“吃一口”罢了。

说到林彪把黄豆当做零食这件事,其中还有一段小故事。

那年,林彪刚刚来到东北,一时之间有些水土不服。

林彪稍微吃一点点荤腥,就会上吐下泻。作为革命将领,林彪选择克服这样的困难,所以在来到东北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碰过一点荤腥。

东北极寒,如果长时间没有摄入荤腥肉类,很容易身体不适,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开始给林彪献策。

有说让林彪喝牛奶的,也有说让林彪吃鸡蛋的。

战事吃紧,不论是牛奶还是鸡蛋,都是奢侈、极其不容易实现的。

最后是一位东北老乡告诉林彪,不如每天吃上一些黄豆。

林彪吃了一些黄豆之后,身体果然有了好转。但新鲜的黄豆,同样不易存放。于是当时炊事班的人员选择将黄豆炒熟,给林彪装到他的零食袋里。

时间一长,林彪也养成了在思考或看地图时会吃黄豆的习惯。

黄豆对于林彪来说很重要,所以如果一旦林彪将自己的零食分给哪个部下,就说明林彪对其极其满意。

那时四野的将领,甚至以能够吃到林彪的零食为荣。

高顺桥在与林彪相处的过程中,也有到过林彪的黄豆。他甚至在相处中,发现了林彪的另一个怪癖——打仗时,林彪总爱一个人在地图前,不论是哪位将领前来请示,他都不予理会。这究竟是为何呢?

我们前面提及林彪是一个极沉默的人,甚少与人交往。

不过一旦举行军事会议和战役,林彪说话就格外不厌其烦。

尤其是在他讲述自己的战术部署时,他总会说得极为详尽,从三种情况三种打法,到4快1慢、一点两面的讲解,所有人都聆听的格外认真。

这些打法除了来自于林彪本人的阅历,更多的则是他对战争局势的思考。

林彪总爱一个人坐在挂满地图的作战势力,倒骑在椅子上思考打仗的问题。他在思索的过程中极为沉静,即使是刘亚楼前来,他也不予理会。

看到林彪一人在帐篷里的地图前琢磨,刘亚楼总是当机立断的将要解决的事情,与罗荣桓商量,争取及时解决问题,不去打扰林彪的思考。

林彪之所以能够让自己的手下心悦诚服,取决于他的战术能力实在超凡。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里,将帅们都是从鲜血与战火中一步步拼杀出来的。

东北野战军

从红军时的一军团到抗战时的115师,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第四野战军团,林彪的手下从来不缺骄兵悍将。

无论是刘亚楼、黄永寿、罗瑞卿,还是谭政,他们单独拿出来都是极为出色的。

“与林彪分别,生活窘迫”

再说回警卫员高顺桥,即使高顺桥这人枪法高超,为人机警。

但由于并没有读过书的缘故,高顺桥在1948年解放后,不适合跟随林彪前往北京。经过慎重的考虑,高顺桥选择留在了东北,从事剿匪工作。

用高顺桥的话来说就是:“我打了一辈子的仗,叫我去坐办公室,我可不行。”

林彪心里对高顺桥也有几分不舍:“你不跟着我了,也要好好的,你在这里学点文化,到时候给我写信。”

以林彪的性格,能对高顺桥说出这样一番话,足以可见林彪对高顺桥的满意程度。

高顺桥也没有辜负林彪的期望,在剿匪工作完成后,选择投身抗美援朝的斗争中去。他在战场上英勇奋战,杀敌无数,立下了赫赫战功。

令人遗憾的是,在朝鲜战场上,高顺桥旧病复发,新伤加旧病差点要了他的命。

经过抢救,高顺桥保住了性命,却不得不离开战场,回到了国内养病。

1955年,高顺桥被派往青海工作。在青海的岗位上,高顺桥也一直记着林彪的嘱咐,做的很好。不过因为身体原因,高顺桥在1962年带着妻儿回到了家乡。

回到家乡的高顺桥,生活极为贫困。

没有房子的他,只能领着五个孩子一起露天而眠,遇到阴雨天气,只能躲在别人的屋檐下。一家人甚至没有一床被子,生活费只能依靠他微薄的薪水。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几个孩子们到了上学的年纪。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能背着书包读书,高顺桥心里格外不是滋味。

辗转反侧了几天,他最终决定给自己曾经的老首长林彪写一封信,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让自己的孩子可以读书。

收到这封信的林彪,心里格外复杂。实际上这些年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曾经的警卫高顺桥。

得知他生活如今这般贫困后,林彪当即拿出了自己的工资,尽数给高顺桥邮寄了过去。

林彪邮寄的钱就这样被送到了高顺桥的手里,高顺桥打开一看除了信之外,还有足足的300元钱。

可能会有人觉得300元钱并不多,但在那个年代,300元钱已经足够高顺桥盖房屋、送子女到学校念书了。

高顺桥靠着这笔钱,在村子里有了自己的房子,让儿女过上了顺心的生活。随着儿女们渐渐长大,高顺桥的生活也越过越好。他的子女们都很孝顺,所以他的晚年生活极为幸福。

2005年,82岁的英雄高顺桥因病去世,不由得令人扼腕叹息。

纵观高顺桥的一生,从15岁加入八路军,到成为林彪的警卫,他的人生无疑是极为传奇的,他先后经历过数次战争,为我党的革命事业立下赫赫战功。

我国像英雄高顺桥这样的革命战士,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在革命战场上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在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之中有的人选择了政治,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人民发光发热。

也有一部分人,选择了回到家乡、默默耕耘,他们隐姓埋名,过着平凡人的生活。

不论他们选择如何,他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们为革命所付出的一切,都被牢牢镌刻在历史的画卷之上,永远被人民所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警卫员   戏楼   荤腥   地图   神枪手   首长   黄豆   将领   零食   身边   林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