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美国公开绝密情报,才知被中国耍了41年,到底怎么回事?

1994年,美国情报局在清理有关朝鲜档案资料时,意外发现了一封有关朝鲜战争的绝密情报。

随着情报内容的公开,这封隐藏了41年,被美国列为绝密的情报得以展现在世人眼前。但随着这封情报的披露,却使自诩“战无不胜”的美国沦为一个大笑柄。因为这封改变朝鲜战争格局的情报,居然是当初志愿军故意给美军“下的套儿”。

此份情报一经披露,很多美国人直呼:“被耍了”。

那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抓了一个间谍

1951年6月10日,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结束。

而经过了整整5次的大战役,美国也彻底领教了中国志愿军的厉害,再也没有了曾经嚣张的气焰,而其作战策略也从曾经的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敌我双方就这么僵持着。

就这样没过多久,美国产生了和谈的想法。我方得知美国有这样的想法后,也爽快答应,毕竟能在桌上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舞刀弄枪的。

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首次会议在朝鲜开城举行

朝鲜停战谈判

不过这一次的和谈,美国显然是根本没有一点诚意,谈判代表一副傲慢的姿态,提一些无理由的条件,导致谈判进展缓慢。

8月10日,首次朝鲜停战谈判足足进行了一个月依然也没有什么结果。既然谈判没结果,那就打吧。谁在战场上更具有优势,那就有更多话语权,中朝代表也知道美国这是在拖延时间做战争准备,没工夫和他们废话了。

就这样,双方形成一种边打边谈的局面,打打谈谈成为常态。

接下来的上甘岭战役,美军再次败北!接二连三在朝鲜战场的失利,不仅让士兵厌战情绪高涨,而且国内的反战呼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上甘岭美军

这个时候,时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再也坐不住了,马上和“联合国军”第三任总司令克拉克打电话。

他让克拉克要寻找机会,派遣部队从志愿军的后方秘密登陆,试图再次复制“仁川登陆”,前后夹击中朝军队来挽回败局。

说干就干!克拉克于是立刻派出谍报人员,秘密潜入志愿军后方,调查我军后方兵力分布、作战地形等登陆相关条件。

克拉克

不过,克拉克派遣间谍进入我军后方这一消息,早就被情报部门给侦破了。一方面,为了以防“联合国军”真的会采取登陆作战方案,我军和朝鲜人民军在一些必要的沿海岸开始构筑防御线;一方面,对于渗透进来的间谍,抓捕工作也是必要的。

1952年7月26日凌晨,负责警戒任务的我军侦查员,发现了一架从万年德山上空飞来的美军飞机。

这架飞机鬼鬼祟祟连灯都没开,没过多久,就从飞机上落下一个黑点,定睛一看,是一个人带着降落伞跳机了。降落伞打开以后,则显得更加明显了,显然,这应该就是美国派来的间谍分子。

这个间谍运气也是背到家,刚落地还没跑到山上,就被早已等候的志愿军逮个正着,被塞住嘴蒙上眼睛给带来回来。

当时,第九军团政治部的保卫部部长丁公量亲自审讯了抓到的这个间谍。丁公量除了这个身份,其实还是一个出色的反间谍专家,曾担任新四军教导总队的锄奸干事。

丁公量

通过丁公量的审讯,这个间谍嘴也关不住风,一股脑的全部交代了。

抓到的间谍名叫朴北时,来自南韩情报处,这次派他来的任务是与朝鲜境内一个叫做“张疯子”的人进行接头。

听到这里,丁公量松了一口气。这个“张疯子”其实丁公量是知道的,经常与国民党反动势力勾结,在志愿军后方搞破坏。不过,前不久在一次破坏行动中被志愿军给击毙了。

不过出于职业的敏锐,丁公量觉得这个朴北时应该还有些事情没交代。因为按理说,情报人员都应该配有电台,这个朴北时却什么也没有。

于是丁公量立刻让士兵对朴北时进行搜身,这一查不要紧,居然在朴北时衣服里发现了一只活着的鸽子。

一个间谍,没带电台却带着活体,难不成是来“投毒”的?

当时丁公量也是颇为吃惊,尽管朴北时一再解释是联络所用,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丁公量还是穿上防护服,将鸽子拿了后送去检验。毕竟美国勾结731部队对志愿军使用细菌武器已经是发生过的事,他不敢冒这个风险。因为也不能确定朴北时是不是在“嘴里跑火车”。

好在,鸽子经过检验以后并没有携带什么病毒细菌。而通过接下来的审讯,最终弄清了事情原委。

原来这个朴北时只不过是美军派来充当间谍先锋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先和“张疯子”接头,等确认安全以后放飞鸽子,这样再派后续的间谍过来,避免被抓。

听到这,一个计谋就在丁公量的脑海产生了!他想给美军来一出“反间计”。


丁公量的“反间计”

首先,丁公量让人放飞了鸽子,然后严令各部门对抓捕到朴北时和击毙掉“张疯子”的事必须守口如瓶,同时加强东海沿岸的检查,以确保不会横生枝节。

这一切准备妥当后,那么接下来就是等待“鱼儿咬钩”了。

可是,让丁公量没预料到的是,这鸽子倒是放出去了,但是敌方却迟迟没有动静,这一等就是两个月。

会不会是哪里出现了纰漏引起了敌方警觉?还是说放飞的鸽子被谁抓了烤了吃了?

好在,就在丁公量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情报部门终于传来一个情报消息,敌方的间谍分子将在这两天抵达,务必做好防范。

我等的就是他们,就怕他们不来!

丁公量一拍桌,立刻展开了抓捕工作的部署。

果然,没过几天后,又一架美军运输机潜入鹰嘴山附近,随后7个白点出现在夜空。7个降落伞中,有4个是手摇发电机,电台、电筒等物资,剩下3个是地方间谍人员。

同上次一样,还不等落地有什么动作,埋伏的志愿军又再次将他们逮个正着。

显然,这批携带电台的间谍分子才是真正的主角。

不过,抓到的这三名间谍,嘴很难撬开,就是拒不交代意图和目的。

最后,丁公量打算从一个叫做孙宪的间谍入手,因为这个孙宪首先是朝鲜人,而且在中国待过,刚进入谍报小组没多久,可以说就是“新人”一个,撬开他的嘴相对容易。

于是丁公量让人将三名间谍分开关押,先从心理上孤立他们,也让他们不知道彼此说了什么。

果然这招灵验,在丁公量软硬兼施的专业审讯下,孙宪坦白了。

根据孙宪所说,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化妆成百姓,就是伺机观察志愿军的动向,摸清志愿军兵力分布等情况而后上报。更为主要的是,孙宪还交代了与美军的联络密码和暗号等重要信息。

有了与美军联络的密码和暗号,那么丁公量的“反间计”就可以顺利实施了。

随即,丁公量将他的计划立刻向上级部门汇报。在得到上级部门的批准以后,丁公量又做了孙宪的思想工作,成功将孙宪策反。有了孙宪的加入,“反间计划”实施起来就更为方便了。

他们专门组成了一个“反间工作小组”,冒充敌军间谍人员开始和美军联系。在这期间,为了不引起美方的怀疑,他们传递的情报有些也是真实的,但这些情况基本都是无足轻重。要么就是刻意安排,说有哪里有志愿军驻扎,哪里修建工事,其实都是事先准备的表面工作,美军一般派侦查机来绕一圈核实以后也就信了。

就这样,在丁公量他们的虚虚实实地“忽悠”之下,美军自始至终都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是和志愿军在联系,还不断地下达新的任务给丁公量他们。

后来,丁公量收到了美方再次发来的电报,要求彻底摸清志愿军的动向和分布。丁公量一看,显然这是美军开始打算执行登陆作战计划了。

于是丁公量立刻将消息上报,而上级的批复就是:发布迷惑敌人的假情报,务必拖延或敌人登陆作战的企图。

丁公量左思右想,最后给美军发了这么一个假消息:

“目前所知志愿军的人数已有80多万人,朝鲜军队也有20多万人,他们为战斗储备了足够全军吃8个月的粮食,其中沿海防御兵力约有30万人!”

这个假情报很快就来到了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办公室。看着这份情报,艾森豪威尔脸色凝重、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艾森豪威尔

这正面打又伤亡惨重,而且还打不赢;从后面打又行不通,怎么办呢?那只有不打了。最终,艾森豪威尔取消了登陆作战,又再次选择了和谈。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最终签订,打了三年多的朝鲜战争最终落下帷幕。


本来嘛,这份假情报自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以后,我国也没有过多留意,甚至可以说遗忘了,毕竟战争时期这样的事太多见了。

可是这份假情报居然被美国当绝密文件捂了足足41年,1994年才公开。当时这份情报公开后,我国立刻查阅相关档案,这才发现是丁公量他们当初发给美国的假情报,出于留点面子,我国倒也没戳穿。

不过纸哪里包得住火,丁公量他们曾经给美军假情报的事渐渐地还是传开了。

丁公量

美国本想披露一下好显摆一下他们情报部门的能力,不想却沦为一个大笑柄,可谓脸丢大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艾森豪威尔   美国   克拉克   情报   朝鲜   志愿军   作战   绝密   间谍   中国   鸽子   美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