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的都在这里,南京夫子庙的美食

#头条创作挑战赛#


国庆长假刚过,不出所料,夫子庙迎来人人人人人人山人海。这座永不过气的南京地标,承包着全国各地游客们的“秦淮印象”。


鸭血粉丝?糖芋苗?秦淮八绝?去一趟夫子庙不就全都有了嘛!



然而在南京土著眼中,夫子庙=贵+难吃=坑。科巷长乐路三七八巷老门东它不香吗?谁TM脑子不好非要往夫子庙奔?!



嘴上虽然这样说,可南京人内心深处,却总有一点隐秘的希望


你说,都2020年了,夫子庙恐怕也变了不少吧,新店一茬一茬地开,应该好吃了很多吧,对吧对吧对吧……



被这样的逻辑所驱使,本菌时隔3年,又去夫子庙吃了一趟——然后毫无悬念地,差点被当场气死!


下面展开说说。


△ 南京人从来没见过的金陵老汽水



记得小时候,每次来夫子庙都在贡院街、贡院西街流连忘返。从街口的南京第一家麦当劳一直到街尾的金汉斯,连路边的五香蛋摊子都别有风味。



2020年9月,长大了的我,本意是带着希望,为夫子庙正名,却差点被贡院西街的“老南京美食”气到原地去世


请原谅我下文中的些许暴躁



这是一只「蟹黄汤包」,20块钱。来自夫子庙一家某点评2.5星的小吃城。


盯着我扫码付账后,店员丢给了我一根吸管就坐回去玩手机了,仿佛榨干汤包里的鲜汁后,面皮和肉馅就可以直接扔掉。



本着认真测评的精神,本菌还是找了一家铺子坐下来,用筷子一探乾坤。


嚯!汤汁真的又多又浓!厚重的浓汤宝香味飘出来,燃起了本菌心中那点对美味的期待。



插上吸管吸一口汤汁,这NM能是蟹黄我把蟹字倒过来写!入口毫无蟹黄的浓醇,反而有股淘宝15块钱一袋的速溶蟹粉味:腥+味精



特地尝了尝顶部的这点泛着油光的橙黄部分。它显然不是蟹黄,甚至都不是咸蛋黄,而是——橙色的面皮



揭开有着城墙拐弯那么厚的面皮,被速溶蟹粉糟蹋到风味全无、细小伶仃的猪肉馅露了出来,我的眼泪无声滑落……


20块钱,都能吃两笼小李汤包了!


△ 两笼!!!


这是一份「冒烟冰淇淋」,同样是20块钱。来自贡院西街街口一家窄窄的门面。



我才刚走到门口,坐在里面的奶奶就笑容可掬地打开了冒着白雾的器具。一边念叨“好吃又好玩”,一边开始了她的操作。



简单来说,“冒烟冰淇淋”即用液氮急速冷却定型的米果&奶油,和你想吃的冰淇淋没有半毛钱关系。


并且,本菌注意到,倾倒并搅拌着冷却剂的奶奶,没有佩戴(当然也没有提供给我)任何护具



并并且,米果是受潮不脆的,奶油的口感有点诡异地发酸。


20块钱=可爱多×4=冰雪怪×2=奥尔恰×1。在深海冷饮超市,能批一箱小布丁!



这是一份「老南京臭豆腐」,叒是20块,夫子庙商家对20这个数是不是有什么奇怪的偏执?


这确实是南京常见的青白色臭豆腐,而不是景区标配的黑色臭豆腐。我倍感欣慰地尝试了一口……



咸!!!怎么可以如此咸?调酱的时候用的是死海水吗?酱汁“辣”和“甜”形同虚设,味蕾除了咸味,只能依稀辨认出黄酱的酱香。


好在豆腐内里调味很淡,口感绵润的同时有一丝丝豆香,稍稍中和了一些咸味,让整体能够下咽。



即便如此,为了吃掉这一小碗臭豆腐,我还是折回去买了一瓶3块钱的矿泉水——这难道是店家的计策吗?


23块钱=菜场里的三斤半臭豆腐。不说了,我的某付宝很痛……



最后是一对「老南京传统桂花糕」,15块钱。贡院西街好几家店都有它,长相神似切糕,也不知是谁发明的。



我发誓在南京任何其他地方都没见过这样的妖艳贱货。桂花糕难道不该是白白净净的、糯叽叽的样子吗?


△这TM才是桂花糕!


红黄紫三色的米糕吃不出区别,也吃不出味道。所有的滋味来源于浇在上面的桂花糖浆,香甜腻,味道粘贴在牙上,久久挥之不去



口感除了粘牙,一无所获。我们仍未知道底部一小坨棕色是什么东西,看似是蜜枣,味道像柿饼,口感犹如果丹皮



简单地总结一下:难吃!我实在不想计算15块能在许阿姨糕团店买多少三色马蹄糕了,心痛。


送咬过一口的桂花糕去它该去的地方——




被“老南京特色美食”伤透了心和某付宝的饭醉菌,决定去记忆中口碑口味双在线的夫子庙老字号洗洗嘴巴。



莲湖糕团店坐定,只10元就收获了一碗赤豆莲子元宵。第一勺送入口中,我热泪盈眶……


啊!我大夫子庙还是有人间值得的!



炖开花的红豆形散神聚,香甜化沙的口感令人满足。小圆子和莲子的火候把握得正正好,二者居然是同样软糯的口感,前者糯叽叽,后者有着植物的清香



糖芋苗也维持着传统的味道,红糖汤底有着鲜明的酒酿风味,桂花香薄薄的一层点到即止,并不会太抢味。


小块芋艿则是一如既往地香糯,甜度掌控地很好,吃上一碗并不太腻味。



刚刚整修完成,重新开张的奇芳阁,一改往日的“高冷”作风。新装潢有着南京大牌档的既视感。



点了四份小点,拢共不过15元,堪称物美价廉。


尽管奇芳阁的鸭油烧饼、素材包一直名声在外,但本菌觉得,最具功夫的还是这碗看似平淡的鸡汁回卤干



干子已然浸透了鸡汁,却没有因此泛出半分豆腥味,鸡汁本身融合了豆香,鲜味之上有多了一份厚度。


蘸上醋和咸辣酱后,整体的滋味便被激发地更加淋漓尽致。



鸭油烧饼、素菜包这两样奇芳阁的传统优势,我们倒是觉得平平(虽然已经比叫价20块的所有“老南京美食”好吃1000倍)。


鸭油烧饼似乎放久了,底部微有些受潮。而素菜包则过油过甜了一点点……



即便味道优秀,但在两家店用餐的体验还是有点拉胯


在11点半的莲湖糕团店,即便明明是饭点的鼎盛时期,即便菜单上仅仅只有8道菜,但几乎一半的美食点不到



菌菌本想点回卤干,却被告知:还没做好。那么多久能做好?得到的答复却是:要不别点了吧


远道而来的一对阿姨踏进店里,反复强调“不吃牛肉”。然而在特色鸭腿面“做不了”的情况下,服务员竟建议道:“要不点一碗雪菜牛肉丝面吧!”



改头换面的奇芳阁,则几乎没有“服务”可言。自助式点单的窗口各自为战,要想尝遍馄饨烧饼盐水鸭,你得排三次队。


因为忙碌,窗口内的师傅对待客人也有些怠慢。以下是本菌和某位师傅的battle现场——



我:这个包子都已经凉得唠!啊有热滴啊?

师傅:没有。

我:那有没有才蒸好滴啊

师傅:……

我:要不代我热一下就是赖!


师傅瞟了一眼我身后的长队,直接把包子装紧塑料袋里,往我面前一丢,末了还白了我一眼。




从明面上来看,夫子庙显然依旧是南京上百座景区里的顶流


工作日的下午,这里依然能聚集起至少三队旅行团。乌衣巷外、文德桥上、大照壁前,在每个拍照点都能瞧见一脸灿烂的男女老少



丝巾大妈在大牌坊下摆开pose,老伴拿着pad好一顿拍都没法让她满意。一脸青春洋溢的少年在大成殿前留影,讨一个学业有成的好彩头。


这是夫子庙永恒的魅力。



拐进大成殿一边的商业街,感觉就好像不是那么回事了……


我实在想不起贡院街人何曾这么稀少过,记忆中,就算是工作日,这里即便不是人声鼎沸,至少也应人流如织



紧邻着大成殿的“东市”,走进去安静地有点过头。开在小路后半段的店铺干脆没有开门,就算开了的店家也有不少挂上了“清仓处理”的标示。



“生意不太好做噢!”一位老板如是告诉饭醉菌。


穿过夫子庙的主干道贡院西街,走到靠近医院后门、原先属于小商品市场的那条街,迎面而来的又是突兀的灰色卷帘门



这真的是个很令人唏嘘的现象——夫子庙的小吃店难吃还死贵,却都张罗地有模有样,其他店铺的日子却不太好过


似乎,夫子庙不像以前那么“顶流”了……




吐槽了这么多,七成是被粗制滥造的难吃给气到,三成是恨铁不成钢


记忆里的夫子庙美食、作为南京名片的“十大名小吃之首”、展示给全国各地游客的“秦淮八绝”,不该只是挂羊头卖狗肉,或是仗着有生意不管顾客体验



老街的商业化固然不是错误。但是对于夫子庙而言,这个有着秦淮风光和厚重历史加持的地方,一定要对得起六朝古都的地位,不要让廉价的商业气,糟践了历史感


说得好听些,就是“愿夫子庙在盛名之下,终有不负盛名的那天”,说得难听些嘛——


把东西做的好吃一点值得一点,能死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夫子庙   南京   秦淮   西街   贡院   蟹黄   臭豆腐   块钱   烧饼   口感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