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已牺牲的新四军旅长"重现"延安,主席接见前搜出消音手枪

本文来源公众号:眼近史

1943年6月,身处延安的刘少奇同志向外界发布一则严正声明,强烈谴责国民党政府派遣特务刺杀我党最高领袖,一时间,全国舆论一片哗然,大家都对国民党政府暗地伤人的无耻行径进行唾骂。

图 | 刘少奇

而识破并处理此案的正是被毛主席誉为“延安福尔摩斯”的陈泊,听到这个名字,大家肯定会感觉到很陌生,他真的有小说中的福尔摩斯大侦探那样的冷静睿智吗?

陈泊,原名卢茂焕,1909年出生于海南一户渔民家庭,全家紧衣缩食将他送进私塾,读了几年书。十四岁时,为了谋生,陈泊来到海口琼南兴铁工厂当学徒。三年的学徒生涯,不仅锤炼了陈泊的身体,而且熔炼了他的思想,十七岁那年,经王文明、黎竟民介绍,陈泊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四一二政变爆发,陈泊也被捕了。在狱中,陈泊坚称自己只是普通工人。关了一个月,就被释放了。

出狱后,加入琼崖讨逆革命军。由于表现出色陈泊的职位也水涨船高担任了副连长一职,截止到现在,陈泊的革命轨迹不出意外跟其他沙场征战的革命先辈差不多,但余下发生的一件事情却彻底的改变了陈泊的人生轨迹。

1928年,海南地下党遭到敌人残酷压制,陈泊被迫逃亡海外。

他辗转到达马来西亚,与在那里活动的地下党组织接上了头。

1932年,陈泊受组织指派,参与诛杀叛徒李锦标的行动。

他原本准备用自制的炸弹将李锦标炸死,谁知,在做试验时,突然发生爆炸,陈泊的左手被炸飞,从此便成了独臂战士。

1936年是陈泊人生中具备转折性的一年,那时的他被调往延安工作并进入了红军大学深造,独臂的他此时已经不适合进入战场,在得到组织的肯定之后,陈泊进入了边区政府的保卫处侦查科,这也算让陈泊的长处得以发挥。

1938年,布鲁得到了一个重要情报:中统将派一个特务以《中央日报》记者的身份进入边区,实际上是核查周边几个县国民党党部的工作。

那个“记者”一进入边区,就被布鲁抓获了。经过一番审问,布鲁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假扮成记者,深入虎穴。

经过上级同意,布鲁穿上特务的衣服出发了,他首先来到了延长县。到了那里后,他拿出《中央日报》的记者证,往国民党县党部一坐,派头十足,点名要见书记长,一张嘴就对上了暗号。

对方看他穿的文雅,丝毫不敢怠慢,还把自己搜集到的所有情报一一说了出来,似有邀功之意。结束了这一家,陈泊又去了6个县“巡视”,敌人对他都知无不言。几圈下来,收获满满。

他回去后整理了详细的材料,并下达命令,让大家按图索骥揪出来所有特务。结果这一下挖出来40多人,表面上“慈眉善目”的国民党高层得知此事后面面相觑,十分尴尬。

1942年,延安保卫部抓获一名叫陈兴林的特务,潜伏到延安的特务,很多他都认识。

刚被抓到时,陈兴林一心求死,侦查人员无论如何审问,都无法从起嘴中获取一点信息。

得知消息的布鲁,来到审讯室,在陈兴林一句话不说的情况下,用自己独特的分析技巧,拆穿了陈兴林的计划。

随后,布鲁将党的政策详细介绍给了陈兴林,陈兴林这才将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根据陈兴林的交代,“汉中特训班”的56特务被陈泊一网打尽!

喜讯上报到给毛主席后,毛主席风趣地道:

“这个布鲁这是延安的“福尔摩斯”啊,可惜我们只有一个布鲁,要是有十个布鲁保护延安就好了。”

此后,陈泊“福尔摩斯”的雅号就在延安传开了,陈泊也被提升为延安边区政府保卫处保卫部长。升职后的陈泊,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1943年6月上旬,陕北相继发生了两起武装特务偷越哨口的事件。延安留守兵团警7旅对其进行了围歼,当场击毙7名武装特务,但没有留下活口,此举受到了留守兵团司令员肖劲光的批评。

自从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蒋介石指挥的7个师,共8万余人突然袭击叶挺军长率领的新四军后,双方的关系就变得非常紧张。

蒋介石时不时就会委派特务头子戴笠,下派各种特务对我方进行骚扰,企图窃取情报。关于这些,陈泊和钱益民都是知道的,而且他们保卫部的工作一向非常谨慎,并没有出过什么纰漏。

所以这一次,陈泊也以为是一次普通的敌方特务行动,哨所的战士们应对也很得当。

可就在几天后,相邻的富县也发生了国民党特务偷偷绕越哨所的事,而且这次的作案手法和吴旗镇的那起竟然出奇地一致,同样是所有特务被发现后没有一个逃跑的,结果也是最后全都死掉。

这高度重合的两起案件顿时引起了陈泊的高度警觉,有着多年和敌特斗争经验的他不相信这是一件巧合,他觉得特务频繁越境的背后很有可能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阴谋。

陈泊将案情上报中央后,中央军委保卫部牵头召开了留守兵团、延安边区政府保安处、延安公安局等单位的联席会议,作出了加强延安防特反特,特别是保卫中央领导人安全的决定,在边区搜索武装特务。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央决定每天都要将主要领导同志的日常活动安排抄报到保卫处。对于抄过来的这些文件,陈泊都会认真阅读,确保不放过任何隐患。一天,毛主席的一项活动安排引起陈泊的注意:6月22日上午10点,毛主席将接见新四军第3师8旅旅长田守尧,自抗战前线长途抵达延安的新四军战将。

按道理,陈泊只要再研究一些会见的安保细节就行了,他研究起了田守尧,研究起了田守尧的行程。这一研究,发现了蹊跷之处:早在2月14日,田守尧就向延安发来动身前往延安的电报,但田守尧却是在6月16日才抵达延安,走了近4个月。

一开始,陈泊并没有起疑心。

然而,就在他去保卫部调查田守尧本次行程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丝异常,因为田守尧竟然丢失了介绍信。

图|田守尧

陈泊找到了相关人员询问,田守尧声称自己的介绍信在路过晋西北的时候丢了。如此重要的凭证,怎么会轻易丢失?长期从事情报工作的陈泊习惯性地对此事提出了怀疑,他给山西方面发了一封电报,询问他们有没有在晋西北见过田守尧,很快,山西方面就发了消息田旅长根本没有晋西北!

而且田守尧在说到比生命还重要的介绍信丢失时是那么的轻描淡写。

如此一来,田守尧的真实身份更加让人觉得怀疑,同时,陈泊等人之所以采取紧急行动,是因为第二天他就要接到伟人的接见,如果到时候发生什么意外,后果后果是谁都承担不起的,因此而陈泊才决定在见伟人的前一天,直接掀了田守尧的老底,当时在现场搜出田守尧身上藏着的那把消音枪,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幸好及时发现,如若不然,第二天真就会出大事情。

终于,在两天后的晚上,“田守尧”说出了实情。原来,他并不是真正的田守尧,他的真实身份是军统的高级特务,而这次行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刺杀毛主席。

听到这个消息后,陈泊不由得冒出一身冷汗,好在发现及时,不然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但是,还有一个疑问一直困扰着陈泊,那就是军统为什么会想到用田守尧的身份来展开这次行动?真正的田守尧又在哪里?

原来1943年3月中旬,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从盐阜抗日根据地抽调一批干部到延安地区进行学习深造,田守尧在此前的对敌斗争中多次英勇奋斗,这次来到延安不仅仅是学习,更重要的是会见毛主席,接受主席的表彰和嘉奖。

在他们到了阜宁时收到前方传来线报:日军开始集合军队,准备派出2万的兵力,进犯新四军在江南的根据地。

听闻这个消息,彭雄和田守尧暗道不妙。日军突然进犯,阜宁是他们的必经之处,不能从这个地方继续赶路了。所以彭雄和田守尧商量后,一致决定,改走水路,绕开连云港,从暂时安全的胶东根据地登陆,然后在胶东接着向延安走。

3月16日,这批干部化装乘坐商船从沿河口出发,在第二天早上7点钟的时候,在海上和日军的巡逻艇交锋,干部们在海上进行激烈战斗,战斗中,第三师参谋长彭雄负伤,田守尧夫妇也壮烈牺牲了。

此事过后几个月,汪伪特务机关花费大量功夫,终于弄清楚大部分阵亡的新四军将士名单。而“田守尧”便进入他们的视线,得知此行是前往延安学习,心中来了主意。因为当时交通和情报条件的限制,延安方面并不知新四军干部牺牲的细节,敌人正是完美利用这点,决定来个暗度陈仓,假扮“田旅长”执行刺杀毛泽东的计划。

3个月后,自称是田守尧的同志历经艰难险阻来到延安。

戴笠

自此,这个历时三年之久,戴笠精心设计的特务网,最后却弄得个一朝覆没。

戴笠无奈之下,最后只能把所有特务组织全部撤销,并且下令凡是“汉训班”毕业的今后一律不得重用!

这件事情查明之后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刘少奇在延安召开记者招待会,在全国范围谴责国军军7统派特务试图暗杀毛主席这一卑鄙行为,全国上下对军统这一行为表示强烈的鄙视。国民党军统的真实面目被揭露,他们陷入了舆论的漩涡,国内外都相继报道,丢人丢出了国门。

抗日战争胜利后,陈泊被派到东北根据地,他也继续从事政治保卫工作,担任了吉林省公安厅厅长等职务。1949年6月,陈泊跟随南下干部团到达江西,担任了江西省公安厅厅长等职务,同时,陈泊也做了很多巩固新生政权的工作,是建立新中国的功臣之一。

在广州任职期间,陈泊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破获多起土匪、特务制造的放火、杀人案件足足320多起,抓捕犯人1500多人……

建国初期,在广州中央医院,有4名我党伤员接连死亡件事引起了陈泊的高度重视。陈泊经过侦查,发现医院内有多少10位医生和护士都是国民党的特务,广州中央医院特务案件正式破获。

陈泊

1951年1月24日,陈泊、陈坤作为"英国特务"被逮捕。3天后,陈泊、吕璜、两个孩子,陈坤、高华、3个孩子被火车押解到北京,但两年没有结案。

1952年10月,陈坤去世。1953年5月,北京军管会军法处,因大量起用未经改造的敌特警员,严重违反了纪律,判处陈泊有期徒刑10年,陈坤有期徒刑8年。

叶剑英、周总理先后过问,但没有结果。

此案在广州波及到300多人,广东超过700人,成为建国系统第一大案。

在苦窑中苦熬了10年之后,陈泊出狱回家,见到了家人。

▲布鲁与家人

然而仅仅过了两天,又押被到了湖北荆门沙洋劳改农场,布鲁在这里一呆又是十几年。

在之后的各种冲击中,布陈泊那是“一场也没落下”。

1972年2月,一身伤病的陈泊,在昏迷的情况下与世长辞,这一年他63岁。

1982年5月恢复他的名誉。


从陈泊的身上,我们能学到的不仅是一个革命烈士英勇卫国的精神,更应该学习的是他在经历断臂之痛后,仍然不放弃自己的人生,迎难而上,在逆境中寻找出路的精神。

生命的伟大正是在于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革命先烈的事迹永远值得传颂,其精神也将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延安   阜宁   福尔摩斯   军统   旅长   边区   消音   特务   军旅   手枪   国民党   情报   牺牲   主席   中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