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伟人弥留之际,在叶帅手背上轻点三下,留下著名的无声遗嘱

1976年,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牢牢铭记的一年,这一年我国痛失三位重要的政治人物,东北吉林遭受陨石雨,工业重镇唐山发生了大地震……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让人猝不及防,难以接受,一时间,全国陷入无尽的恐慌和悲痛之中。9月,距离唐山地震过去不到俩月,伟大领袖毛主席重病,当开国元帅叶剑英来到主席的病床前,此时的主席已处于弥留之际,一天之内数次昏迷,叶剑英元帅心痛落泪,轻轻地握起了主席的手,只见主席缓慢的睁开了双眼,手指在元帅的手背上轻轻地敲了三下,而后,又陷入了昏迷状态。曾经身经百战的元帅刹那间眼泪夺眶而出,主席无声地三下敲打,元帅片刻就明白了过来,到底毛主席传递了什么信息?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深意?

说起1976年,这是让全国人民为之沉痛的一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这突如其来的噩耗让无数百姓悲痛至极,在11日的下午,首都百万群众伫立在数十里的长街上,声势浩荡的队伍一起辞别周总理,悲壮的场景令人泪目。

7月6日 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逝世,这无疑给百姓的心中又增添了一剂悲痛。21天后的凌晨3点42分,河北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短短23秒的时间内,造成了24万余人死亡,16万余人重伤。这场灾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恐慌,在距离不远处的北京,中央领导人在第一时间接到电报的时刻,紧急出动了解放军前去唐山救援。此时的毛主席身体每况愈下,在病床上还始终心系国家大事。随着周总理、朱老总先后辞世,主席此时心中百感交集,当他在听到唐山地震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全然不顾自己病重的身体,派秘书给自己汇报最新的震区消息,坚持要亲自批示灾区的重要文件。

接连几件大事的打击下,以及长期疲惫的操心国事,主席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9月8日的晚上,毛主席在弥留之际,第一代中央主要领导人纷纷前来探望他,而深陷昏迷中的主席并没有任何反应,直到叶剑英元帅出现,看到主席一脸憔悴不已的倦容,昏迷中还紧锁着眉头,元帅止不住的留下了泪,紧紧的握住了主席的手。这时,主席的手突然微微颤抖了一下,看到这一幕,身旁的秘书惊喜无比,激动地说道:“主席醒了,主席醒了”。元帅看到也倍感惊讶,再一次紧紧地握住了主席的手,他相信,主席应该有什么重要的话要对自己说。然而病重中的毛主席最终还是没能说出只字半语,而是在元帅的手背上轻轻地敲了三下,这看似轻描淡写的举动,却让元帅瞬间领悟到了主席的深意,主席临终前的三下敲打,也被后人称作为“无声遗嘱”。

原来主席这个小小的举动,其实是在给元帅托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为何主席又偏偏在众多中央高层里选中了叶剑英呢?说起毛主席和叶剑英元帅的缘分,那可谓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主席非常赏识且信任叶元帅,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将他视为是最重要的辅臣之一。当年,叶剑英为躲避老蒋的攻击 追杀,被共产党送去了苏联留学,1930年回国之后 ,叶剑英历经波折,终于顺利赶到苏区,与共产党汇合,此时的他与毛主席一见如故,深深被主席身上的睿智和果敢所折服。

那时候叶剑英在井冈山和毛主席相见,当他看到主席指挥几万红军,顺利击退老蒋装备精良的国军,并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时,叶剑英对主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对主席卓越英明的军事领导才能所深深折服,于是乎,叶剑英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加入主席的阵营,坚定不移的追随着毛主席,两人在后来的抗战中,并肩同行,成为了非常好的革命搭档。在经历艰难的革命抗争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然而新中国成立初期,当下时局却并不乐观,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我们的志愿军不假思索,奋不顾身的再次雄赳赳气昂昂,迈过鸭绿江,在领导人英明的指挥作战下,我们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但这场恶战也让我们痛失了无数志愿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第一代中央领导人带领我们一步步从战乱走向了和平,从穷困走向了自给自足。

1976年,随着周总理、朱老总先后辞世,再加上唐山大地震的爆发,给我们当下的政治和经济都造成了不小的伤害,此时病重的毛主席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心系国家和百姓,让他怎么能放心离开。当叶元帅紧紧握住主席的手时,主席仿佛已经找到了那个可以托付的人,他相信叶元帅的人品和英明之处,是绝对可以委以重任的。1897年,叶剑英出生在中国最黑暗的年代,幼年时期,他便心怀大志,期望能振兴中华,保家卫国。1924年,叶剑英如愿进入了当时的著名军校——黄埔军校,成为了周总理的师弟。

而原本他是从属于国军,但却不惜以身试险,揭穿老蒋的阴谋 ,暗地里默默帮助共产党。正是因此,红军一次次地成功脱离险境,事后,得知事情真相的毛主席给予了叶元帅高度的赞扬:“是叶剑英救了党,救了红军!”这也能理解,为何主席会在弥留之际选择了叶元帅,也是希望叶元帅可以像辅助自己一样辅助当下的华国锋。虽说华老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领导人,但相比毛主席,不可否认还是缺少了一些领袖之风,在当前的时局下,新中国成立不久,还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如果华老身边能有像叶元帅这样有勇用谋、赤胆忠心的人物加以辅助,那中国的发展必定会安稳和平,蓬勃向上,那毛主席自然也可以放心的闭上双眼了。

此时的叶元帅辅佐华老稳定住了当前的局势,然而此时的新中国经济还处于落后阶段,中国迫切需要以为更优秀的指引人。这时,叶元帅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并极力地向中央多方推荐,这个人便是邓小平同志。在叶元帅眼中,邓公的能力出类拔萃,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在中国当前的时局下,正是迫切需要这样的引路人。就这样,经过多方推荐,邓小平同志走到了台前,在他的指引下,我国迎来了崭新的春天。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邓公来到广东进行考察的时候,有了非常大的心理冲击。

广东与香港隔海相望,但两地的经济悬殊却如此之大,香港已经跻身为经济发达的大都市,而广东却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县城,所以那个时候,不少老广不惜搏命偷渡到香港,这不仅是中央为之头疼的问题,也让香港政府嗤之以鼻,大力进行管控。看到这些问题的接踵而至,邓公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提议,在1978年的时候,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春风吹满华夏大地,中国经济得到复苏,曾经落后的经济面貌焕然一新,国家迎来了新的格局,百姓盼来了经济上的飞跃。

叶元帅最终也不负主席的所托,既辅佐华老渡过了中国最艰难的时刻,也推荐了邓小平同志,让我国的经济在短短十年内得到飞速发展。 1986年10月,叶元帅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九岁!其实纵观叶元帅的一生,他为我们民族的独立以及人民的解放,无悔地奉献了所有。我们的百姓为拥有这样优秀的领导人,而感到幸运和安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弥留之际   唐山   时局   遗嘱   香港   广东   元帅   伟人   中国   主席   著名   百姓   经济   叶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