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十年 兴山蝶变

金秋十月,

行走在昭君故里、香溪河畔,

处处升腾着

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气场,

涌动着干事创业的无限活力。

数说兴山十年

兴山县城古夫,一列列高铁呼啸而过,县域首座旗舰级商业综合体——红星美凯龙爱琴海文旅商业综合体建设如火如荼;水月寺镇山下河谷,嘲天吼景区创新推出的夜游项目吸粉无数;经济开发园区平邑口工业园,企业车间生产繁忙,一座百亿绿色园区迅速崛起……

兴山县城 王雷 摄

放眼望去,一个山清水秀、民富县强的和美兴山跃然眼前。

绿色崛起 打造“两山”转化样板

9月16日,兴山县峡口镇岩岭村岩上茶居,朵朵“蘑菇”掩映于百亩茶园之间,令人好奇不已。

岩山茶居 兴山县委宣传部 供图

走进一看,“蘑菇”竟是帐篷酒店,依山分布着大小25栋。凭栏而立,群山尽收眼底。

“酒店按照五星级标准打造,实行科技智能化管理。”岩上茶居老板乔云明介绍,项目还配套建有会务接待中心、餐饮商务中心、户外拓展基地和水果采摘园。自开业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1.8万人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6年,岩岭村党支部书记唐志盔向在外创业多年的乔云明发出了回乡创业邀请。一直想为家乡发展尽一份力的乔云明当即答应。

先建茶园和小水果采摘基地,后发展高端民宿,岩上茶居渐渐“出圈”,现已成为普安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和2.5天周末农文旅康养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

乔云明告诉记者,该项目总投资5500万元,占地24.6亩,于2021年初开工建设,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收入1500万元。

昔日的岩岭村“藏在深山人未识”,如今每逢节假日,人潮涌动。

旅游火了,人气旺了,现在村里发展民宿6 家、农家乐9家。去年村集体收入达1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7万元。

岩上茶居只是兴山县发展全域旅游的缩影。近年来,兴山立足山区县情,做好“山”文章,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融合共进,形成了“山上康养度假”与“山下旅游观光”的联动发展格局,成功获评“湖北旅游强县”。

兴山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至8月,兴山县累计接待游客462.7万人次,同比增长25.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22.1%。

兴山县委书记曹宏伟表示,兴山将谋定后动、谋定快动,统筹抓好香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和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切实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努力打造全省和华中地区“两山”转化样板。

交通突围 “陆水空铁”一体推进

走进郑渝高铁宜兴联络线高岚河特大桥施工现场,机器轰鸣,桥墩耸立。“高岚河特大桥最高墩124米、主跨143米,是全线最高、最大跨、最复杂的桥梁工程。”项目现场技术负责人刘诚介绍,最高桥墩净空高124米,为高铁全国之最。全桥共有10个桥墩,其中百米以上就有3个。

据了解,郑渝高铁宜兴联络线全长109公里,其中,兴山段全长38.38公里。“建设任务为‘四隧四桥’共15个作业面,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力争2024年底建成。”兴山县铁路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吴胜前介绍。

宜兴联络线项目沿线山高谷深,桥隧占比100%。全线最长、地质最复杂的控制性工程要属兴山东隧道,不仅穿越喀斯特和炭质页岩地层,而且极易引发突泥涌水和变形坍塌。

对此,项目建设方专门研究辅助坑道设置方案,最终确定取消近4公里长的横洞,将平导单车道改为双车道,并扩大断面,相应调整设计参数,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

兴山高铁站 袁选国 摄

“宜兴联络线建成通车后,从宜昌到兴山只需20分钟。”吴胜前说,届时,兴山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

近年来,兴山县加快建设区域性交通物流集散中心,全面实施“539N”规划,构建大交通格局,为全面融入“124”高铁经济圈奠定坚实基础。

最美水上公路 王雷 摄

兴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吴浩介绍,兴山将全面提速252省道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古夫绕城、S287改扩建、峡口香溪河大桥等项目,抓紧十宜高速、兴山通用机场的前期工作,积极推动船进峡口水港,奏响交通建设“强音”。

工业强县 县内县外协同发展

走进兴山经济开发区宜昌科林硅材料有限公司,员工们正通过电脑精准操作,屏幕上的数据实时变化,生产车间一派火热。

科林硅主要从事高纯度硅油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2021年,公司硅油产能从1万吨/年扩增至3.5万吨/年,硅油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今年,科林硅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兴山第二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近年来,兴山加快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利用石墨资源和兴发集团生产的有机硅单体,引进培育优势企业,打造出硅基碳基新材料产业链。

卡乐尔年产2.4万吨色浆系列项目、雅邦年产5万吨有机硅密封胶项目已投产,梦之江、华岱有机硅新材料项目进入主体施工,投产指日可待……

随着一批上下游项目开花结果,兴山硅碳新材料产业链发展迅猛。数据显示,该产业链企业产值达到60亿元。

抬头满眼山,地无三尺平。由于地理环境所限,用地一直是兴山发展工业的瓶颈。

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兴山不断发展壮大“飞地经济”,目前已在宜昌高新区、猇亭区、宜都市形成规划总面积2万亩、成员企业近30家的三大飞地工业园区。

9月21日,总投资4.7亿元的汇富纳米“2万吨/年气相法纳米粉体材料项目”暨“6000吨/年纳米粉体及深加工项目”在兴发集团宜昌新材料产业园正式开工,兴山飞地工业园区发展又添强劲动力。

目前,兴山已形成域外“飞地经济”和域内绿色工业两翼齐飞的工业格局。

为民惠民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上下楼再也不用爬楼梯了,真方便!”说起装配好的50部电梯,古夫镇兴发家园小区的业主格外开心。

兴发家园是老旧小区,有业主1000户,其中近一半居民是老人和小孩。电梯的安装,极大方便了居民出行。

近年来,兴山县投资数亿元,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100多个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每逢傍晚,古夫河畔的塑胶步道上,人们或健步快走,或倚栏观赏变幻多姿的音乐喷泉。

紧邻的运动公园里,年轻人在球场上尽情奔跑,释放青春活力。这个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的运动空间,拥有五六米宽的步游道,还有足球、篮球、羽毛球等9个球场。

在距滨河公园数百米的兴山县智慧康养中心一楼,大屏幕上显示着工作人员在各乡镇分散居家特困供养人员家的服务情况及福利院康养人员的生活状态。

兴山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推动各部门资源共用、信息共享,引进专业社会康养机构,构建覆盖全县的智慧居家康养服务体系和信息网络服务平台。

在不断完善智慧康养平台的同时,兴山加紧进行养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提升,投入资金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对古夫镇、峡口镇等日间照料中心进行改造升级,新建古夫镇龙珠、后河两个社区居家养老中心。

近年来,兴山县不断加大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投入,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支出达73%,全面小康指数位居全省前列,蝉联全国文明县城四连冠。

如今的兴山,正打造志愿之城,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和美之城增添新的亮色与温度。

我眼中的十年

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张立从打工者到创业者的华丽转身

我叫张立,今年36岁,是土生土长的兴山县榛子乡和平村人,以前怎么也想不到会在家门口成功创业,办起农家乐,吃上旅游饭。

榛子乡海拔1300米左右, 推窗见绿,气候舒适,夏天凉爽宜人,生活在这里很惬意,记忆中不足的就是当时交通没现在方便快捷,出一趟门很不容易,经济收入来源有限。

大学毕业后,为了有更好的发展,我去了广东,在一家大型企业上班,经过3年的努力,我做到了车间主任的职位,在2012年左右,我的月薪达到了7000元以上。虽然收入不错,发展前景也不错,但家乡的好山好水时常萦绕在梦中。

2013年途经兴山的沪蓉高速宜昌至巴东段即将通车,县内的水上公路正在建设中,榛子乡的建设也越来越好……当年我父亲生病了,没人照顾,家里的事也缺人料理,这促使我下定决心回乡发展。

初回家乡,曾尝试过种植烟叶、蔬菜,虽能维持基本生活,但收入有限,与我在企业上班时有较大差距。随着高速、最美水上公路的通车,我发现来兴山游玩的人越来越多,我又在集镇上开起了餐馆。2017年左右, 当时的兴山县乡村振兴试验区(现在为乡村振兴示范区)以我们榛子乡为核心区进行创建,榛子乡昭君原野避暑康养度假区也正式开建。

榛子乡要发生大变化了!乡里鼓励我们在家里创业,开办农家乐或民宿,并对有意愿的村民进行培训指导。为了提升环境,榛子乡政府还投资对我们房子外立面进行了美化装饰,并对村周边的环境进行了改造,整个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

2018年,我的“巷子人家”正式开业了。我很庆幸搭上了兴山旅游的发展快车,生意超乎了我的想象,特别是在夏天旅游避暑旺季,武汉、宜昌等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高峰时期,我们一天接近30多桌客人,有1.7万元左右的毛收入。去年我们店总收入差不多百万左右,除去各项开支,收入还是比较可观,回来发展的路子走对了。

今年高铁通车了,来榛子乡旅游的人也更多了。现在仅我们这条道路边上就有民宿、农家乐14家,整个乡里有60多家,都发展的不错。听说榛子乡还准备引进3—4家康养组团,充分开发挖掘旅游资源,未来的榛子乡将达到年10万旅居人口的规模,想想心里都激动。

7月,昭君原野度假区旁的滑雪场正式开工建设,听说年底即可开滑。“夏季避暑康养、冬季赏雪滑雪”,榛子乡的旅游发展越来越好,我们也是“大树底下好乘凉”。明年,“巷子人家”要扩大规模,增加房间,进一步提升接待规模与水平,把“旅游饭碗”端得更牢更稳!


记者手记

担当实干托起“富民强县”路

作为三峡生态屏障、神农门户的兴山,群山环绕,地无三尺平,多年来囿于地理位置与环境容量限制,发展受阻。

“好日子等不来,要不来,唯有奋斗,别无他路。”勤劳智慧的兴山人立足县情,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深入践行“两山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探索出一条富民强县之路。

上世纪70年代,兴山人民靠着“吃洋芋果、凑分分钱、睡板板床、肩挑背驮”的猴子包精神,建成猴子包电站,开启了兴山工业的发展之路,孕育出后来的中国企业500强兴发……

奋斗的基因在传承,探索的脚步不停歇。“飞地经济”“交通突围”“全域旅游”“打造硅基碳基产业链”“千亿兴发““一中心四组团”……一个个立足县域实际,突破性发展的举措让昭君故里,这个千年古县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日新月异,一路高歌猛进。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18万兴山儿女正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锚定“六争创、六中心”的奋斗目标,砥砺前行,奋力争当全省山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来源:和美兴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兴山   兴山县   硅油   昭君   宜兴   宜昌   飞地   榛子   项目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