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临终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之后必出奇才,百年后预言成真了

作为明朝开国皇帝的朱元璋,他的一生可谓是颇具传奇。从一开始地位卑微的乞丐身份,到历经农民起义成功后,一跃成为了身份尊贵的天子,当然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自身的才智和魄力,更多是依靠身边能人志士的帮助,刘伯温便是其中一位颇具神秘色彩身份的一位能人,关于刘伯温的很多传奇故事都流传至今,其中就有一条刘伯温的临终预言,百年之后竟然一字不差的都应验了。

那么刘伯温到底是何许人也呢?他又具有什么过人的天赋呢。

刘伯温,原名刘基,是元末明初军事家、文学家等,明朝开国元勋。其本人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拿诸葛亮与之相比,由此可见刘伯温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分量了。实际上刘伯温早在幼年的时候就小有名气了,他不仅聪慧过人,还十分的好学。在其12岁的时候就能够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小神童”。就是这么一个小神童,在父母眼里并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在很多时候他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后来为了扩宽自己的眼界和认知,年纪轻轻的刘伯温便决定外出游学,并在此期间,他领会到了很多地方的人间疾苦,为此刘伯温的心中才决心想为当时的老百姓们做一些实事。

可初入仕途的刘伯温根本忍受不了当时官场的风气,既然不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那便干脆告辞退出,退隐山林的刘伯温虽远离了官场,但依旧是心系国家发展,并在《郁离子》曾抒发过自己心中治理天下的大道。

在这乱世中,怀才不遇的刘伯温早经看透了这凡尘俗世,本想在这山林中过着随心所欲的生活,但奈何刘伯温的才华和名声远扬,当时还是起义军领袖的朱元璋就想请他出山。面对朱元璋的到来,刘伯温一开始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甚至对朱元璋的到来表现得很冷淡,不过朱元璋还是很重视知识分子,后来在经过宋濂的一番交谈后,才觉得朱元璋还是有些靠谱,再加上朱元璋本身也心系百姓,深知老百姓们正在处在水深火热的动乱当中,要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就得有个安稳统一的环境。朱元璋心中的愿景无疑和刘伯温的志向相同,也正是这个主要的原因,刘伯温才决定助朱元璋创出一番事业。

具有雄韬伟略的刘伯温也没让朱元璋失望,经过多次的战役之后,朱元璋的势力越来越大,在彻底消灭陈友谅等人之后,便很快统一了天下。登基后的朱元璋也是多次听从刘伯温的建议,确定了新的国策和一些军政法令,在经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出台后,明朝才逐渐的走上了发展的正轨上来。然而本应该享受功臣待遇的刘伯温,却也遭到了朱元璋的猜忌。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聪明的刘伯温早就有所准备,因为他深知鸟飞尽,良弓藏的道理,为此他主动提出告老还乡,再次退隐山林!

然而回家后的刘伯温身体却不如人意,在心患忧虑和巨大的压力下,最终也是没支撑多久后便撒手人寰了!

据相关记载,在刘伯温闭眼弥留之际,曾特意告诉儿子:“我刘家命数未尽,九代孙必是奇才”,说完便驾鹤西去了。听到这个临终预言,一开始刘家众人是心存怀疑,并没有放在心中,可过了百年之后,谁曾料到这个预言竟然应验了!


实际上,在刘伯温去世后,刘家后几代人都未取得什么功名成就,甚至可以说是由盛转衰,暗淡了好几代人,直到明世宗时期,刘家第9世子孙刘瑜的出现,才给刘家重新带来了希望。刘瑜这个人可谓是能文能武,自幼就能熟读四书五经,在诗词上的造诣颇深,除此之外,他还精通兵法,在布兵摆阵上和武功方面都有自己得独到见解,可谓是一位难得少见的奇才了。具有一身本领的刘瑜后来也是受到了皇帝的青睐,并让他承袭了家中的爵位,刘伯温的家族在历尽了家道中落后,也是再次迎来了兴盛。

刘伯温的预言在百年之后果真得到了应验,第九代子孙刘瑜作为奇才也是获得了朝廷的重视,并带领刘氏家族逐渐走向了兴盛。这也难怪刘伯温以神机妙算和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奇才   临终   明朝   百年之后   能人   兴盛   官场   山林   成真   儿子   心中   身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