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亲侄子,获诺贝尔奖后表示:我不是中国人,我在美国长大

钱学森亲侄子,获诺贝尔奖后表示:我不是中国人,我在美国长大

我们都知道,新中国的建立,是经过了无数的磨难,正是这些波折,才造就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而那些被国家资助去美留学的学生,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之后,个人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当他们拥有了足够的力量之后,他们就会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

是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带回家乡,还是留在美国发展?

大家都知道,钱学森是著名的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的载人太空事业的创始人。

在中国技术水平还不够发达的年代,钱学森先生舍弃了美国的高额薪水,毅然返回中国,那时的中国还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

然而,许多人并不了解钱学森的侄子钱永健,他的人生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

钱永健生于1952年,是钱学森的亲堂弟的三子。他的家庭背景如下:

钱学森的生父钱均夫,与钱学榘之父钱泽夫为亲兄弟,钱学榘有三子:钱永佑,钱永乐,钱永健。

钱学榘是钱永健的父亲,他毕业于中国名校交通大学,是学校里的佼佼者。

之后,他前往美国,继续留学麻省理工大学,在美国航空公司担任资深工程师,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航空技术专家。

钱学森在1949年,曾劝说服的弟弟钱学榘回国,但他决定成为美国公民。

从那以后,钱学森和他的弟弟钱学榘就联系得很少。

钱学榘在美国定居,他的子女也都长大成人了。

长子钱永佑,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神经生物学家,斯坦福大学的教授。

像很多其他的科学家一样,钱永健少年时代的创造性思想得到了发展。

在美国,钱永健从小就对化学感兴趣,在中学时,他在自己的地下室里做过一次化学试验,里面装满了各种瓶瓶罐罐,有一次甚至烧毁了一张乒乓球桌。

看起来调皮捣蛋的小家伙,却显出了研究化学的天赋。

好在钱永健的父母很开明,在乒乓球事件发生后,他们并没有阻止钱永健,反而一直在帮助他进行化学研究。

受其父母的熏陶,钱永健凭借自己的才华和不凡的勤奋,16岁就赢得了西屋科学奖,并于同一年获得美国杰出学生奖学金,并被哈佛大学录取。

经过不懈努力,钱永健先后赴哈佛、英国剑桥进修,为其科研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钱永健以钙为研究目标,但在此方面却遇到了难题。

因为不能渗透染料,所以这项研究就陷入了停滞。

钱永健在钙的研究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并最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的技术不需要注入就能穿透细胞壁。

这一技术上的突破,让他在科学界声名鹊起,也赢得了不少奖项。

他与其他两位科学家于2008年在绿色荧光蛋白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并获得诺贝尔奖。

得到了这个消息,所有人都为钱永健感到自豪,他虽然是美国公民,但他毕竟是中国人。

然而,钱永健在接受采访时的回应,却让很多中国人大吃一惊。

感谢祖国培养 我是美国人

“恭喜你获得了诺贝尔奖。”

“谢谢。”

在2008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上,钱永健和记者们聊着天,记者们也是一脸的自豪:“中国的媒体对于你的华裔身份都有所期待,你能不能说说你的想法?”

他在公众面前说:“我生于美国,而且不太会讲中文。

我是美国国籍,是一个美国科学家。

一个人的身份是不能由血缘理论来决定的,而自由的环境则是培养科学家的必要条件。”

此言一出,顿时在国内的媒体上炸开了锅,引发了轩然大波。

他已经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

在美国长大,又是美国公民,也愿意将自己一身热血洒在美国的科研事业上,不希望被人称为中国的科学家。

虽然他体内流淌着中国人的血液,但钱永健还是说:“我希望你们不要太在意自己的血统。”

所有人都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甚至有人站了出来,对着他破口大骂。

可惜,钱永健在2016年8月因心肌梗塞而逝世,他的传奇人生就此终结。

所有人都对钱永健“对于国籍和血缘”持不同的看法,但是在钱永健去世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身上。

作为钱学森的侄子,钱永健一向以自己的身份为豪。

但他觉得自己生于美国,思想和成就都来自美国,因而成为一名美国的科学家。

对于这个决定,很多人都很失望,但是他已经决定了,我们也没有办法,移民是合法的,我们也没有办法。

他很自豪自己是钱学森的侄子,但一说起国家,他就变得很敏感,总是矢口否认,说自己是美国人。

平心而论,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情有可原的。

毕竟,他从小就在那个地方长大,受过他们的教育。

他出生后就和国内没有什么联系,更谈不上什么感情,自然也就不可能自称中国人。

从这一点上来说,也是可以理解的。

现在钱永健去世了,大家也就不再关注这个问题。

有意思的是,他的哥哥钱永佑,也是美国有名的科学家,出生在中国,后来又去了美国,也不再提回国效力。

追根溯源,钱永健的祖籍是中国,他的父亲是中国人。

但是他从小在美国长大,在美国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钱永健想要对中国有一种归属感是很困难的。

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张白纸,环境就像是一幅画,在一个地方待的时间长了,就会留下更多的痕迹。

从更大的角度来看待一些小事。钱永健这么说,是因为他已经和美国的文化融合在一起,他对自己成长的环境非常熟悉。

他在美国文化的熏陶下长大,对美国的归属感不如说是一种本能。

钱永健说自己是美国的科学家,是很自然的,不是故意的。

这很符合一般人的想法,就像我们对自己祖国发自内心地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一样。

试问,遍身周遭流淌的热血是否凉过?

各人有各人的抉择,在这里不做任何评价,但是赋予生命的血脉可以失去,那还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

轻视自己的出身,人生就剩下唯一的归宿。

钱永健先生,有没有想过,你的家乡朴实的黄土,冰雪高原,十里果香,汩汩清泉。

罢了,这些凡俗野景怎入得了先生你对科学、对自由,对美国,都那么的敏锐的双眼。

尽管钱学森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先生留给我们的思想,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钱永健于2016年逝世于美国,终年64岁,而这位让美国人津津乐道的科学家,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钱永健的父母、舅舅,都在美国,为美国的教育和科研服务。

同根同源,却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也不知道后世会怎么看待钱永健?

结语

泱泱大国,不需要无耻地忘恩负义之辈。

相信,我们的民族,一定会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民族。

在为祖国培养人才的同时,也会为国家招揽更多的优秀人才,如此一来将会生生不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联系删除)

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喜欢文章就请点赞关注,在下方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欢迎转发分享,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侄子   美国   诺贝尔奖   中国人   美国人   归属感   中国   科学家   所有人   化学   钱学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