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麻石老巷子

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的舅爷爷住在故乡大码头岸边的麻石老巷子。

麻石老巷子

在水运还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和商旅出行方式的年代,这里曾经是客商云集的城镇中心,是故乡最繁华的地段,类似于重庆嘉陵江边上的磁器口小镇。

大码头

其实小时候的我并不知道舅爷爷住的麻石巷子叫“玉陵坡巷子”,只知道那是一条麻石铺成的小路,对面来人还要斜着肩膀避让一下,两边则是高不可及的青砖墙面。这是一条有两三百年历史的明清古巷。

奶奶他们那一辈的兄弟姊妹亲情浓厚,走动频繁,所以舅爷爷家我是常去的。

舅爷爷家离我们家不算远,我们家就在大码头的河对面,橡胶机械厂的趸船码头岸边,背山靠水。

依山傍水

从我们家到舅爷爷家只需在龙山港码头坐机帆船摆个渡,交通很方便。

记忆中逢年过节的时候,奶奶都要带我到舅爷爷家住上一两天。在那个年代,如果去了舅爷爷家不住上一两天,就好像生分了。

而每年资江河里发洪水的时候,我们家因为是在岸上住,滚滚而来的洪水常常会淹到家里来,所以每逢这个时候总是要在舅爷爷家里住上好几天的时间,直到洪水消退。

洪水淹没了宝塔底层

住在舅爷爷家的时光是很快乐的,他们家在二楼,靠马路,外墙上写着“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这个房子到现在还在。

舅爷爷习惯早起,每天早上到了时间他就会把墙角的一根绳子一扯,墙上的小广播就开始播音了,播音的前奏总是一段民乐演奏,是我很喜欢听的,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首乐曲的名字,是广东民乐《彩云追月》。

舅爷爷家的窗台是临街的,我白天总是喜欢趴在窗台上看着下面熙熙攘攘的人来人往。我喜欢住舅爷爷家,就是喜欢他们家临街的热闹。

临街对面就是各式各样的小店铺,我记得的有卖布的、卖油纸伞的、卖南货的、卖米粉和金果坨的,而记忆最深的是正对面的那家五金店,店里的小伙计一天到晚拿着小榔头捶捶打打,他是手工在做钢筋锅。那时候总觉得那小伙计的工作挺好玩的,因为手上有个锤子可以敲敲打打,边上不会有大人呵斥他。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舅爷爷因为年纪大了,就搬到他儿子家去住了,我就再没有趴在舅爷爷家窗台上看过临街的热闹。

再后来,因为城市规划中的开发区和新城区远离老街,曾经熙熙攘攘的大码头老街和老巷子就逐渐人烟稀少,直至没落萧条。

十几年前,玉陵坡麻石巷子里的大门还没有封堵,楼上楼下还住着寥寥无几的老居民。上二楼的木质楼梯是越发的破旧不堪了,楼梯口黑咕隆咚,但人还可以上去,我扶着梯子上去了,还找到了四十年前舅爷爷住在二楼的那间老房子。那一刻,才由衷体会到了什么是“物是人非”。

前年夏天一个同学陪我旧地重游的时候,麻石巷子两边的门已经全部用青砖封堵了,居民早就迁走了,老街成了一座空城。

昔人早已故去,繁华已尽,但昨日还在脑海中重现。

好在故乡的老街已在全面休整,修老街的老彭隔三差五就在抖音发老街修缮的视频。

于是,我做了老彭的铁粉。


RICHARD LEE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麻石   巷子   老街   故乡   舅爷   青砖   民乐   洪水   窗台   码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