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老街上的乾益升粮栈,创建人为朱昌琳,曾为清末长沙首富

一直在路上,发现美,分享快乐!

太平老街,是长沙城中最有名的历史文化街区,这里保存有完整的明清到民国年间的街巷格局和古建筑,其中,贾谊故居就位于太平老街,也因此获得“湖湘文化发源地”的美誉。

由于地处最繁华的五一广场商圈,加上这些年长沙的旅游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城市,太平老街也变得格外热闹。在商业化的喧嚣中,那些带有强烈历史印记的东西,很容易就被淹没。

太平老街的主街全长380米,再加上横跨东西的巷子,总面积达到12.57公顷,是一处人文荟萃之地。

在老街的中段,有一栋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十分引人注目。大门上方竖写着“太平粮仓”四字,四周的装饰条却为欧花,大门两旁的壁灯也为欧式。大门右侧的山墙突出,上面写有“钱益升粮栈”的字样。

旁边寻找到有关此楼的介绍,原来最初的主人叫朱昌琳,开设于清咸丰年间。在朱昌琳的后面还有个括号,说明他是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曾伯祖父。所谓粮栈,也就是粮仓。

朱昌琳到底是何许人?能在城中的核心地段建造仓库,并且只储存自家生产的粮食,看来实力非同一般。

经过了解,原来他不仅是清末时长沙的首富,更为重要的是,他还乐善好施,为长沙人办了很多好事,也为当时的官府分担了很多责任,并因此得到朝廷的嘉奖,被授予内阁学士衔,所以大家都尊称他为“阁学公”。

朱昌琳虽为秀才出身,但在乡试中却屡试不中,只好转而经商,没想到凭借着敏锐的经商头脑,以及乐于慈善的品质,殊途同归,最终获得了比入仕为官更加显赫的荣耀。

朱昌琳赚得的第一桶金,就是从经营谷米开始的。他做粮食生意的理念和别人不同,其售卖的谷物都是自家出产的。所以,他购有大量田地,并征集农民耕种。除了长沙太平街,朱昌琳在很多地方设有粮栈,用于储存粮食。

他这种独特的经营理念,一方面能确保粮食的品质,同时还能抵御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

如今的“太平粮仓”,已列入“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单。它就像是一座纪念碑,让我们了解到,在长沙悠久的历史中,曾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极客行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粮栈   太平   长沙   咸丰   伯祖   老街   粮仓   清末   首富   年间   粮食   大门   街上   朱昌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