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寿命长短,不在于运动,不在于喝水,请重视这3条准则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无长寿之意识,必无健康之身体。


长寿,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人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其实,最好的“长寿秘诀”就在我们身边。


以下三条准则,如果做到了,说明你比想象中更长寿!



起居有常


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在《镜花缘》里描绘了好多有趣的国家:


黑齿国,两面国,劳民国,女儿国,君子国等等。


其中,有个伯虑国,里面的每位国民都不敢睡觉,因为他们总担心“睡去不醒,会送了性命。”


所以每一个人从出生起便日夜愁眠,混混沌沌,没有一天开心日子。


由于长期睡眠不足,再加上忧虑过度,伯虑人的寿命也很短。


故事很有趣,睡眠不足会折寿,又不仅仅是一个故事。


据研究表明,每天睡眠不足6个小时的成年人,体内有711种基因功能发生变化。


这700多种基因,直接与我们的代谢、炎症反应、心理状态、精神状态挂钩。


简而言之,它们的改变,会导致我们脱发、记忆力减退、糖尿病、痴呆、加速衰老,增加患癌风险......


并且,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的成年人,死亡率要比其他人高180%。


莎士比亚曾说:“舒服的睡眠,才是大自然给人的温柔护理。”


夜深了,人静时,应该关掉电脑和手机,尽量在十一点之前,进入梦乡,为明天积攒元气,为未来储蓄健康。


工作的时候,好好工作;该睡的时候,好好休息。


睡得好,人生才好。




饮食有节


希波克拉底说:

“要让食物成为你的药物, 而不是让药物成为你的食物。”

吃饭虽日常,但不是件小事。


能吃能喝不健康,会吃会喝才健康,胡吃胡喝要遭殃。


有句俗语说:皇帝的早餐,大臣的中餐,叫花子的晚餐。


很多健康专家也这样倡导:早餐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


但现实中很多人却恰恰是“早饭不吃,午饭凑合,晚饭撑个饱”。


好好吃饭,就是一种养生。恰当的饮食习惯,是少用煎炸等烹饪方式,不挑食、荤素合理搭配,粗粮、细粮、水果都要吃一些,保证营养均衡。


曾有一位学僧问禅师:“和尚最近怎么用功?”


禅师答:“饥来吃饭困来眠。”


学僧不解:“平常人不也吃饭睡觉?这也叫修行吗?”


禅师答:“平常人吃饭时千般计较,不肯乖乖吃饭;睡觉时百般思索,不肯乖乖睡觉。”

好好吃饭的人,不仅懂得健康的可贵,更深谙养生的智慧。


一日三餐,就是一场生命的修行。




情绪稳定


崔永元采访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向这位老人问起长寿的秘诀。


周有光答:“凡事要往前看,要想得开。”


崔永元玩笑道:“要是我想不开呢?”


周有光说:“拐个弯不就想开了嘛!”


古人说得好:心宽寿自延,量大智自裕。

心放宽,寿命自然延长;气量大,生活的智慧就多。


生活从不会一帆风顺。总有一些事,让我们怒火中烧;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生怨气。


有智慧的人,要懂得“装糊涂”。


生活认真,而不较真;不与人吵,气不过夜;心不留怒,不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致命的情绪》一书中指出:人体很多疾病都与不良情绪有关。


常常郁闷,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50%。


总是忍气吞声,癌症的几率是正常人的3倍。


拥有癌症性格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罹患癌症。

坏情绪并非无关痛痒,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气得睡不着觉,心堵得慌,往往身体就在酝酿着一场大病。


脾气不是人生的全部,但却决定人生的质量。


懂得管理情绪,有好的脾气,让自己活得开心,活得长寿。



俗话说: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想健康长寿其实不难,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就会有一副健康的身体,减少病痛,长寿过百年。


保持健康,是一辈子的任务。


健康要从每一天开始,每天健康,就一生健康。

来源:国学一刻

山西画报忻州记者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大智   忻州   长寿   禅师   长短   癌症   寿命   准则   情绪   重视   身体   智慧   人生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