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的你,格外美丽

这是一个女孩的故事。

曾经在一次朋友聚会时聊起了这么一个话题:上岸后的女子还能找到幸福吗?

朋友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的格外热烈。

我就静静地看着她们,微笑着,没说话。

习惯于先倾听,然后整理归纳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朋友们的观点持否定态度的占了绝大多数,她们认为:女孩一旦有了不能为人所知的从业经历后,首先她的价值观就会由扭曲变成了习惯,继而影响到家庭生活。而且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样的女孩首先就会被贴上一个负面的标签,只要这个标签被贴上了,人们就会根据这个标签对女孩形成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这个印象一旦形成了,女孩若想撕下这个标签,恐怕比登天都难了。

我想了一下,说的没错,但是这不就是偏见吗?你都不曾试着去了解她,你有什么资格给一个女孩贴上标签并加上注脚呢?

实在是有点莫名愤怒了。

我端起酒杯,缓缓的品尝着杯中那鲜红如血的酒液,借此努力平抑激愤的心情。

朋友在我始终没有说话,就让我也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我看了看她们,说道:在发表我的观点之前,我想先讲一个故事。故事不长,请你们耐心听完之后,我再说我的观点。

女孩和男孩都来自偏远的山区。由于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环境,因此整个村子都是极为贫困的。

一切的改变都要感谢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

在女孩六岁那年,村里来了两个外乡人。这两个外乡人在县长、村长的陪同下,先是将村子逛了一遍,然后又专门挑了几户村民进行了家访。

家访结束之后,一行人还在村长家关上了门,商谈了好久。

等他们谈完了,村长就召集全体村民开会,宣布村里要开设一个学校,并且准备打通村里通往县城的山路。

村民们基本没什么意见,表示一向以来村长的为人处世都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大家伙也从没吃过什么亏,所以村长怎么说,大家伙就怎么做。

很快村里的学校就建成了,通往县城的路也打通了,村子里的孩子都在九月份入学读书了。

由于村子不大,所以读书的孩子也不多,拢共也只有不到二十个,因此上课时都在一起上的。

女孩和男孩就这样一起在村子里同桌读完了小学。

到了念中学的时候,由于学校在县城,因此孩子们又一起去县城念完了中学。

这段求学时期,女孩和男孩一直都是同桌。

九年的朝夕相处,两人之间渐渐的就产生了朦胧的情愫。

这个时候,村子经过九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村子里一些头脑比较灵活的家庭手上也积累了一些钱,村民的生活也就产生了差异。

女孩的父母由于本性善良,有点怕事,因此虽然是衣食无忧了,但手上却始终没有攒下钱。所以在面对女孩继续升学的问题上,就始终觉得还是让女孩早点工作比较好。不管是村长怎么劝说,女孩父母始终没有松口,咬死了不再让女孩读书。

村长见劝说无果后,便也不再劝了。

新学期开始前夜,女孩在村外小树林里和男孩告了别。男孩即将去县城读书,而女孩则在父亲的联系要去南方打工了。

万幸的是,距离与环境没有冲淡两人之间的感情。他们经常相互联系并鼓励对方要努力工作与学习,并许下了一生的承诺。

生活的磨难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予人们考验。

在男孩面临高考的前一个月,女孩的父亲由于意外致残了。

突如其来的事故一下子将女孩原本平顺的生活节奏给打乱了。

为了保住父亲的生命,女孩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不说,还在村里欠下了一笔钱。好在经过手术,女孩父亲的命是保住了,但是从此身边就离不开人了。家庭生活的担子一下子落在了女孩的肩头。

沉重的经济压力几乎将女孩压垮了。

为了家庭,也为了男孩能继续求学,女孩再三考虑后,决定下海试水。

当女孩将决定告诉男孩时,两人抱头痛哭。

看着女孩虽满脸倦容,却依旧清澈的眼神,男孩郑重的再次确认了承诺。

在天地的见证下,女孩将自己完完整整,干干净净的交给了男孩。

第二天清晨,女孩就离开了村子,没有人知道女孩去了哪里。

此后,每个月的月初,女孩的母亲和男孩总会按时收到汇款。起初的金额并不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额逐渐增大。

女孩的母亲曾经试图联系女孩,但通话始终停留在寒暄的阶段。

男孩对女孩的去向知道的一清二楚,但是从未告诉过任何人,包括女孩的家人以及村长。

就这样,在男孩硕士毕业即将进入工作岗位的前夜,女孩回来了。

依旧是人们印象中的那个女孩,温柔善良,落落大方,只是眼角有了不易察觉的皱纹,谈吐成熟了许多。

回到家的女孩依旧如常的操持着家务与农活,没有丝毫的生疏。

一年之后,女孩和男孩在县城举行了婚礼。

隔年,两人的宝宝出生了。

曾经有好事者试图用旁敲侧击的方式从男孩嘴里了解女孩的过往,男孩总是笑而不答,被问急了,男孩就会拿出女孩的照片说:能娶到女孩,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成就!

故事到此就告一段落了。

我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因为:我始终认为环境虽然能影响到人的成长,但是取不能改变人的本性!

我们不能因为一部分人的沉沦就以次去断定所有人,这是极度不负责任的。

人的一生总会有过无奈之下做出的艰难选择,这个选择可能大部分不能接受,但是我们关注的应该是人,而不是选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村长   村子   贴上   村里   县城   父亲   观点   男孩   标签   女孩   美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