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水管”接到门口,民营制造业按下转型快进键

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可以更好助力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实力与活力不断增强的民营制造业将在其间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已经形成龙头企业聚焦工业互联网的高价值应用,中小企业广泛推进的新局面。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强安全”的轻量化应用,可有效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便于中小制造业企业分阶段开展数字化转型。

对于制造业的头部企业、大型企业而言,工业互联网的落地推进需要整合资源、系统推进,较为理想的形态是,在国家级的智能制造联合应用开发创新中心支持下,企业全面开展精益管控体系下的智能制造实践。这需要有新基建的大力支持,目前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已形成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体系化布局,汇聚约29亿条工业互联网数据,覆盖约703万家企业。

在业内人士看来,民营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大多已踏上数字化的“高速路”逐步实现提质、降本、增效、节能,部分腰部企业也根据自身禀赋找到了“新赛道”正在提速,但为数更多的中小制造业企业在破题数字化发展方面,限于技术和资金的不足还有些游移不定。大型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制造水平正稳步提升,并因此拥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更多的中小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路途仍面临多重困难,需要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予以加持助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工业互联网领域民营制造业头部企业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可为产业集群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建样板、树典型,推动工业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的普遍应用落地。在拥有25家民营制造500强,已经超过深圳成为中国民营制造第一城的苏州,为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广覆盖、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多层次、宽领域的平台体系,创新性、规模化的融合应用,一体化、协同化的发展生态”。

那些已将传统技术路径走至极限的中小制造业企业对创新的动力十足,它们想要满足新的市场需求就必须尽快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生产与绿色制造。从简单的设备上网快进到深度嵌入供应链环节,工业互联网可为中小制造业企业提供技术升级的充分保障。

未来工业互联网将如同水电等设施一样成为企业运作的基础之一,但接到门口的工业互联网目前尚不能迅疾转化为中小制造业企业的助力。不同行业领域对工业互联网的应用需求差异较大,散布在各个细分赛道上的中小制造业企业特质各异,个性化需求显著,这也对其“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工业互联网造成了诸多待解难题。

与消费互联网能够更好润泽所有场景不同,工业互联网的数据孤岛、数据壁垒更多也更难以打破、打通,从车间到“云端”,如果企业意识未跟上,便如同有千沟万壑。在确证安全的情形下,制造业企业应开放相关工业数据,推动工业数据的有序流动,构建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生态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制造业   工业   赛道   龙头企业   助力   水管   门口   领域   智能   更多   数据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