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管理密码(华为、微软、谷歌等)

知风云:各种命运的世界一流企业,凭什么人家成世界一流?企业需要汲取其中好的经验教训。

讲师|华为六君子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知名教授 杨杜

编辑|亿亿 校对|阿苓

一、四种类型的世界级企业


在研究过程中,我总结了四类世界一流企业:失败的、重生的、长青的,风口的。

1.失败的世界级

2.重生的世界级

1865年成立的诺基亚,主打科技以人为本。诺基亚曾是高科技产品尤其是手机的王者,后来没有跟上智能手机的变化,卖给微软。2012年世界500强排174名,2021年485名。地位下降型,营收基本稳住。

1908年成立的通用汽车,2009年破产重组,政府用500亿把他稳住了,2012年世界500强排第19名,2021年已经掉到了49名。地位下降型,营收还在逐年下降。

1892年成立的通用电气,曾是一家管理模式创新的标杆公司。缩减金融,分拆三家上市。2012年世界500强第22名,2021年是104名,地位下降型,营收快速下降。

1938年成立的房利美和1970年成立的房地美,都是百年以上历史公司。在2008年次贷危机由政府接管才救活。地位下降型,营收基本稳定 。

3.长青的世界级

1802年成立的杜邦。财务上的杜邦分析法,现在经营也是较稳健的。1962年成立的沃尔玛,现在也相当可以,营收一直是第一。1963年成立的CVS西维斯健康,在生物健康、健康保健方面做的很好,现在营收涨得非常快。

日本1873年成立的三菱集团、1933成立的丰田汽车,1948成立的本田汽车,韩国1938年成立的三星,现在经营都还不错。

国内,像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还有几家银行都算是稳健发展的长青公司。

4.风口上的世界级

现在很多世界一流企业排的很靠前,但它属于新产业、新时代的公司,不是特别的稳定,未来会怎么样还看不出来。

比如1976年成立的苹果公司、脸书、谷歌、亚马逊、特斯拉成立的SpaceX等公司都是具有典型特征的。

国内的华为、腾讯、阿里巴巴还有某些建筑矿业,例如太平洋建设、正威国际等这些民营公司,也是处于风口上的。我们要看他未来能否做到产业领先的地位和不断变革。

二、世界一流:微软公司经营模式


1975年成立的微软公司,电脑互联网领域转型做的相当不错,2021年世界500强排第33名,创始人比尔.盖茨。

它的经营管理模式是:


1.微软的成长史

1978年-1985年,微软基本上借力IBM战略,把个人电脑安装微软的系统。而后,模仿超越干掉Lotus战役,形成在电子制表领域的应用。1995年模仿超越咬住苹果战役,从图形界面层面来看,是在电脑应用里做的事情。后来,模仿超越击溃网景战役,做浏览器技术。

微软从MSDOS操作系统到办公软件Excel再到Windows操作系统等,慢慢形成了一个在电脑层面的生态系列。

但是后来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从搜索技术上来讲,模仿超越收购谷歌战役。

微软的发展过程,从刚开始的借鸡下蛋到经销商培训、广告,价格战再到用标准战、并购免费战,是通过不断地调整战略来让自己变革成长的。

现在它想要进入的是网络领域,做了Bing、 云计算 ,Xbox 等,用收购战的方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模仿超越战略

微软是假想敌思维。在微软,每个团队都有一个假想敌,每年的目标都是针对假想敌而设置的。

微软曾从2000年开始停滞走下坡路,大概在七八年的时间里,股价都未上去。所以对于刚诞生的谷歌,微软认为花20亿美元收购“太贵”。后来为了抗衡谷歌,微软上了必应(Bing),云计算是模仿对抗亚马逊公司。

战略转型期的微软还进入手机、移动互联网、游戏机等领域。

2011年2月,微软宣布同诺基亚合作,微软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将作为诺基亚主要的智能手机平台,结果不行!2011年5月以85亿美元现金的天价收购Skype,向互联网转型。

微软的确是一个世界一流的伟大公司,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建立了全球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标准。

现在的微软,有云计算、office,Windows操作系统三大支柱。

微软“模仿超越”的根本战略没变化,我们应该学习。不是以技术为导向,而是以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为导向。

它有四项策略:

微软公司画出了第二S曲线,转型算是比较成功。过去打的是价格战,垄断战,标准战等。现在打的是协同战、平台战,创新战。它的战略发生了变化,同竞争对手也有良性合作建立产业生态,这种方式维护了其世界一流企业的地位,也形成了很好的转型。

混改风云

三、世界一流:华为公司的故事


华为公司,是一家比较独特的世界一流企业。

1.有所不为才有所为

《华为公司基本法》第一条(追求):“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 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

2.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华为公司基本法》第三条(技术):“ 广泛吸收世界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虚心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开放合作地发展领先的核心技术体系。”“研发投入不低于营业收入的10%。”

3.公司成长的基本目标

企业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都有自己的基本目标。华为成长的基本目标,不是为了财务,不是资本本身。

《华为公司基本法》第九条(人力资本):“我们强调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目标优先于财务资本增值的目标。”


《华为公司基本法》第十一条(利润):“我们将按照我们的事业可持续成长的要求,设立每个时期的合理的利润率和利润目标,而不单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4.对行业特征的判断

《华为公司基本法》第十四条(对成长地位的管理):“ 在电子信息产业中,要么成为领先者,要么被淘汰,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华为很早就定下:三分天下,必有华为一席。要么不干,要干就进入新事业领域的前三!

目前,从华为的业绩来看是快速增长的。但快速增长之后,在生态里也遇到了国际大环境的问题,2021年业绩下跌28.6%。

5.华为:活下去是最高纲领!

华为虽然现在大幅降低了营收的东西,但是依然保持大幅度投入研发、较高薪酬和分红。在发展过程中,其从通信设备代理商——卖别人的产品,经过了四次“变身”:


华为的变身不变心


华为是勒紧腰带的研发投入,望尘莫及的研发强度。从华为的研发产出来看,它是全球最大专利持有企业,截至2021年底,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4.5万余族(超过11万件),其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

光有专利权还是不行,华为正努力向苹果、谷歌学习。2020年,华为在互联网服务领域的年收入大概为50亿美金, 但苹果超过了480亿美金,Google为1400多亿美金。

可想而知,互联网服务这一领域的空间很大,它面对的是全球客户,其利润率也非常之高。

华为刚开始卖运维服务时非常艰难。在中国人的概念里,“服务不值钱!东西才是实在的!”要改变这种服务不值钱的意识!如何在这个层面创出新天地?不只是华为,也是互联网服务公司未来的挑战与机会。


华为有三个BG,五个BU。三个BG里,运营商已经比较成熟,企业BG在涨,但规模比较小;终端BG比较大,但手机行业被打压;只剩企业BG能不能够有一番大的天地。其他BU正在探索期,这是华为能否在第二S曲线冲出来的点。

6.华为的成长战略五阶段


第一阶段种庄稼、打粮食。以客户为中心,知道必须赚钱。

第二阶段凿石头、修教堂。开始建自己的生产基地、有产品,建文化。取之有道,知道如何赚钱。

第三阶段铺铁路、扳道岔。需要建整个管理体系,界定主航道,知道该不该赚钱。

第四阶段是深淘滩、低作堰。做产业生态,知道如何做企业,不能光说钱的事,而应该说企业、组织的事。

第五阶段是活下去、用备胎。这是华为的最高纲领,用军团制的方式,把企业BG做出来,知道如何做生态,而且必须把生态做成功。

7.华为的管理变革五阶段


华为第一阶段是用英雄主义、狼性,献身精神的人;第二阶段抓管理、狼狈机制,做企业文化;第三阶段建成流程化、职业化的管理体系;第四阶段走向全球化,持续奋斗重装旅、陆战队;第五阶段生态化活下去,红蓝军、用备胎。


从华为历史看,实际是一种运行的规则。如何保证世界一流企业的精神和这只坚强的组织和队伍?

华为用了“申请做奋斗者”的机制。使员工申请成为公司共同奋斗的目标责任制员工,而不是劳动合同制。这样的员工自愿放弃带薪年休假,非指定性的加班费以及陪产假,自愿申请不做强制要求。签了字就一块往前冲,一起奋斗。激励向优秀员工倾斜,鼓励冲锋。

华为的文化,概况为三句话:



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国外的标杆,看中国企业的经验与教训,来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企业。愿中国有更多像华为,甚至比华为更强的世界一流企业!

本文根据“以知为本,世界一流”直播课整理


混改风云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北京知本创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核心专家团队、最多原创管理技术、数百家大型国企咨询服务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三星   华为   微软   奋斗者   基本法   年成   企业   领域   密码   目标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