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能治好我们精神内耗的,只有《二舅》?

有的人活得很好,却要千方百计地找死。

有的人活得很差却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二舅就是如此。

小时候,二舅是村子里的天才少年,在那个年代,能读书已经是难得的奢求,但二舅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全校第一。

全市统考里出类拔萃的农村学生只有三个,二舅就是其中之一。

按照这样的剧本,二舅本该顺利升入高中,进入大学,在那个工作还可以分配的年代,登堂入室,改变自己的命运,并打破阶层壁垒,成为大城市里最精英的那一波人。

可命运就是喜欢跟临门一脚的人开玩笑。

夜里,二舅发烧了。

那时候没有乡村卫生院,很多都是村子里的赤脚医生。不少医生自学成才,有的根本不同药理,而发烧的二舅,成了某位赤脚医生针头下的试验品。

为了让二舅早点退烧,医生一天给他打了四针,这四针没治好二舅的感冒,却将他的人生扎得千疮百孔。

因为用药过量,二舅残疾了。

对一个十几岁,拥有天才智商和大好年华的少年来说,这是比死亡更加残酷的事。

不谙世事的他躺在床上,茶饭不思。他再也不想去上学,甚至不想再活着。

为了不浪费二舅的能力,老师们三顾茅庐,但二舅不是卧龙先生,他不会因为老师们的诚意而出山学习。

二舅就这样颓了,他躺在床上,一言不发,一躺就是整整一年。

期间,二舅不知从哪儿翻出一本赤脚医生手册,或许他幻想自己的残疾,可以用医学的方法治好。

但一年之后,二舅放弃了,他可能是明白了自己的那条废腿,也注定要伴随着自己还没开始的下半辈子。

接下来的一年,二舅最大的爱好,就是坐在自己的院落,呆呆望着天空。

没人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那时候还没有仰望星空这个种形容,低头看泥土看得多了,或许看天能让一个人眼界开阔。

残废后的第三年,二舅开始谋求改变。

改变的契机是一个来家做工的木匠,用各种铁制的工具,将木头做成任意想要的形状,就像创造出了价值。

二舅羡慕了,聪明的他早就看出其中要领,并央求父亲,去村口铁匠铺给自己搞一套做木工的把式。

残疾的第三个年头,二舅终于走出了自己小小的一方天地,他去了生产队,专门给人做木凳。

二舅做得不是很熟,一天只能做两个,但一天两毛的收入,已经足够他养活自己。

对一个残疾人来说,不麻烦别人便是美德,更何况二舅还学到了一门手艺。

生活总是变化,当二舅刚熟悉在生产队做木工的活计时,生产队没了。

80年代,二舅不知道生产队为何就没了,但自己因此丢了工作,却真真切切。

没有了稳定的工作,二舅开始漂泊,他游走在相邻的村镇,专门给人做木工私活。

小小的村落抬头不见低头见,几年时间,二舅突然碰到了那个冲着自己屁股扎了四针的赤脚医生。

医生苦笑:如果在今天,我早被告倒了,得承包你一辈子。

二舅笑笑,没有说话。

苦难让他变得豁达,老实的性格让他不经常发脾气,质朴的秉性让他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诉求,就连曾经无意伤害自己的人,他也会选择一笑泯恩仇。

年长的人才会懂,这是人生必须经历的痛苦成长,是炼狱之后收获的宽容。

残疾并不是二舅的心病,更让他记挂的,是自己残疾这么多年,连个残疾证都办不下来。

一怒之下,不善言辞的二舅竟然冲动来到北京。

但二舅知道,北京是管不到他残疾证的事。钱很快就花完了,二舅想起了自己的亲戚在北京当兵,竟然稀里糊涂以军属的身份住进了部队。

那时候的部队是所有青年向往的去处,二舅也不例外。他依旧社恐,依旧勤劳,竟混成了部队里的红人。

二舅不说话,只干活,在条件艰苦的当时,给部队的军人们做了很多简易的家具。

桌子凳子柜子,二舅都手到擒来。

二舅不认识几个人,在澡堂洗澡的时候,他熟络了一个老头。三言两语之后,老头要给他搓背。

背上的泥没搓下来多少,二舅的亲戚却傻了眼,因为此刻为二舅服务的老头,正是部队里的首长。

没过多久,二舅就回了家乡,因为两个妹妹要出嫁了。

家里没钱,嫁妆更是无从谈起,二舅只能再次发挥自己的本事。两个妹妹结婚时的所有家具,都是二舅亲手打造的。

大到柜子桌子,小到凳子椅子,从图纸设计到家具制作,从上漆到钉螺丝,甚至连梳妆台的镜子和柜门上的LOGO,都是二舅做上去的。

因为两个妹妹出嫁,二舅收集到了当时市面上最潮的品牌。他能做出天津牌,也能做出上海牌,就连国外的牌子也不在话下。

当时的山村女孩,出嫁能有这么一套家具,已经是物质的顶格和满配了。

两个妹妹肯定知道,这沉甸甸的柜子虽然空着,但里面满满当当的,都是这个哥哥对她们的爱。

因为残疾,二舅没能结婚,年轻的时候,他领养了一个名叫宁宁的小姑娘。

当男人有了女儿,他就有了铠甲,也有了软肋。

残疾人二舅开始拼命赚钱工作,大部分时间,宁宁都寄养在妹妹家中。

老实巴交的二舅认为对女儿,最好的爱的表达,就是钱。

二舅一天天做木工,宁宁一天天长大。

闺女出嫁的时候,二舅已经有了不菲的身家。

十年前宁宁结婚,县城里二十几万的房子,二舅拿了十几万。这个男人,拿出了半生所有的积蓄,给领养的闺女在县城买了套房。

宁宁很感动,二舅很高兴。

宁宁知道,父亲是三块两块得攒,十几万十几万地花;二舅也知道,这点对自己来说用处不大的钱,买的是女儿后半生的心安。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本难以自顾的二舅,这十几年间,却默默活成了别人的庇护伞。

二舅这样有能力的男人,还是很抢手的。三十出头左右的年纪,二舅迎来了说媒的高峰期。

但二舅都一一拒绝,因为他知道,自己只能顾得住自己,顾不了别人。

二舅这样善良的人,看不得别人受半点委屈,无论是还没人影的媳妇,还是年龄尚小的宁宁。

其实,二舅并非一生与女性没有交集,他也曾和一个隔壁村的女人非常熟络。

女人有老公,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女人经常来二舅家串门,一来二去似乎成了二舅家的人。

她可以照顾二舅的起居,并将二舅不大的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

二舅也默默接纳了这份善意,他每天做工回来,都能吃上一口热饭,同样,每天挣的钱,他都会交到这个女人手中。

就这样过了很多年,女人并没有离婚。二舅的家人开始反对这门好事,觉得女人是贪二舅的钱。

二舅其实并不在乎,他在乎的不是那一张红色的纸,而是一屋两人,三餐四季。

亲事最终并没有成,二舅和女人心照不宣得疏远了,他们友达以上,恋人未满,互不言语,举案齐眉,却依旧走成了平行线。

后来女人和丈夫外出打工,煤气中毒死了,这段感情也成了二舅的心病,深深埋藏在他已经尘封了不少往事的内心深处。

二舅心里装了太多糟心的事,他必须学会自己消化,自我消解。

一个成熟的男人要学会舔舐自己的伤口,而一个成熟的好男人,还要学会把不少伤心的事永远封存。

二舅熟悉封存,就像他熟悉每天的三餐,门外的小路,像熟悉做过千百遍的木工活,田埂的蟋蟀一样,熟悉封存往事的流程。

就这样,二舅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生活了三十年。

生活渐渐没有了痛感,二舅却没有变得麻木,对妹妹好,对女儿好,对那个没成为自己妻子的女人好之后,二舅从来没忘记自己的老娘。

没成婚的二舅,是老娘在世的唯一希望。老娘已经生活无法自理,二舅却还要赚钱养家。

他很想为自己赚一些养老钱,但母亲也需要人照顾。

于是,跟“背起妈妈上学”的刘秀祥一样,二舅斥巨资买了一辆三蹦子,作为自己干活同时照顾老娘的保障。

李逵为了接老娘上梁山享福不幸丧母,二舅绝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虽然他知道,有一次老娘已经在门头挂好了绳圈。

所以每次干活,他都会带着老娘,电锯在手中噼里啪啦作响,老娘就在前面的小凳子上,看木屑飞舞,赏儿子匆忙。

今天的农村,很多都成了“空巢”村,村子里没有年轻人,只有几百个无法外出打工的老头老汉。

二舅如今已经66岁,老娘已经88岁,经过几十年的风霜,二舅早就精通任何修东西的技艺。

他干活的空隙,会去修好邻居的锁头、插线板、收音机、老人机……二舅没有去过蓝翔,但就像个全才,任何老式的电器物件,只要经过他的手,就能焕发青春。

对我一个工科生来说,这是不科学的,因为从我的角度来看,要修好这所有的东西,既要熟知机械原理,还要深谙电工电子,既要会拧螺丝,还要会焊板子,既要玩儿得懂虎钳,还要耍得溜焊枪。

但二舅的人生从不讲科学,他就是这么天才。表面上二舅在养老娘一人,实际上,却在照顾整个村子里的老人。

跟二舅一起,几百个老人在桃园一般的室外生活,就像脱离了现代世界。

但二舅乐得清静,也乐得自在。

每每喝酒,总有人问二舅:如果不是那四针,如果没有残疾,你现在也应该吃上国家饭,当上工程师了吧。

二舅不以为然。

二舅活得比每个人都豁达,格局都大,他从不为没发生也不会发生的事情遗憾,他过得,只是眼前的生活。

二舅虽然是个残疾,但在我面前就是巨人。

而我,好像只配活在他伟岸身躯的影子里。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态,二舅能走出人生的阴霾,走出残疾的阴影,能独立自强,坚持不懈,能爱己爱人,推己及人,能照顾妹妹出嫁,给女儿买房,为老娘洗脸洗脚。

你我俗人,都会不自觉问一句:“二舅值吗?”

其实,我们就不必用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去评判二舅的一生了。

在今天人生的赛场,我们都是被名利场拿着鞭子驱赶的万物,只有二舅真正读懂并站在超脱的境界,俯视着尘世间的一切。

《二舅》能治愈一切,这才是这段11分钟的视频,能火遍全网,治愈无数人的原因。

许多人听过二舅的名号,却不知道二舅的故事。

不少人敬仰二舅的为人,却依旧不懂怎么生活。

所以今天,番茄君再为大家讲述二舅一生的遭遇,我想如今的二舅回过头看,也从未感到后悔过吧。

二舅也从未歌颂过苦难,就像他习惯于封存不好的记忆一样,二舅的人生里,积极的态度占据了大半,而那些负面的丧,却成了他经历沧桑后的边边角角。

比起我们,二舅更懂生命的意义。

如果拉长到一定的维度,你会发现,人生最后拼的并不是经历苦难的多少,而是在苦难过后,你收获了多少豁达。

人生的价值往往不在吹毛求疵的睚眦必报,而是明知道生活就是受苦,还能乐呵呵笑盈盈地去克服。

我不知道是什么支撑着二舅,以这样的心态过完自己的大半生,但于我来说,包括二舅在内的,我们的父辈们,很多都是这么过来的。

他们不会逃避,没有廉价的自我感动,没有高频的无病呻吟,他们每天都挺着胸膛,昂着头颅,即便今天缺衣少食,他们也知道,只要默默向前看,明天一定会更好。

明天一定会更好吗?我们不知道。

但你看二舅佝偻的背影和坚定的步伐,有哪一个“成功人士”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活出了比二舅更精彩的人生?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一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赤脚医生   都会   内耗   生产队   木工   老娘   残疾   苦难   老头   部队   熟悉   女儿   妹妹   两个   精神   人生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