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胆固醇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可以适量吃


一提到胆固醇,大家就想起了化验单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白压、高血脂、冠心病、脑血管硬化、血管斑块、血管粥样硬化等,好些胆固醇就是这些问题的元凶,其实任何营养素失衡都会致病。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合成原材料很多,碳水等,它作用很多,帮细胞修复,形成维生素D3,合成激素,维持体内水盐平衡,合成胆汁合成、性激素合成,改善大脑功能及提高血清素水平。胆固醇缺乏,人体组织自我修复受到抑制,激素水平发生紊乱,水盐平衡失调,必需脂肪酸及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减少,大脑功能衰退。

◇胆固醇在体内被合成或者吸收之后,被运送到心脏,首先满足心脏的需求后才会供给身体其他部分。另一方面,大脑只占身体2%的重量,却有着全身25%的胆固醇,可想而知,如果体内胆固醇水平不足对心脏和大脑的功能将会有严重的影响。

◇人体胆固醇需求量约每天1100–1700mg,其中25%(300–500mg)来自于膳食,其余75%(~800–1200mg)由体内细胞合成,肝细胞合成占20%。膳食摄入胆固醇的50%不被肠道吸收。身体自身反馈调节能力准确调整自身合成量,而保证细胞内胆固醇维持在稳定水平。因此,膳食摄入胆固醇量对体内胆固醇含量没有明显影响。所以,2015年《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取消了对膳食胆固醇的限制。

◇血清胆固醇含量不应再是衡量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手段,最新研究证据,十数万样本量的心脏病住院患者的血清胆固醇均值处于正常范围,同时,50%死于突然心脏病发作患者的血清胆固醇水平是正常的。另一方面,许多“高血清胆固醇”的人,CT钙扫描结果却未显示心血管任何斑块沉积。研究者追踪数万名“高胆固醇”水平女性历时10年,相比于“正常到低胆固醇”水平女性,死于心脏病概率反而降低约30%。

◇血清胆固醇分为高密度(HDL)、低密度(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VLDL携带80%脂类是甘油三酯及少量胆固醇,向肌肉细胞输送甘油三酯以供能,“卸载”甘油三酯后,VLDL形成两种LDL:一种个头相对大,密度小;另一种个头相对小,密度大。由于体积的差别,小个头LDL进入并卡在血管壁细胞间隙,并被血红细胞氧化,引起血管及其附近区域的炎症反应。大个头LDL无法进入细胞间隙而在血液顺利流动,向身体其他部分运送胆固醇,对心血管系统没有明显危害。只有个头较小,密度较大的LDL才是“坏胆固醇”。

◇HDL个头更小,进入细胞间隙不被卡住,有效清理血管壁沉积LDL。若血HDL水平太低,血管壁沉积LDL不被及时清理,血管内炎症无法及时消除,大量巨噬细胞集中过来吞噬LDL,并转化成泡沫细胞附着在血管壁,形成血管斑块,最终阻塞血管。

◇过多摄入碳水化合物,过度刺激胰岛素分泌,同时糖原水平超过了肌肉和肝脏细胞储存能力,多余糖原进一步转化为甘油三酯。体内甘油三酯含量升高,VLDL更倾向于转化为小个头LDL。过高血液胰岛素水平加速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化,并使之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因此,过度嗜好甜食,才是血管斑点形成的原因。

◇总之,胆固醇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营养物质,大部分是自身合成。膳食摄入胆固醇量对体内胆固醇血清水平没有直接影响,不必要限制胆固醇食物摄入,而血清胆固醇水平也不应该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指标,因为其根源上是由体内炎症导致,反而与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以及胰岛素水平有关。

◇一天一个鸡蛋基本可以满足人体日胆固醇需求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胆固醇   碳水化合物   血清   甘油   膳食   个头   血管   体内   细胞   可怕   食物   水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