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本质,预判趋势:对近期一些主流经济观点和事件的独家分析

#头条创作挑战赛#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331篇原创文章


这篇文章会比较主观,将会从个人的角度,对当前一些主流经济分析的观点和现象事件,进行一次独家,独立,并且没有利益关联的深入分析。

开篇以前想和各位读者朋友讨论这么一个话题:

经济学家,投机资本(短期套利,热衷炒作特征明细那),还有实体企业家(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等同于长期资本,投资资本的载体),三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当然,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能不同角度和层次,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这里说一说我个人的几点看法:

1,经济学家和企业家最大的区别,是经济学家,特别是学院派,理论派的经济学家,可能拥有完整的经济逻辑和分析框架,但是没有在经济环境里面真实的生存搏杀发展经验。

2018年,据北京市海淀法院披露,清华大学总裁班34名学员,通过众筹开的一家餐厅,因经营不善,经股东会决议向北京海淀法院申请破产。

不仅仅是经济学门徒不灵,就连北大,清华,还有国内著名高校的经济学专业的导师,合伙开公司做生意,基本上没有一个能做大做强的,倒闭亏损是普遍现象。

经济学家搞投资,也不灵:

经济学家,各种商学和模式专家,理论可能过硬,知识可能渊博,但是并没有专业对口的认知变现能力。

反观企业家和长期投资资本群体,学历可能不高,甚至连构筑什么框架体系的能力都没有,表达水平也是层次不齐,不善言辞的企业家多了去了,但是这样的群体,不分规模大小,只要是能够在经济环境中持续生存发展的,都对真正的经济运行,都一套自己的理解。

当然,这样的理解一般是不会拿出来分享的,和经济学家滔滔不绝,抓住机会就要发表各种观点和研判不一样,沉默是金才是企业家群体的共同选择。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投机资本和以上两者的本质是完全不同的,投机资本,特别是短线资本,讲究的是一个套利模型和炒作逻辑。

这就决定了,投机资本能不能赚到钱,完全就是一种数学游戏,博概率,钻空子,寻找一切利差可能存在的东西进行投机。

说到底,投机资本的存在就是人性中的赌博天性所决定的,投机资本在经济环境中就是赌徒本性。

但是投机资本的存在和动向,往往是经济环境中,短期风口和机遇方向的风向标。

投机资本没有什么理想,原则,还有家国情怀可言,完全就是资本和人性高度结合的原始本能驱动。所以,短期的投机资本,并没有什么对错可言,完全为机遇而生,跟随利差空间发展。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经济学家的理论和研判有没有价值?

这是一个好问题。

真的懂经济的企业家和长期资本是不会说话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群体认知就是一种财富;

而投机资本满嘴胡话,是本性使然,投资资本所有的表达,都是极致利己,不管是坐庄炒作收割,还是变现套利离开一个市场,投机资本的一切声音,都是和市场斗智斗勇。

经济学家分成两种,一种是背后有资本,往往是民间资本,利益关联的,那么就不要指望这样的经济学家能为市场考虑。

还有一种,是背靠国家,或者站在市场和民众立场的,观点不一定对,但是立场是一定有的。

哪里有什么独立经济学家?不为资本服务,就要为人民和国家服务,不然,张个嘴一堆理论,关起门研究经济,能吃饱肚子?大家都是成年人,挣钱嘛!不寒掺。

图片来源:网络

硬说自己是什么独立经济学家,那不好意思,直接把骗子的标签贴上,不带商量的。

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立场不同,经济学家群体的观点言论的价值对象也是不同的,但是万变不离其中,不管是观点也好,研判也好,还是什么逻辑和方法也好,能够真实带来收益和增量,并且保证安全的,才是有用的。有用才谈得上价值层面的讨论。


铺垫有点长,但是必不可少,没有一些本质层面的共识,有些观点和话题就没办法聊透说到位。

这篇文章,就将从个人不同的立场,角度还有思考逻辑出发,对2022年当下一些主流舆论中的经济观点和现象,进行独家分析和讨论。

可能本文一些观点并不追随主流,但是必然有依有据。

但是,这样的分析和讨论,对于当前绝大多数都在面对着的,这么一个充斥不确定迷雾的时代和环境,是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

谢绝抬杠,提倡理性,文明交流,心存善念。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新一轮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和爆发,应该怎么去看?


2022年,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和他的团队,提出了这么一个经济研判框架:

任泽平团队称,“我们对未来的世界经济有三大判断:

第一大判断,欧洲有可能爆发全面经济金融危机,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可能也难逃一劫;

第二大判断,全球经济正在开启新一轮深度衰退,美国经济也难以幸免独善其身;

第三大判断,如果作出科学应对,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从个人而言,对于这样的研判观点,并不认可。

2022年全球经济在地缘冲突和美国货币政策转向的双重冲击,以及很多维度上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利益博弈和斗争因素共同作用之下,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暴冲击信号,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这没问题。

但是这一次的危机从哪里爆发,以怎样的方式爆发,可能任泽平的分析,太过于理论化,数据依赖严重。

说一个本质,欧洲地区作为当下受到俄乌冲突经济冲击最严重的地区,局部和个别原本经济就脆弱的国家爆发危机,很正常,但是核心几个经济强国,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最多只会陷入一个相对缓慢的衰退和没落的过程,而不会直接爆发危机。

这么说是有原因的,而不是仅仅从欧元贬值,英镑贬值,德国和法国的工业成本飙升这样的表面现象就能看到。

举一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假设全世界都不用美元结算了,那么美元会和很多所谓经济学家说的那样直接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吗?

不会,除非美国这个国家不存在,解体了,或者彻底瓦解了,只要美元还是美国国家的法定货币,具有美国市场的流通公信力,拥有美国国内经济环境的定价权,那么美元就不会变成废纸。

一国货币的价值,对外需要锚定交易货品,这是定价权;

对内需要锚定国家信用和国家资产财富,这是价值锚;

欧洲的欧盟大家都知道是散装联盟,虽然货币统一,但是各有心思,经济差距长期存在,所以部分欧盟国家爆发经济危机,太正常不过了,就是没有2022年这一堆破事,其实很多欧盟国家都是蹭福利,高负债的赖活着的。

欧洲的经济,关键还要看德国和法国。

当然,脱欧的英国也很重要,英镑持续走低,是风险,但是这样的风险,不足以引爆英国的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暴。

经济危机的本质是债务危机,货币贬值其实纸和纸的印刷效率较劲游戏。

那有什么理由说英国,德国,法国,不会爆发经济危机呢?

这就涉及到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达原罪了:殖民时代大量的财富掠夺和本土化沉淀。

尤其是英国,大家看看伊丽莎白二世的皇冠上面的宝石就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图片来源:网络

2022年俄乌冲突一爆发,经济战场上俄罗斯先发制人对外用自己的卢布锚定天然气,对内用黄金锚定卢布市值,这个动作至关重要。

而当前欧洲和英国,虽然喝了美国的洗脚水,在俄乌冲突中被价值观绑架,失血不止,损失惨重,但是还没有到对内锚定币值的极端程度。

逼急了,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抬出几千吨黄金,都不会让人意外。

毕竟都是曾经抢来的,见不得光的财富底气,也能在美国的步步紧逼,局势不断恶化的情况下,起到关键的稳定作用。

但是没有财富底蕴的欧洲国家就要倒霉了,其实现在就是一个欧洲经济大国愿不愿意掏家底救欧盟和欧洲兄弟的选择。

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还是有底牌的,而且在经济博弈上的经验和能力,是不容小觑的。

虽然英国的“私生子”美国过去几十年风光八面,实际上已经取代了英国和欧洲经济强国的全球地位和话语权,但是从关系来看,儿子再强,老子也不是说想打翻就能轻易打翻的。

欧债不是没有爆发过危机,但是几轮危机,不仅没有让真正的经济核心国家受损,也让这些国家积累了经验,当然,因为时代发展,辉煌不再,但是要说一下子就能被美国吃干抹净,直接崩溃,并不符合实际。

所以,这一轮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会不会来,不用过多讨论,实际上已经在发生了,只是标志性事件还没有正式出现。

这一轮全球经济的风险爆发,依然会延续“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的逻辑,从表现上来看,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还有欧洲地区原本经济就处于长期弱势的国家,可能会成为爆发点。

值得关注的,其实是美国针对欧洲地区金融和资产管理集中的国家发起的攻击,瑞士,是头号目标。

通过对欧洲的吸血,美国不说全面回血,也算是阶段盆满钵满,美国的打算根本不是什么独善其身,而是在自身具有优势和美元霸权加持之下,拉着整个世界比烂。

一方面,加息引爆一些国家的债务,这其实主因不是美联储加息,而是很多国家的经济管理过程中自己制造了大量的经济泡沫。

另一方面,是华尔街资本集团和军工集团的换庄,军工,能源这些老钱现在赚钱,后续换庄以后稳住美国国内经济,然后华尔街投机资本就全面出动,利用债务危机爆发,进行全球抄底,实现经济殖民。

都是阳谋,何必说美国想要独善其身?

实际上,欧洲一直都是美国的主要目标,真正的经济博弈和对峙,鹿死谁手,可能还存在很多变数。欧洲的衰落是必然,但是一定不会按照美国的剧本来,底牌没有拿出来以前,没有必要极端就看衰欧洲。

图片来源:网络

2

中国汇率的波动,如果不能看到本质,那么很多认知和情绪都是完全错误的


最近有一个观点很好:“一个很low的认知:汇率贬值是金融战争”。

作者是钟灏,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文章,写在这样的时间点和大环境背景之下,是有智慧的。

2022年9月份以来,客观来说,中国的人民币和美元在全球汇率环境中,可谓是一波三折,动静非凡。

这引起了国内很多自媒体和所谓经济学渣的大量讨论,当然,我也写过相关的分析。

美元指数从9月中旬开始一路上涨,冲上了114的高点,这是从2002年以来的高位。同时,全球主要货币汇率也相对下跌,包括欧元、日元、英镑与人民币。

图片来源:网络

于是,有些人开始担心,人民币汇率破7了,然后又破了7.1,再过来破了7.2。不过,最近随着英镑汇率止跌,人民币汇率也稳定下来。

加上中国央行也出手干预,人民币汇率也回升了一些。

图片来源:网络

重点在这里,人民币汇率下跌,是不是表示中国的经济变差了?是不是中国也在被美国收割?

这两大议题在这几天困扰了一些人。当然,也将一些焦虑的情绪,传递给了很多中国国内的群体。

其实根本没有必要,汇率的波动,直接和间接能够影响到的,只有跨境资本和生意,并不能直接对中国国内的经济和货币环境造成冲击。

说这个结论,是有充分理由的,一个是中国海量外汇,一个是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两个因素,让蒙代尔不可能三角的逻辑彻底失效: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不存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可能,汇率的短期波动,实际上对于国内经济,没有多少现实意义。

结算可以用外汇储备,进入有管制,套利投机资本和国家扳手腕,是哪里想不开?

比如外来资本进入中国正规投资,进行企业产业投资,短期波动可能会影响成本,中国就可以政策补贴或者税收调节实现平衡,保障长期资本的收益稳定。

比如投机资本想要通过汇率套利,中国央行就可以通过资本管制提前卡住,然后让汇率回到目标位置以后完成结算。

总的来说,人民币汇率,中国国家具有绝对的掌控能力,知道这一点就足够了。

本质上来看,中国的汇率波动,实际上只是数字的平衡游戏,实际上中国国家是全球唯一具备和美元玩纸对纸耐力比拼的国家。

货币货币,没有货,币有什么意义?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从那之后,美国几乎每一年都会跟中国谈论人民币汇率低估的事情。

实际上,人民币也的确是在一定的区间之内浮动,美国奈何不了中国。

对于中国而言,人民币汇率完全的自主掌控,意义就在于进可以反向收割,退可以实现防御,汇率不是什么金融战,而是中美在经济上的实力对峙。

太复杂的汇率分析不多展开,抓住关键和本质就行。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如何从投机资本的动向,看懂当下中国国内经济关键领域的走向?


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反弹,无非就是两件事,疫情和房地产。

疫情不谈,这是国家意志和顶层设计的态度决定的,总之听国家的没错,没得商量,一切看国家安排就行,不多讨论。

房地产这个问题,国家在舆论层面是很开放的,可聊的尺度很大。

有依有据,还是能聊的。

直击本质,并不复杂,当前楼市的低迷,房价的承压,汇总到底就一个原因:

只要居民部门的收入预期无法改善,任何刺激政策都不会起到实质性作用。

这是和2008年,以及2016年,最大的不同,这也是各路房地产自媒体和炒房群体一直高喊抄底而应者寥寥的核心原因所在。

利率,调控,还有各种刺激,要看GDP的。

2008年两位数的GDP,2022年什么情况?

没有增量的情况下,信心和预期哪里来?

所以,看懂以上的逻辑,才能说实现对中国房价和楼市未来能有一个理性靠谱的切入点。

理性预判:

国家一直到年底或者明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之前,都不会出台实质性的,具有扭转意义的放松刺激政策。

在此之前,所有政策都是在托而不举,隔靴搔痒,只要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就行。

现在还在说什么房价翻倍,暴击可能,那真是不一定是愚蠢,而是坏的冒水了。

房地产经济的负面效应已经到了平衡临界点,不是夜壶不能用,而是再用就要对冲曾经的贡献了。

其实投机资本的动向,已经用脚投票给出判断了,不管什么观点和炒作,只要看看港股的房地产板块行情,真金白银的动作,比一切精美的语言都有说服力。

图片来源:网络

写在最后:

不确定迷雾充斥的时代,理性的和态度和独立的思考,意义非凡


国庆假期结束第二天,聊点有深度的东西,在这个时代,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写这个文章,并不容易,当然,对于阅读群体而言,也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和脑力,才能看出点味道,才谈得上有所共鸣和收获可言。

这其实就是一种态度,主动去选择难而正确的道路,说易行难,但是总是要积极尝试。

文章内容已经很多了,深度也到了,这里就不多再发挥,简单做几点小小的总结:

1,经济环境,永远都是“懂得不说话,说话的不靠谱,投机的反应快”,所以,信息时代,对于一些主流的经济观点和舆论声音,一定需要具有独立的态度去面对。

2,只要是真正的爱国,和国家站在一起,那么对于中国应对这一轮全球经济风险冲击和危机威胁,就不存在什么信心的问题。

3,综合内外的现实情况来看,这一轮中国经济要实现全面复苏和反弹回暖,每一个中国人,都需要对实现的时间和过程,提前建立应有的耐心和准备。


以上,就是对近期一些主流经济观点和事件的独家分析和思考,和各位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分享。

图片来演: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观点   经济   欧洲   英国   美国   经济学家   汇率   中国   本质   资本   主流   近期   趋势   事件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