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举而不坚”,补肾就对吗?根源或许在这,中医这样调理

对于“讳疾忌医”这个成语,大家可以说是耳熟能详,这个成语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害怕疾病而不去看医生的人;一层是指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这个成语出自于扁鹊给蔡桓公看诊的故事,在扁鹊三番两次指出蔡桓公身体有疾时,蔡桓公也不能正视自己的身体,最后因此丧命。这让我联想到现代很多患者面对男科类疾病的态度,也是如此,就算明确知道自己的疾病,也因为“讳疾忌医”而不去进行正规的治疗,而是自己对照着给自己看病用药,结果可想而知。


如果患有男科疾病,这种心理我可以理解,毕竟“面子文化”也是根植了几千年的传统,但是不能像蔡桓公为了面子不要身体健康,就拿男人“举而不坚”来讲,我见过自己乱进补而延误病情的,真不在少数。所谓举而不坚就是阳痿,很多患者都觉得这个病让自己没面子,于是私下吃了很多补肾的药,也没什么作用,甚至还加重了病情。虽然肾虚导致的“举而不坚”很常见,但中医讲究辨证而治,阳痿之症的辨证分型也有好几种,肾虚只是其中一种,除此之外还有命门火衰,心脾气虚以及湿热下注等分型,今天想用一个真实的面诊案例和大家讲讲,根源在脾气衰弱的“不举”之症中医该如何调理。


这位患者今年30岁,非常年轻,刚结婚一年,就出现了痿弱之症,他也不敢和妻子说,经常找各种理由出差,他觉得自己年轻轻患上这个毛病,非常得没面子。起初自己上网查了查,买了一堆补肾的保健药,吃了一段时间除了感觉身体燥热外没有任何作用,后来他见实在瞒不过去了,和妻子如实交代了,妻子就陪着他来我这看中医,好在耽搁的时间不长,患者表示这一年来因为这个疾病,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吃不好也睡不好,人也消瘦了不少。我给患者把了脉,看了舌苔,发现苔薄腻、舌质淡、脉虚。综合患者的个人情况来看,他的痿弱之症与肾无关,而是心脾两虚导致的。

正所谓脾胃作为气血生化之源,是一身气血的源头。脾胃虚弱,气血匮乏就无法滋养宗筋,除此之外患者因为此病忧思难忘,又导致了心气亏虚,这样心脾两虚长时间得不到滋养,补肾的药吃再多也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造成阴阳失调。我给患者开了健养心脾的方子,方中有:人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炒枣仁、远志、龙眼肉、甘草、木香、生姜、大枣等辨证加减,患者服用了两个疗程,诸症皆消,再巩固一个疗程,也没有复发。

现在生活压力大,男性出现“举而不坚”的情况很正常,但一定要知道根源未必出在肾上,切勿按照自己的常识盲目用药,而且也不要讳疾忌医,积极地治疗,经过准确地辨证分型,才能从根上治好痿弱之症。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如果你也有此类问题,或者阳痿早泄,前列腺疾病,不育症等男科疾病,以及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糖尿病及并发症,各类慢病等健康问题,可以私信或评论区留言。我会真诚地帮助大家解决健康方面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扁鹊   讳疾忌医   中医   脾胃   男科   疗程   气血   根源   成语   患者   疾病   男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