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年代的哀悼:人生是一次又一次的告别

《告别的年代》这本书是我平生读到的第一本马来西亚作者的小说,怀着对马华文学以及在马侨胞生活的好奇心翻开阅读,发现和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沿海地区八九十年代人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并无两样。


书中即无海外游子对故国的思念的牵挂,也无两国文化的冲突和交融,有的只是芸芸众生如蝼蚁般为了生存、生活的挣扎和追求。

原谅我才疏学浅,想像力匮乏,在我怀着虔诚之心翻阅到本书第四章时,仍像只没头苍蝇一样乱飞乱撞,我冥思苦想也不清楚作者想通过此书表达什么思想?是什么原因令出版社在此书出版十年后提出再版的请求?又是什么给了作者在编译询问要不要做修改时做出一字不改的自信?难道仅仅是因为作者挑战了该国禁忌,从513页开始的古怪表现手法?或许是因为她一直提到的,令我如坠云里雾里的第四人吗?


我是从第五章才从总算推开这扇有着绣绿色外皮,看起来像古老铁门的一条小缝。书中贯穿始终的人物是一个叫杜丽安的女子,讲述的是,有几分姿色的她如何从底层贫困的戏院售票小姐摇身一变成为茶室女掌柜的故事。现实和小说中,女人一般要靠婚姻改变命运,杜丽安当然也不例外。

1969年5月13日该国政治暴乱当天,她被疯子袭击,偶遇黑帮老大出手相救,与其成婚,当了小老婆。婚后,因为她的精明强干,茶室生意兴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夫妻二人的家庭地位由于杜丽安经济地位的转换而发生180度调转。


书中描写杜丽安和闺蜜娟好的友谊疏与密。因为两人出身相似,先后为人妾的身份,让她们有了惺惺相惜的姐妹情。但因此也难免暗中攀比,产生隔阂,杜失意时,她倾心相护,得意时,因妒生恨的疏远。就像月亮阴晴圆缺,自有周期。

书中不断提到的“五月花旅馆”中第一人称“我”和靠出卖自己身体的母亲相依不命的故事。通过未成年的“我”对亡母的回忆,勾画出一个深爱孩子的母亲形象。母亲要进店里买矿泉水,叫孩子在外面看守行李,刚出去又出来,抱起你,坐在行李箱上头,说:这样我才可以看见你。谁让你个头这么小?矮冬瓜。以及在夜市的烟花表演时与母亲走失,相见时妈妈狠狠一个耳光”以后不准再走远,要停在原地,等我来找你”。


因终身未育,40多岁的她抱养了继女刘莲的私生子。事实上,她不但是继女父亲的妻子,还是这个孩子父亲的情人,继女的儿子成为她的儿子,她为继女保守着秘密,自己也终身保守着自己的秘密。

书中金句:

不要害怕爱,爱只是个侏儒,却有高大的影子。

我不确定,死是对灵魂彻底的放逐、抑或终极的逮捕。

作者通过对人性的深切洞悉,用自己娴熟的文字表达了对书中人物的善与恶,得与失、疏与密、因与果的总结。人性是不分国别,种族、肤色和文化的,这或许才是本书能得以再版,也是作者在20余岁就屡获大奖,至今仍是马华文坛传奇人物的主要原因吧。

告别总是艰难的。作者借由小说,成功地告别想告别的与该告别的。毕竟那是一种哀悼的工作。

#致敬每段告别的日子#​#告别#​#世事无常,或远或近,离别终将来临,要怎样做好告别的准备?#​

告别的年代 ¥29.4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继女   没头苍蝇   年代   茶室   此书   人性   地位   儿子   父亲   母亲   秘密   人物   孩子   人生   作者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