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新航IPO遭遇破发,动力电池企业的前景也不乐观?

“动力电池成本占汽车总成本的60%,车企就是在给宁德时代代工。”曾庆洪(广汽董事长)此前这番言论,让大家再一次关注动力电池价格过高问题。广汽之所以敢公开吐槽宁德时代,除了计划自产电池之外,也因为培育了中创新航这个新势力。

10月6日,中创新航在港交所正式上市,成为首家登陆港股的动力电池企业。上市首日,中创新航以101亿港元的募资额,创造了港股市场2022年的第三大IPO。不过,中创新航上市后就遭遇破发,一度下跌逾2%,最低报37.15港元。中创新航上市之后的具体表现会如何?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长虹之下有多大的发展潜力?

广汽集团是中创新航的“白骑士”

中创新航成立于2009年,原名中航锂电,脱胎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中创新航是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名副其实的一匹黑马,从2018年的名不见经传,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的座次仅排在20名左右,到如今坐上动力电池出货量的第三把交椅,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短短三年时间,实现逆袭翻盘,离不开公司董事长刘静瑜的操盘。这位被称为“曾毓群最害怕的女人”在2018年7月临危受命,新官上任后,其首先对中航的业务结构进行调整,暂停了亏损的商用车业务,掉转船头转向乘用车市场;与此同时,在技术路线上,中创新航将研发重点放在三元锂电池,同时依靠价格优势抢抓客户。

战略调整效果显著,三年时间销量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39.7%,是中国前十大动力电池企业中唯一一家增速超100%的企业。在中创新航逆势翻盘中,最先与宁德时代解除深度绑定,选择将其扶持为二供的的广汽集团,无疑扮演了白骑士的角色。

相关数据显示,广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已经连续多个月未申报任何一款采用宁德时代电池的车型,而中创新航的装机占比高达90%,目前中创新航在广汽埃安全年的渗透率已提升至70%。更为重要的是,广汽埃安给中创新航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提出超过2000项整改意见,手把手帮助中创新航建立起了量产和质量体系。除了业务上的支持,广汽集团旗下子公司广祺瑞电,还持有中创新航4.24%的股份。

截至目前,中创新航已建立供货的客户包括:广汽、小鹏、长安、零跑、吉利、东风、本田、上汽通用五菱、奇瑞等。但广汽集团仍然是中创新航的第一大客户,2021年年贡献了其超50%的营收、第二大客户长安汽车贡献了13.9%的收入。甚至有网友评论,中创新航可以说是广汽硬生生扶起来的。

上市并未一劳永逸,挑战还在后头

中创新航的发展势头,正在搅动原有的动力电池格局。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中创新航2021年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占有率为5.9%,排名国内第三。今年1-8月,中创新航动力电池装车量为11.38GWh,占比7.02%,仅次于宁德时代、比亚迪。

尽管装车量和市占率升至中国第三,但中创新航的业绩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招股书显示,过去三年里,中创新航分别实现营收17.33亿元、28.25亿元、68.17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1.56亿元、-0.18亿元、1.12亿元,综合毛利率分別为 4.8%、13.6%、5.5%。作为对比,宁德时代在2019年和2020年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9.06%和27.76%。

虽然中创新航的业绩表现一般般,但作为国内动力电池的前三强,中创新航也吸引了众多机构关注。既有政府资本,也有国际投行,还有供应链上的客户与供应商,投资者包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基石资本、红杉中国、广汽资本、厦门创投、国联证券等。据悉,中创新航已经在常州、厦门、成都、武汉、合肥、江门、眉山等多地设立了产业基地。去年11月,中创新航规划产能从原来的2025年实现300GWh的目标提升为500GWh。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7月至今,宁德时代向中创新航发起多起诉讼,截至今年8月,累计索赔金额已达6.48亿元,目前该诉讼仍在进行中。这些对中创新航的发展都是不确定因素。

综上所述,在毛利率、研发投入均不及同行、与宁德时代的专利纠纷悬而未决的背景下,中创新航上市后的股价表现不及预期。不过,此次能在港股成功上市,中创新航将会获得更多资金筹码,增加竞争力,未来的表现也是值得期待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宁德   长安   毛利率   动力电池   出货量   中航   中国   前景   乐观   客户   集团   时代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