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地主出狱后托人致信王震:记得我家的千担救命粮吗?

1991年,王震将军收到了一封来信,信件上还原了359旅的借粮往事,且当初的送粮人,过去竟然坐了40年的牢!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千万里,屯垦在天山。”短短20个字,就总结了359旅的传奇。那么当年借粮千担,是怎么回事呢?

在部队缺粮少穿的情况下,一般有两种解决方法,要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要么跟老乡借粮,日后再还。

1941年,王震将军率领359旅,入驻南泥湾,保卫延安的南大门。那会儿,队伍里的物资急缺,王震则带着全体官兵,垦荒屯田。

大家伙“一把头一把枪,生产自给”,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开荒30余万亩。毛主席到南泥湾视察时,一眼望去,遍地是庄稼,到处是牛羊,原本一个小时的路程,走了3个小时。

在南泥湾屯田的时候,王震还发现了队伍里的“笔杆子”。那时,小战士马兴,写了好几篇文章,登在报上,王震调他去教导队,使他的“笔杆子”真正发挥了作用。

50年后,那位出狱的地主,正是托马兴给王震将军写信。

开荒屯田,这是在有根据地的情况下。若是在战时,战士们辗转千里,南征北战,几乎没有时间种植。所以,只能依靠第二种办法:借粮。

1945年冬,中原突围战一触即发,王震将军当时是中原军区的副司令,他指挥359旅,打了几次胜仗,痛击了顽军。

12月底,359旅在随州洛阳店修整,进兵环潭时,队伍了断粮了。旅长郭鹏、政委王恩茂商量之后,决定找鄂北行署专员李实帮忙。

李实接到任务后,责无旁贷道:“部队地方是一家,你们受困,地方有责。”

鄂北行署的专员有好几个人,他们往往是公文包一挎,走到哪儿,那儿便是办公点,居无定所。李实要为359旅借粮,恰好在环潭,他想到了环潭首富:廖复初父子。

廖家在应城有一处膏盐矿,又是廖家寨最大的地主,青壮年的佃户5000多人。全面抗战爆发后,佃户在廖家的组织下,人人持枪护院,也不接受顽军的收编,周围的土匪都不敢进犯廖家寨。

廖复初父子虽然保持中立,却在私下底多次帮助新四军5师,捐助物资给李先念部队。

也是有了这番往事,李实这才敢单枪匹马,到廖家寨借粮。

可惜的是,李实到了廖家,却扑空了。廖复初父子都不在家,只有廖复初的祖母在家中。廖家祖母已经90岁,她接待了李实,听说了来意后,斩钉截铁地说:

“这个家,我还是能做主的。开口吧,你侃个数字。”

“千担白米,别出所求。”

“没问题。”廖家祖母立即喊来管家,准备1000担白米。

李实拿出纸笔,写下欠条,并盖上鄂北行署的大印,以此为证。可是廖家祖母并未让管家收下欠条,而是当着李实的面,将欠条撕掉,说道:

“这欠条毁了,算廖家给大军的捐赠。”

359旅有了这千担粮食,度过了寒冬。顽军在洋洋得意,登报发闻,说已将359旅困死在深山之中。

如同几年前一般,顽军企图用断粮的方法围困359旅,而359旅却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狠狠地打了顽军的脸面。

在那关键的时刻,廖家是359旅的救命恩人。后来,359旅转战千里,在天山屯田,而廖家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廖家祖母、廖复初的父亲先后去世后,廖复初撑起了廖家的担子,在自家的膏盐洞中,亲任自卫队队长一职。

在应城尚未解放之时,顽军将魔爪伸到了膏盐洞里,抓捕了许涤非三名地下工作者。廖复初得知后,与顽军周旋,并且送去钱财,想尽办法营救。

在廖复初的努力之下,许涤非三人,这才免遭毒手。应城解放后,廖复初十分活跃、积极,多次在各种大会上亮眼,是应城商界的一名新星。

可在1951年,廖复初因曾担任自卫队队长,被捕入狱,判刑无期。一晃多年过去,廖复初表现良好,在1990年6月出狱。

可是廖复初出狱后的活动范围,只能在老家,不能到武汉与妻儿团结。所以他开始申诉,证明自己无罪,只想跟妻儿生活,度过晚年。

突然有一天,廖复初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我为三五九旅筹军粮》,写的便是1945年冬向廖家借粮一事。

这篇文章由李实讲述,马希良撰写。马希良,正是当年被王震将军调去教导队的马兴,如今他已改名,且收到李兴的邀请,撰写回忆录。

廖复初看到这篇文章后,心情难以平静,可他还是抱着试试的心态,给马希良写信:我就是当年的廖复初。

马希良收到信后,去拜访了廖复初,两人聊起往事,历历在目。马希良临走前,看到廖复初的生活困顿,掏出100块钱,让廖复初改善生活。

廖复初不愿接受,连忙拒绝,马希良谎称这是社区的补助,廖复初这才拿了。

其实,马希良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尤其是家里刚刚多了一个外孙女。

马希良回到家后,按廖复初所托,提笔给王震将军写了专函。王震将军了解到,当年358旅的恩人,竟然蒙受冤屈40年,晚年不能与家人团聚,故而写下批示:

第一,撤销对廖复初的判决;

第二,宣告廖复初无罪;

第三,给予廖复初一定的补助...

廖复初收到消息时,全家老小十口人,放声大哭,泪流满面。359旅的老战士们、老干部们,也对廖复初心怀感激之情,捎去书信,托去问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南泥湾   应城   自卫队   教导队   天山   笔杆子   欠条   祖母   地主   将军   当年   我家   王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