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汉起义后,林彪却下令:歼灭他手下的184师,不准他们起义

“什么?没有发现杨朝伦的尸体?便宜这小子了!”

1947年5月,东北战场南山城子战斗胜利后,我军乘胜追击,林彪率领东北民主联军,包围了驻守在吉林省梅河口的国民党部队。

在解放战争中,我军的政策是一向是“优待俘虏,缴枪不杀”,可是这次梅河口战役中,林彪却命令手下将国民党184师:“全都歼灭,不允许起义。”

5天过后,梅河口驻守的6000名敌军全部被歼灭,而副师长杨朝伦却侥幸逃脱了。

得知未杀死杨朝伦后,林彪咬牙切齿地说出了开头那句话。

那么,林彪为什么对184师如此深恶痛绝?杨朝伦又做过什么坏事?

184师曾是抗日战场上的英雄

国民党184师是个神奇的部队,在抗日战场上屡战屡胜,在内战中却屡战屡败。

184师是滇系部队,隶属于60军,是60军下辖的三个师中,实力最为强悍的。

60军是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组建的,兵力来源于“云南王”龙云,士兵都是云南子弟,内部团结又和谐,第一任军长是卢汉。

这部军队当初组建的目的就是为了共抗国难,出滇抗日。

1938年4月底,184师和日军在禹王山大战了20多天,造成了日军13000多人伤亡。

虽然184师自己也有18000多人伤亡,在军事装备比日军差的前提下,这次战争取得的成绩已经相当可观了。

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184师也大大小小参加了很多战役,比如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战士们在战场上勇猛冲锋,几无败绩。

他们的事迹以及军队的素质,还得到了苏联顾问的赞扬,苏联顾问表示,这样的一支军队,倘若再多30个,那中国足可以打败日本。

184师确实作战很强,而他们的强悍也遭到了蒋介石的忌惮,毕竟这些人都曾经是龙云的手下,如今抗日战争结束了,龙云又不是自己的嫡系,日后听谁的还不一定呢。

因此,蒋介石在1946年初,便将60军从越南调到了东北,龙云被打压,184师被拆成了3个团。

此时,184师的师长是潘朔端,他早在抗日战场上,便发现了蒋介石在有意地消耗184师的战斗力。

潘朔端(站立者)

比如1938年,刚刚在鲁南打了场漂亮胜仗的184师,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就被蒋介石派到了武汉继续打仗,兵困马乏之下,使184师造成了比正常状态下更多的损伤。

又例如1940年,在日军大力进攻云南之际,龙云十分担心云南的安危,多次致电蒋介石,希望将60军调回来。

可是蒋介石仅仅命令184师所在的旅回来,这次战争敌众我寡,184师更是伤亡惨重。

为了加强对滇军的控制,蒋介石几乎把指挥官全都换成了自己的嫡系,对于不能换掉的,就会尽力收买,对于收买不成了,就给下马威。

比如潘朔端,在1940年底被蒋介石从547团团长升职为184师师长,可是潘朔端刚上任,就被师部的蒋介石嫡系关押在深山老村中,两年不见天日。

要不是打仗还需要潘朔端的指挥,蒋介石还不知道要将他关多久呢。

抗日战争刚刚结束,蒋介石就迫不及待地发动内战,还将184师派到了东北战场打头阵,其针对184师的目的不言而喻。

虽是如此,蒋介石仍旧是不放心184师,为了保险起见,派了两个少将参军,还有30多个“谍报组”成员,带着电台,跟在184师的部队中。

这30多人的队伍,行事非常嚣张,其作用就是蒋介石用来监视184师的

潘朔端心中对这30多人不满,虽然曾经在台儿庄战役受伤后,在武汉养病时,与几个八路军党员坦诚交往过,并且阅读过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进步书籍,对共产主义有了基本的了解,但他此时心中却并没有投诚共产党的意图

直到1946年5月24日早上,在鞍山面对大举进攻的东北民主联军,潘朔端料定以国民党在鞍山的这些兵力,一定无法抵抗,便致电蒋介石,希望他能够派人来援助。

可是,已经亲临沈阳督战的蒋介石,明知道鞍山若失去会对战场造成多大影响,也知道如今的战况如何紧张。

却告知潘朔端派出的援军在1946年5月26日出发,还下达命令“战至一兵一卒”。

最后,在1946年5月25日晚上,这场战役便结束了,184师在鞍山战役中损伤惨重,此时蒋介石的援军还没有出发。

潘朔端带领184师起义

鞍山战役失败后,潘朔端只好带领着部队守着海城,而东北民主联军已经将海城团团围住了。

1946年5月28日,551团中有三个被共产党俘虏的士兵回来了,他们的手中还带着林彪的亲笔书信。

信中表明,倘若潘将军能够率领部队弃暗投明,一切恩怨,可以既往不咎。

潘朔端自从到了东北战场,便在晚上偷偷收听延安的新闻广播。

‘了解进步思想,并把重要精华整理成文件,传递给自己信任的军中将领阅读,因为他是在心底认可共产党的思想的。

因此,在这种绝境下,林彪向自己投出了橄榄枝,潘朔端心中略一沉思,便决定起义。

第二天下午,潘朔端找准时机,偷偷地找到了负责实际指挥的副师长郑祖志,以及552团团长魏瑛。

面对杜聿明刚刚发来的电报:明天会从辽宁派来四个团的援军,请184师务必死守

郑祖志和魏瑛都感到非常气愤,认为海城守不住,上级又不让走,这不是在让184师送死吗?

潘朔端适时提出了在海城起义,投降共产党这个方案。

其实,大多滇军将领都不愿意开展内战,再加上平日里蒋介石总是将最优良的武器发给自己的嫡系部队,滇军将领心中都憋着一股气呢,他们二人很容易便同意了这件事。

随后,潘朔端又找了一些重要的将领,在大家的意见达成一致后,潘朔端派人将自己的亲笔书信悄悄地送了出去。

就这样,潘朔端带着184师的师部以及552团在海城发动了起义。

当然了,在起义之前,潘朔端已经命令手下将蒋介石的两个嫡系少将参军、“谍报组”30多人、以及交警总队中蒋介石的人通通扣住了。

这次起义是辽沈战役的转折点,极大地打击了东北地区国民党军队的士气,潘朔端也是内战时期首次起义的国民党将领。

可是,184师的550团和551团并不同意起义,除了一百多人侥幸逃跑外,其余的都被我军歼灭了,550团的团长杨朝伦被我军俘虏。

就在我军犹豫要如何处置杨朝伦时,潘朔端念着同乡之情,上报组织:杨朝伦有着卓越的指挥能力,希望能够留在军中。

也就是这样,杨朝伦留在了队伍中,并担任副师长。

可是,杨朝伦心中却并无共产主义信念,他认为蒋介石国民党才是正统。

而且杜聿明还在潘朔端起义后,发电报给杨朝伦,告诉他,倘若坚守到援军来,就让他当师长。

因此,杨朝伦才会率兵抵抗,只是在援军未到时,他们部队抵抗不住,已经被共产党消灭了。

在投降后,杨朝伦并没有接受共产党的思想教育,他认为共产党并不能取得内战的最终胜利,在知道蒋介石并不会追究此次“叛逃”行为后,他总想着找机会逃跑。

与此同时,184师中也有很多士兵,改不了当初在国民党军中留下的坏习惯,比如吃喝嫖赌。

杨朝伦便借机撺掇他们一起逃跑,并告诉他们,等逃回去后,蒋介石一定会给予很丰厚的待遇的,很快,便有一千多人私下达成了叛变共产党的共识。

1946年10月,国民党开始对东北民主联军进行猛烈地进攻,为了暂避锋芒,东北民主联军决定先转移至临江。

可是,就在转移途中,这一千多名打算叛逃的士兵却突然从火车上跳了下去,随即跑走了。

此时国民党已经第二次建立了184师这个部队,回到了国民党内的杨朝伦,并没有如愿立即成为184师的师长,杜聿明将他任命为184师的副师长。

转眼间时局扭转,国民党在东北节节败退,在1947年5月,林彪的部下韩先楚率领部队将184师围困于梅河口一带。

由于当初杨朝伦等人逃跑一事,影响了东北民主联军的士气,对部队内部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听说新成立的184师是以当初逃跑的一千多人为基础重新建立的,林彪和韩先楚都对国民党新成立的184师非常痛恨。

对于这种忘恩负义、反复无常的小人,并没有再次给其机会的必要性。

激战过后,第二次成立的184师再次被歼灭,师长陈开文被共产党俘虏了。

而杨朝伦非常狡猾,竟然自己伺机逃跑了,并在回到国民党后,成为了第三次成立的184师的师长。

不过很快,第三次成立的184师也迎来了灭顶之灾。

杨朝伦被杀

1948年10月,杨朝伦率领着第三次成立的184师在锦州城内驻守。

面对外面围攻的解放军,杨朝伦心中感恩杜聿明提拔自己,心中暗叹:一定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可是,杨朝伦率军积极抵抗的后果仍旧是全军覆没,在第三次成立的184师又被全部歼灭后,杨朝伦竟然又通过伪装逃跑了。

这次,杨朝伦逃到了天津,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并不想搭理杨朝伦,又怕这些滇军的残兵败将在天津作乱,便给他们点吃的,却并不想重用杨朝伦等人。

杨朝伦一心只想效忠蒋介石,便给蒋介石写信,希望能够重建184师。

蒋介石让杨朝伦将这些从东北战场逃回来的国民党士兵,都统计统计,第四次编成了184师,神奇的是,拼凑过后,这次184师竟然还有七千人

不过,这些逃兵大多是没有什么实力的,再加上蒋介石给他们的装备又少又破,仅仅有3千多支枪。

在1949年1月,解放军攻入天津时,不足两日,负责守城的第四次成立的184师再次被歼灭。

杨朝伦这次终究是没有侥幸逃脱,成为了解放军的俘虏。

知道了这次在天津守城的国民党部队的底细后,此次攻入天津的解放军将士都被气笑了:“奇了怪了,这个184师部队怎么和九命怪猫一样啊?”

不过,杨朝伦并没有被解放军处死,而是和一些被俘虏的云南士兵共同被释放了回去。

因为解放军此时正在争取卢汉起义,为了获取卢汉的好感,便将卢汉的云南同乡都放了回去。

回到云南后,杨朝伦再次在第五次成立的184师中担任师长

可恨的是,杨朝伦死性不改,回到了国民党内部后,依旧和共产党作对,趾高气扬地,把自己当做了云南的英雄,并在云南到处说共产党的坏话。

卢汉因为心中已经有了起义的心思,害怕此人坏事,便找了个时机,将杨朝伦调到了93军当副军长。

其实,这是明升暗降,目的是想要剥夺杨朝伦的兵权。

1949年12月,卢汉率领着云南的部队起义,并扣押了蒋介石派来驻守滇军的嫡系军官,杨朝伦也被迫再次起义了。

不过,这次成立的184师终于没有被全部歼灭,因为卢汉已经带着他们起义了。

杨朝伦所在的93军被改编为解放军部队的13军,而杨朝伦也继续担任13军的副军长。

杨朝伦仍旧是心向国民党,在解放军内部,不断地暗戳戳搞破坏活动,在国民党军队进攻昆明时,便积极在解放军内部做内应搞事情。

终于在1950年国民党军队兵败撤退后,杨朝伦并我党抓了起来。

这次,陈赓在处置杨朝伦之前询问了潘朔端的意见,已经担任昆明市长的潘朔端,痛恨自己当年看走了眼,并主持了公审大会,在审问了杨朝伦的罪恶后,认为此人屡教不改,判决其死刑。

184师这个神奇的部队,竟然建立了5次。

不过,每次重建后,军队的士兵素质以及装备都较上一次要差上许多。

再加上蒋介石一直没有拿他们当做嫡系部队看待,所以杨朝伦空有对蒋介石的忠心,却只能率领着部队一次次走向灭亡,最终自己也成为了悲剧。

参考文献:

辽宁民政:《海城起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海城   鞍山   嫡系   云南   师长   蒋介石   国民党   手下   解放军   共产党   部队   林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