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抗日风云录(十六) 绥远抗战


绥远抗战(1936年8月—12月9日)

日本关东军从“九.一八”侵占东北以来,不但阴谋建立一个伪满洲国第二的“华北国”,还想在我国的版图上再扶植一个伪“蒙古国”。

1933年7月,日军侵占了内蒙、绥远(旧省名,辖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东部及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地)部分地区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唆使内蒙古各盟旗王公在绥远百灵庙召开所谓自治筹备会议,策划建立伪政权。1934年,成立了伪蒙疆政府联合委员会。1936年6月,在日本侵略者的唆使下,蒙奸德穆楚克栋鲁普(德王)、李守信和包悦卿等组成了所谓“蒙古军政府”和“蒙古军总司令部”,日本派遣大量军官担任伪军部队的敎练和作战指挥。日本侵略者企图指挥伪满部队和伪蒙军合力侵占绥远大青山以北各县,并将侵略魔掌伸向我西北的甘、宁、新地区,实现其所谓“满蒙政策”。

1936年8月,日本侵略者即指挥伪蒙军,向绥远东北进攻。我绥远省政府主席兼第35军军长傅作义等率部奋起抵抗,展开了绥远抗战。


绥远抗战的第1阶段是红格尔图战役,第2阶段是百灵庙战役,尾声是收复大庙子。首战,保卫红格尔图,我守军自11月13日至19日,战斗7昼夜,打退了日伪军的猛烈进攻,并突发夜袭,摧毁了日军指挥官田中隆吉及匪首王英的指挥部。随后,我部队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踏着一尺多深的积雪,急行军150多公里,出敌不意,于11月24日零时向在绥远北部日伪军根据地百灵庙的敌人发动攻击,激战至上午8时,全歼日伪军,收复了百灵庙。是役,共毙伤敌军900余人,俘敌400余人。我军亦伤亡300余人。

绥远我骑兵出发袭击敌军。


指挥绥远抗战3位将领,赵承绶、傅作义、王靖国。大庙子附近的我军哨兵。搜百灵庙日本特务机关。克复百灵庙

收复百灵庙后,我军乘胜进击,伪蒙军或接洽投诚,或将日军指挥官处死,率部反正。12月9日,我军收复了日伪的重要据点大庙子。至此,该地区的战役全部结束。绥远抗战是中国军队自1933年长城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使全国广大军民欢欣鼓舞。

整装待发的我军战士,我13军伏地作防空射击,绥远民团的机关枪队,我收复百灵庙骑兵第2师官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绥远   乌兰察布盟   蒙古   伪军   侵略者   日本   我军   日军   中华   百灵   战役   风云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